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秘工作>> 实务性工作>> 经验做法

经验做法

找准“关键少数”,打通“写材料”的“任督二脉”

以稿换稿 】  作者:小二哥1980   发布:2019年02月18日   阅读:


在日常工作中,大家经常接触写材料,但是,如果再问一下:到底什么是写材料?可能很多人就答不上来,写材料就像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从逻辑上来说,我们了解一个事物,往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认识这个概念的外延,就是搞明白这个东西有什么,包括什么?另一方面,要掌握这个概念的内涵,就是给这个东西下定义,搞清楚它是什么。

“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

今天,我们先了解写材料包括什么?法定党政公文有15种,分别是: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报、批复、报告 、通知、请示、议案、函、纪要。

其中,前面9种基本是高级别机关使用的公文。起码,我在市直机关工作十年里面,基本没有接触过这些公文。

后面6种是基层常用公文,分别是议案、通知,请示、函,报告、纪要,基层同志只需要掌握这些,基本就可以应对日常工作。

我把基层常用公文分为点、线、面三大类,如下:

点,就是把一件事情说明白,主要包括函、通知、请示,我在这里加了一个简讯。

虽然简讯不属于法定公文,但在基层的使用频率很高,上报信息、网站和公众号新闻,都离不开简讯。

从提高写作能力的角度来说,只有把一件事情说明白,才能把很多事情说明白,简讯是写好其他材料的基本要求。

线,就是要把一段时间内的几件事情说明白,包括阶段性总结,综合类信息,比如学习考察报告、出访报告。

面,就是把比较长时间内发生的许多事情说明白,例如年终工作总结、经验交流材料、汇报材料、调研报告等。

有些时候,看到一些所谓的公文学家给基层的同志授课,十五种法定党政公文面面俱到,十八般写作技巧样样说到。

我心里就有些纳闷,对基层同志来说,十五种法定党政公文,命令 、公报 、公告、通告、决定、通报、决议、批复、意见,这9种公文基层很少用到或者基本用不到,很多人压根就听不进去。

剩下的六种公文里面,通知、请示、函可以自学,基层朋友感到最困难,也是最需要老师辅导入门的,就是纪要、报告、议案三种。

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和体会,基层同志最需要学的就一种——总结,掌握归纳提炼的思维方法,就可以一理通百理通,以不变应万变。

一言概之,可以通过下面三个数字,来理解基层写材料主要写什么。“15、6、1”法定党政公文有15种,基层常用的有6种,最关键、最基础、最重要的只有一种,那就是总结。

虽然,工作总结不属于法定公文,也可以把总结归入报告的范围。但是,我们在工作中,还是要经常写总结。有一个行家说过,总结是材料之母,这句话说的很好。

总结是写材料中最常用、最基本、最重要的文体,甚至没有之一,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领导讲话稿,汇报材料,经验交流材料,调研报告等常见、重要的综合类文稿,都离不开总结,离不开总结这种思维方法。

警惕“套路”成“死路”

不同种类的公文,学习方法也不一样。学习请示、函、通知这些点状公文,主要靠模仿。这些公文注重格式要求,信息要素比较少、内在逻辑关系简单,用因果关系就可以把信息要素串联起来,把一件事情说明白。

对初学者来说,可以找几篇典型的范文,把格式要求、文字表述、公文结构记住,写的时候依葫芦画瓢,就八九不离十。

但是,线和面的公文,就很难通过单一的模仿来学习。议案、报告、纪要和领导讲话稿这些公文,包含的信息要素比较多,很难用简单的因果关系来说明。

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总结归纳,找到信息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也就是共性,利用共性把几件事,或者很多事情说明白。

因此,线和面的公文又被称为“总结类文稿”、“综合类文稿”。撰写这些公文,就是常说的写材料。所以,写材料属于写公文,但写公文不一定是写材料。

对此,我曾经用“三口之家”和“四代同堂”来说明点状公文和综合类文稿的区别。

第一种场景:如果看到两大一小三个人在公园散步,因为信息量很少,可以很快判断出三个人之间的关系——爸爸、妈妈和孩子,这是典型的“三口之家”。

第二种场景:如果过年回老家,二三十个人欢聚一堂,人数多了,也就是信息量大了,就很难一下子说出彼此之间的关系,就要称之为“四代同堂”——从“一个个”来区分,变为“一代代”来区分。

常见的简讯、通知、函、请示,这些点状公文,就像是“一家三口”,包括的要素有限,只要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意义说清楚即可,就是把一件相对简单的事说明白。

相对于上述“小数据型”材料,总结、汇报材料、经验材料、调研报告、领导讲话稿就属于“大数据型”材料。由于包含的要素众多,难以靠感官直接判断其内在关系,这就需要通过思维加工,也就是归类分组,得出“四代同堂”那样结构性、规律性的认识。

然而,许多人习惯于用写通知、请示、函这些简单公文的方法,靠单一模仿去撰写综合类文稿,缺乏自下而上归类提炼的意识和能力,也就是缺乏逻辑能力。

因为如此,不少人写了几年、十几年,都停留在仿造模板套路,或者自上而下“想”材料、“憋”材料的阶段,无法形成写材料的核心能力,即逻辑能力。

结果,所谓的“套路”就成为“歪路”、“死路”,让人越写越迷茫、越写越痛苦、越写越无力。

宁做“愚公”不做“叶公”

之前,我们说到了为什么许多人怕写材料,说到大学里教公文写作的老师基本上都没有公文写作经历,那么,老师们在干什么呢?他们主要是在研究“公文学”。

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两个概念“公文学”与“学公文”。前者主要研究公文知识,比如公文的历史、种类、格式、意义等;后者则是“学公文”,学习怎么样写公文,更加注重操作性。第一个“学”是名词,第二个学是“动词”,这就是两者的根本区别。

从实用角度来说,“公文学”跟“学公文”之间没有多大关系。就像我们学开车,没必要了解一大堆复杂的机械专业知识,关键在练习中掌握方法。一个机械知识丰富的人,没有认真练习,也考不了车牌。

问题是,不少人把“公文学”当成“学公文”,以为掌握了汽车机械知识,就能把车开好。结果,十有八九把车开到沟里去。

现在的公文写作课堂,更多停留在“公文学”的层面,离开思维训练讲写作,只在文体格式、遣词修辞等边角料上兜圈圈。

结果,大多数学生参加工作后发现——自己在公文写作课上学的东西基本没用,面对通知、请示、函这些比较简单的公文,还可以在百度的帮助下勉强完成。

但是,对于综合类文稿则一筹莫展、不知从何下手,让许多中文专业毕业生、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大面积患上“恐写症”。

我常把写材料比作游泳,不能学会游泳再下水,只有下水呛水才能学会。哪怕一个人把游泳知识背得滚瓜烂熟,不经过练习,就扎进水里,还是有去无回。

我个人认为,从基层应用的角度来说,我们更需要真刀实枪“学公文”的“愚公”,而不是空而论道,离开实践搞“公文学”的“叶公”。

“二八定律”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约20%的部分,发挥80%的作用;其余的80%,只发挥20%的作用。

例如,80%的销售额是源自20%的顾客,80%的电话是来自20%的朋友,80%的总产量来自20%的产品,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中,20%的客户为企业带来80%的利润,80%的客户为企业带来20%的利润……

“二八定律”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在工作中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善于从纷繁复杂的工作中理出头绪,把资源用在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上。

在基层公文写作中,“15—6—1”正好折射出“二八定律”。20%的公文种类,发挥80%的作用——15种法定公文中,基层常用的只有6种,约30%。

在这6种公文中,难度最大的只有3种,就是报告、纪要、议案。而这3种公文都属于总结类文稿,其主要思维方法就是总结归纳。基层写材料的核心,其实就是“1”,即是总结能力。

据说,经验丰富的石匠,能在一块大石头中找到关键位置,钉下钉子后,让整块石头豁然开裂。基层写材料也是如此,要从关键的20%里面,找出更为关键的20%,归根到底就是要提高总结归纳能力,学会触类旁通,让“关键少数”发挥关键作用。


【来源:小二哥悟】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