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秘范文>> 应用材料>> 研究实验

研究实验

“讨论法”教学改革实验报告

以稿换稿】【收藏】  作者: 佚名  来源: 作者原创  阅读 次 【    】【加入会员

  摘要:选择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关的背景材料和适合于学生自学自讲的部分教材内容以及对教学设计案例的分析与评价等课题,在高校师范专业学生的《学科教学论》课程中进行“讨论法” 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反馈意见。   关键词:学科教学论;课堂教学;讨论法;实验   一、“讨论法”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的目的   通过在《学科教学论》课程中进行 “讨论法”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引导高校师范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由传统教育的“三中心”向现代教育的“三为本”的转化,为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并能立即投入新课程教学的中学科学课程教师。所谓 “三中心”,是指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主张的学校常规教育、教学活动要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来开展的传统教育思想。这一思想至今仍深刻影响着我国国民教育的方方面面;“三为本”则是指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本的现代教育主张。   “讨论法”是指“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提出问题,由学生事先…

  摘要:选择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关的背景材料和适合于学生自学自讲的部分教材内容以及对教学设计案例的分析与评价等课题,在高校师范专业学生的《学科教学论》课程中进行“讨论法” 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反馈意见。
  关键词:学科教学论;课堂教学;讨论法;实验
  一、“讨论法”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的目的
  通过在《学科教学论》课程中进行 “讨论法”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引导高校师范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由传统教育的“三中心”向现代教育的“三为本”的转化,为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并能立即投入新课程教学的中学科学课程教师。所谓 “三中心”,是指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主张的学校常规教育、教学活动要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来开展的传统教育思想。这一思想至今仍深刻影响着我国国民教育的方方面面;“三为本”则是指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本的现代教育主张。
  “讨论法”是指“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提出问题,由学生事先准备,课上进行讨论,再由教师总结的一种教学方法”。[1]我认为这是最能体现“三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无庸讳言,在各种场合、多种层次的学习研讨活动中常常可以见到所谓讨论 “冷场”的现象,需要有人启发、引导,还要有人鼓足勇气“打头炮”。我的做法就是企图通过“讨论法”课堂教学的实验培养一批善于在基础教育新课程中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讨论的“领头羊”。
  二、“讨论法”课堂教学实验的具体做法
  我的“讨论法”课堂教学实验分为“小组讨论、中心发言”、“集中讨论、轮流发言”和“大组讨论、自由发言”等几种形式。凡是面向全班的发言都要求学生事先准备讲稿并适当运用板书、板画,以“教师讲课”的方式登台演讲。这种做法显然还可以在本课程尚未进行到“试讲”环节之前就初步训练学生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以下是具体实施的情况。
  1、在本课程《绪论》部分的教学中结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的宣讲,组织学生收集、学习有关的信息并交流讨论,提高他们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创新性的认识。这一环节的主要内容如下:
  (1)学习和领会中央高层对创新的认识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学生对十六大报告文字作了统计:报告全文共计28190字,“新”字就出现了136次;全文使用“创新”这个词33次,另外还有8处提到了“开创……新局面”。这组数据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明中央决策层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高度重视。
  (2)认识和理解国家与民族创新水平的两个重要标志
  其一是国家科技创新水平的标志——诺贝尔奖。由01级部分学生上网收集整理的一些国家或地区历年来获诺贝尔奖项的有关情况见表(1)[2]。
  表(1) 1901~2003年一些国家或地区获Nobel奖人次数统计
  国名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日本南非以色列印度
  物理
  78222216114--1
  化学552627714-1-
  生理及医学862815841---
  其它6630122363653
  合计28510676542212664
  百分比(%)37.614107.12.91.6---
  诺贝尔奖获奖者中也有不少炎黄子孙,如杨振宁、李政道(1957年物理奖),丁肇中(1976年物理奖),李远哲(1986年化学奖),朱棣文(1997年物理奖),崔琦(1998年物理奖)等等。遗憾的是他们都是代表美国登上诺贝尔奖领奖台的。
  讨论题一:美国为何在诺贝尔奖排行榜上始终高居榜首?
  现代重大的教育革命无不是在美国兴起。大名鼎鼎的桑代克、斯金纳、加涅、杜威、布鲁纳、奥苏贝尔等现代教育家无一例外都是美国人!美国以世界第一流的教育培养了大量第一流的科技创新人才,这就是答案。
  讨论题二:中国为何一直与诺贝尔奖无缘?
  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缺乏创新人才,而基础教育又不能培养创新精神。这一点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比我们强。中国要想实现诺贝尔奖项“零”的突破就必须改革教育,首先是改革基础教育,培养新一代创新型人才。
  其二是国家生产力创新发展水平的标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200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约11万亿元,按全国人口12 . 8亿计人均GDP值不足8500元(约合1000美元)。表(2)是02级学生收集整理的部分国家和地区2003年的GDP数据。
  表(2) 2003年部分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值计算
  国家或地区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台湾省俄罗斯中国
  GDP(万亿美元)
  10.94.32.41.81.71.50.320.4651.4
  人口(亿)2.911.270.830.590.590.580.231.4312.88
  人均GDP(万美元)3.7463.3862.893.052.882.591.390.3250.108
  在分析、讨论这些数据时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估算:假设美国的人均GDP值为零增长,中国则按8%逐年递增,n年后中国可以赶上美国,则G美 = G中(1+8%)n 。
  分别代入两国2003年的人均GDP数值:37460 = 1000(1+8%)n
  对此式两边取对数: lg 37. 5 = n lg1.08
  可解得:n = 1.574/ 0.033 = 47.69 (年)
  估算的结果是惊人的。这可以作为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我国需要“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数学解释。
  讨论题:美国的人均GDP值为什么总是高居榜首?
  答案是美国最大限度地培养和聚集了创新型人才,形成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
  (3)认识和领会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形势和性质
  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等12项措施;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表;2001年7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出台,之后全国40个实验区的200所中、小学启动课程改革。经过近几年的实验和探索,目前初中新课程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开,高中课程改革也已在首批国家级实验区启动。我国基础教育学校即将全部执行新的课程标准这一重大改革本身就是对传统教育的创新。
  (4)认识和理解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出发点
  提出新的课程标准,让传统的《教学大纲》淡出历史舞台,实现由传统的“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向 “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转变,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新课程提倡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改革知识传承和接受式学习的传统模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则实行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开展研究性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新一代创新型人才,完成振兴中华、强盛民族的神圣历史使命。
  讨论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行动起来了,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师范教育)怎么办?
  答案只能是:必需实行改革,为新时代的基础教育提供合格的、称职的教师。
  目前,这个讨论式学习环节已经纳入我的学科教学论课程《绪论》部分的教学常规。
  2、选择《学科教学论》理论教学的适当内容开展“讨论法” 课堂教学改革实验
  (1)2001级物理学本科班和现代教育技术专科班
  实验内容:除组织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题讨论外,开展关于教学设计范例和典型教案的讨论。
  组织形式和实施过程:
  ①学生课前阅读、研究示范案例,准备讨论发言稿;
  ②小组讨论(每组7~10人),在此基础上由小组长执笔集体“备课”,推举中心发言人;
  ③全班集中,由各小组推举的中心发言人以“讲课”的形式作交流汇报;
  ④教师简要总结,收集发言稿和讨论记录,批阅后作平时作业记载。
  讨论分两次进行,每次讨论两个教案共4课时,中心发言及教师点评1课时。
  (2)2002级物理学本科(1)、(2)班
  实验内容:除组织一次课改形势和背景的专题讨论外,对教材中的《中学物理教学手段与技能》一章开展学生自主研讨学习和模拟课堂教学。
  组织形式和实施过程:
  ①教师布置学习内容和范围,提出分析、处理教材和编写教案的注意事项及参考意见;
  ②学生课前自主学习,选择部分教材内容准备自己的“教案”;
  ③全班集中,由学生轮流上台担任“教师”“讲课”;
  ④教师对每一位同学的“讲课”进行详细点评,点评重点是教态、教学语言和板书、板画的质量;
  ⑤教师简要总结,收集学生编写的教案批阅并作平时作业记载。
  这两次讨论前后共用了6节课,每一位同学都至少获得了一次发言机会。
  三、相关的反馈信息
  教师利用与学生交流、访谈,结合批阅作业(即学生提交的发言稿或教案)来获取相关的反馈信息,并在课程结束前以不记名方式对“讨论法”教学实验进行了普遍的问卷调查。
  1、01级两个班96人,共计收回有效问卷93份。调查反映的情况主要是:
  (1)56人(占60.2%)表示小组讨论时同学们能做到主动发言。
  (2)52人(占55.9%)认为他们小组对中心发言人的推举和准备是认真的;有29人(占31.2%)则认为有些马虎。
  (3)48人(占51.6%)表示“集体备课、轮流试讲”的教学方式应当采取,42人(占45.2%)表示可以试试,只有2人表示反对这一做法。
  (4)48人(占51.6%)认为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在中学推广,39人(占41.9%)表示可以试试,只有5人表示反对这一做法。
  值得注意的是有66人(占71%)认为学生讨论时教师不一定参与,有16人(占17.2%)甚至认为教师不必参与,只有7人表示教师应当自始至终参与。这说明大多数同学已经初步具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以上统计用到的基本数据详见表(3)。
  问题主干回答选项及选择人数
  你们小组组织讨论的情况良好34一般52不好7
  小组成员能做到主动发言的同学 全体23部分56个别12
  你们小组发言互相争论的情况 经常发生49偶尔发生37没有发生8
  讨论时是否扯到其他无关的话题经常29偶尔51没有9
  小组中同学发言的推举和准备认真52马虎29不认真12
  你认为学生展开讨论时教师应当 一直参与6可以参与66最好不参与16
  你觉得这次讨论式学习是认真的40一般的44走过场5
  你认为“讨论法”教学方式 效果很好50效果一般40无效果3
  你认为集体备课、轮流试讲的方式应该采取48可以试试42行不通2
  你认为“讨论法”教学在中学应该推广48可以试试39行不通5
  表(3)01级 “讨论法”教学实验问卷调查统计数
  2、02级两个班69人,共计收回有效问卷68份。调查数据反映的情况主要有:
  (1)42人(占61.7%)表示同学们对待讨论式教学实验的态度是认真的,56人(占82.4%)表示自己在认真地自学和准备讲稿,但是也有12人(占17.6%)表示是在应付了事或根本就没有准备。
  (2)40人(占58.8%)认为这种学习方式对提高教学技能大有裨益,27人(占39.7%)表示有一定的作用,只有1人没有明确表态。
  (3)36人(占52.9%)表示“讨论法”的教学方式应当采取,31人(占45.6%)表示可以继续实验,只有1人表示反对这一做法。
  (4)25人(占36.8%)认为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在中学推广,40人(占58.8%)表示可以试试,只有3人表示这一做法在中学根本行不通。
  与2001级的调查结果相比较,“讨论法”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得到同学们的重视和认可。02级《中学物理教学法》“讨论法”课堂教学问卷调查数据统计见表(4)。
  表(4) 02级 “讨论法”教学实验问卷调查统计数据
  问题主干回答选项及选择人数
  你觉得这次讨论式学习同学们是认真的42一般的25走过场0
  你在自学和准备讲稿时态度是认真的56应付了事6没有准备6
  你认为讨论时教师应当一直参与23可以参与43最好不参与2
  你认为这一方式对提高教学技能大有作用40有点作用27没有作用0
  你对“讨论法”教学的评价是很好32一般36不好0
  你认为“讨论法”的教学模式应该采取36可以试试31行不通1
  你认为讨论式学习在中学应该推广25可以试试40行不通3
  四、结束语
  两年多以来的“讨论法”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得到有关班级同学们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在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提高了学生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使学生的教态、教学语言、板书板画等课堂教学基本技能得到了初步的锻炼和培养,为后续的课堂教学试讲和中学教育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种教学模式也还存在着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如一部分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同学还缺乏主动登台演讲的勇气;小组讨论出现过组长抄写大家的发言稿来应付教师检查的情况;大组讨论、轮流发言的教学时效性不好,而集中自由发言则往往由于少数积极性高的同学占据了时间,其他同学则没有参与交流讨论的机会等等。
  目前笔者正在2003级物理学和科学教育两个本科班的《学科教学论》课程中继续进行着这项改革实验,力争逐步摸索出“讨论法”教学的最佳运作方式,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阎金铎,田世昆.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9.
  [2]历届诺贝尔奖获奖名录(Z).http://hxb.vip.sina.com/ads/nobel/.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