当前位置:首页>> 文秘工作>> 政务性工作>> 时政热点

时政热点

习近平让自信更有“文化”了 | 学习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

以稿换稿 】  作者:南山   发布:2016年07月10日   阅读:

学习大国按

95年,对一个拥有8800多万党员、领导13多亿人追梦筑梦的执政党来说,需要体味“自信”的意义。

如果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信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走过辉煌的95周年之际,将“三个自信”变成了“四个自信”,有何深意?

 

从历史文化中明确自信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每逢重大历史节点,总让人抚今追昔。在建党95周年的重要节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号召。其实,早在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

从这个意义上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文化自信,首先是对历史的文化自信,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如果在“根”上和“魂”上都不自信,就没有什么自信可言。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将“三个自信”增加为“四个自信”,离不开历史思维的运用和历史智慧的把握。2015年深秋,他在北京会见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外方代表时说:“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伫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有一组浮雕,表现的是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的全景图。我们一方面缅怀先烈,一方面沿着先烈的足迹向前走。我们提出了中国梦,它的最大公约数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从建设大格局中坚定自信

文化自信,既指向历史,也指向现实。没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就难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在这次讲话之前,他已多次强调过文化自信。在2014年10月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他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前不久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他强调:“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

中国经济的崛起、科技的进步、国际影响力的增强等等,正赢得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也为国人增添越来越多的自信。要知道,抽去文化的因素,是无法讲清“中国奇迹”的;离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大背景,也无法把握中国文化发展的概貌。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格局中去观察文化的力量,领悟文化的作用,坚定文化的自信。

在弘扬核心价值观中增强自信

在一个社会的文化之中起中轴作用的,是核心价值观。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如何坚定文化自信时,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勿忘昨天、无愧今天、不负明天。“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在将要迎来第一个一百年之际,我们必须倍加努力,也更加充满自信。

【来源:学习大国(微信xxdaguo)】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