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秘工作>> 实务性工作>> 观点见地

观点见地

领导干部应修炼五种“力”

以稿换稿 】  作者:tzx666666   发布:2016年12月14日   阅读:

领导干部作为我党事业的实践者,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示范者,其执政能力的强弱将与党的事业兴衰息息相关。以笔者拙见,领导干部要适应我党科学执政的新形势,适应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就要善修五种“力”:

其一,要善修统驭全局的“能”力。 作为领导干部,要把为民“执政”“执”出特色,就应力修“五善”。 一要善“谋”, 即要有谋划全局的能力。古语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说的就是把握全局的重要性,领导干部惟有着眼全局,才能做到驭重若轻; 二要善“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遇事宜未雨绸缪,莫临渴掘井,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要善“察”, 即见微知著。善于从事物的发展中把握其变化规律,看问题要先行一着、高人一眼、入木三分,做到防微杜渐; 四要善“决”, 即要善于决断,力戒优柔寡断。领导干部处事应善于创造机遇、把握机遇、抢抓机遇、运用机遇,避免坐失良机; 五要善“变”, 即善于应变。领导干部只有处变不惊,具有临危不乱、临乱不紊的气魄,才能做到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做到以“一”变应“万”变,做到弭患于“已然”。

其二,要善修伯乐相马的“眼”力。 笔者以为,识别人才、培养人才、任用人才不仅是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能力,更是领导干部的一份重要责任。为此,领导干部要善用“三”眼。 一要善用一双“慧”眼,做到不“没”才。 既要善识英才,善于为党的事业铨选“种子”,使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又要敢于拔擢人才,做到“拔人才而不私于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 二要善用一双“天”眼,做到不“屈”才。 领导干部在用人时,应做到任得其人,量才施用,用其所长,尽其所能,为党的事业服好务; 三要善用一双“法”眼,做到不“滥”才。 即要善于甄别“真才”与“赝品”,既要使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脱颖而出,又不给“伪”才子以可乘之机。

其三,要善修兼容并包的“蓄”力。 一要“兼听”, 即听得进不同意见。俗话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领导干部只有广开言路、广听群言、择善而从,才能避免闭塞视听,才能降低决策风险; 二要“能容”, 即能宽容别人的缺点、能包容别人的失误,“泰山以其不弃粪壤而成其高,沧海以其不拒浊流乃成其深”,领导干部要炼成海纳百川的胸襟,正确对待属下的错误、失误。

其四,要善修心如止水的“定”力。 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干部,必然会时时面临名利、金钱和美色等形形色色的不良诱惑,笔者愚见,要做到化“惑”为“夷”,坐怀不乱,就要把握三“慎”。 一要慎“好”, 古有“上有好者,下必甚焉”的警语,通俗地讲就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只要领导干部有一些不良爱好,就会给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机,为避免步入“中套”、“下水”、“下马”的三部曲,领导干部不仅要慎其所“好”,还要情趣健康,才能保证“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二要慎“独”, 即独处时要做到公私分明,不搞假公济私、损公肥私,不因私废公,不因私害公; 三要慎“微”, 即要注意小节。古语云,“小善渐而大德生,小恶滋而大怼作”,意即小的善行一点一点地积累,就会发展成为极大的美德,而小的恶行慢慢滋长,最终必将导致极大的凶险。要经得起名利、金钱和美色的诱惑,领导干部只有从小事开始修身自律,莫因善小而不为,莫因恶小而为之,才能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其五,要善修赏罚分明的“腕”力。 奖以励先进,惩以策后进。作为领导干部,就要做到在邪恶面前,不搞一团和气;在正义面前,要敢于理直气壮,做到“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政令畅通,才能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有错必纠,才能真正做到为官一任,平安一方,造福一方。

【来源:作者原创】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