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秘工作>> 政务性工作>> 政务百科

政务百科

“为人民服务”如何成为党的宗旨

以稿换稿 】  作者:党史文苑编者   发布:2016年07月07日   阅读:

 

首都北京。中南海新华门。门内影壁上,毛泽东手书的“为人民服务”5个大字同门前飘扬的国旗、高悬的国徽相互辉映。

据考证,除了在会议报告或讲话中多次阐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外,毛泽东还经常用“为人民服务”作题词,这是他一生中题词用语最多的一句话。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高擎“为人民服务”的旗帜,团结带领人民求解放、谋幸福、图发展,奋力开创幸福美好的生活,赢得亿万群众的衷心拥护。

一个普通战士的牺牲与一篇光辉著作的诞生

1944年9月5日,张思德在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又参加了突击队,与战友们一起开挖另一孔炭窑。中午时分,由于土质松软,加上雨水渗透,即将挖成的窑洞突然塌方,张思德被压在窑内,不幸牺牲。

噩耗传来,内卫班的同志个个失声痛哭。考虑到张思德是毛泽东等主要领导同志的警卫员,警卫队队长古远兴决定把消息直接报告毛泽东。

毛泽东闻讯后,惊讶地放下笔,详细了解了张思德牺牲的经过,听后默然良久沉痛地说:“张思德是好战士,站岗放哨,还陪我外出过,很熟悉。前方打仗是免不了要死人的,但后方搞生产出事故死人是不应该的。”

点燃一支烟,毛泽东站在窗前,深情地望向张思德牺牲的安塞山,问:“张思德现在安放在什么地方?”古远兴答道:“还被压在炭窑里,正在组织人往外挖。”

毛泽东显然生气了:“怎么能这样呢?要尽快挖出来。放哨看好,山里狼多,要是被狼吃了,你的队长就不要当了。”

随后,毛泽东又点燃了一支烟,数着指头给古远兴下了3个指示:“第一,给张思德身上洗干净,换上新衣服;第二,搞口好棺材;第三,要开个追悼会,我要去讲话。”

张思德同志(左),战斗中是英雄,生产中是模范。

在9月8日的追悼会上,毛泽东做了即兴演讲。毛泽东边讲边打着手势。讲到“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时,他就把两手往下用力一压;讲到“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时,就把手掌卷成一个喇叭筒状,放在嘴边一吹……

作为领袖,如此郑重地参加一位普通战士的追悼会并致悼词,这显得异乎寻常。当时,毛泽东虽没有拿讲话稿,但显然打有腹稿,是有着深远思考的。毛泽东历时半小时的讲话,对为人民服务的意义阐述至详,在场的同志无不受到深刻教育和鼓舞。中央办公厅秘书处速记室主任张树德对演讲的内容做了符号速记,之后又与其他聆听演讲的文秘人员参与了文稿的整理工作,整理成文后由主席秘书胡乔木呈毛泽东审阅。毛泽东看后,稍事斟酌,随即在文章的上方一挥而就,从此“为人民服务”这5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便成了这篇著名讲演的标题。

这年9月21日,延安《解放日报》第一版头条发表新闻“毛主席参加张思德追悼会”,这篇报道是最早发表《为人民服务》的文献。当天第二版刊发有“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德事迹”的长篇报道。

从此,“为人民服务”的声音传遍了延安,传遍了陕甘宁边区,传遍了全国各解放区战场。张思德的形象成了“为人民服务”的代名词,成了一种全新世界观的里程碑。

1953年,《为人民服务》正式成文,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解放后,这篇经典著作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成为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的有力思想武器。

伟人一生最珍爱的一句话成为党的宗旨

其实,毛泽东并不是在1944年9月8日举行的张思德追悼会上发表讲话时首次提出“为人民服务”这一重要命题。

为人民服务,孕育于毛泽东投身中国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在湖南图书馆自学时,就决心要改变人民大众的困苦处境,决心为全中国痛苦的人、全世界痛苦的人贡献自己的力量。井冈山时期,毛泽东为悼念红军将领王尔琢的挽联下联:“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念如何?得到胜利方始休!”

“生为阶级,死为阶级”,指的是为工农大众、为人民群众之意。1932年,毛泽东在为中央写的《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党的各级组织要欢迎“为工农服务”的知识分子。这是他有关“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最初表述。

1934年1月,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指出,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

1938年3月16日,《救亡日报》记载毛泽东在延安接受美国记者洛基谈话时说:“我们代表全国最大多数人的利益的努力是永远不变的……我们的工作不是享乐,而是为大众服务。共产党在任何困难环境条件之下,绝不动摇。”

1939年2月20日晚上,毛泽东给张闻天的信中,对陈伯达的文章《孔子的哲学思想》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关于孔子的道德论,应给以唯物论的观察,加以更多的批判,以便与国民党的道德观(国民党在这方面最喜引孔子)有原则的区别。例如‘知仁勇’,孔子的知(理论)既是不根于客观事实的,是独断的,观念论的,则其见这仁勇(实践),也必是仁于统治者阶级而不仁于大众的;勇于压迫人民,勇于守卫封建制度,而不勇于为人民服务的。”这是目前能见到的毛泽东最早关于“为人民服务”的论述。虽然这只是私人通信,并非公开发表的演说和著作,但毛泽东在这里从唯物论的道德观角度提出了“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和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代表合影。

1942年5月,为解决知识分子和文艺战线为什么人的问题,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文艺应该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他说:“对于过去时代的文艺形式,我们也并不拒绝利用,但这些旧形式到了我们手里,给了改造,加进了新内容,也就变成革命的为人民服务的东西了。”在这里,毛泽东第一次把“为人民服务”提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历史观的高度,赋予其新的科学内涵。

毛泽东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就是在1944年9月8日,在为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德举行的追悼会上,他以《为人民服务》为主题做了重要讲话。

同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在杨家岭中央礼堂举行招待八路军留守X全体模范学习代表及从敌后转战归来参加整训的各部队战斗英雄代表大会,会上,毛泽东发表了题为《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演说:“因为我们的军队是真正人民的军队,我们的每一个指战员以至每一个炊事员、饲养员,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的部队要和人民打成一片,我们的干部要和战士们打成一片。与人民利益适合的东西,我们要坚持下去,与人民利益矛盾的东西,我们要努力改掉,这样我们就能无敌于天下。”

这年10月4日,毛泽东到清凉山中央印刷厂礼堂看望解放日报及新华社全体工作人员时,勉励大家“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把《解放日报》和新华社办好”。讲话中,他首次在“为人民服务”的前面加上了“全心全意”4个字。

一个半月后,即12月15日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二届第二次会议上,他在《一九四五年的任务》演说中提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将“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升到“出发点”的地位。

中共七大会场

1945年4月23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致的开幕词中明确告诫全党:“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24日,在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讲到我军的宗旨时指出:“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在讲到党的作风时,他又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他还进一步指出:“应该使每个同志明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因此,党的七大正式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写进党章,第一次明确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一切行动的指南。

【来源:党史文苑 紫光阁微平台】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