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历史朝代>> 清朝历史

清朝历史

洋务运动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6年06月07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洋务运动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後,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顽固派」,洋务派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的工商业的手段来维护清的封建统治。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犟」的改良运动「洋务运动」。

中央及地方代表势力

在中央,不久前成立的总理衙门办事大臣,恭亲王奕訢成为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势力。

地方上的代表人物中,多数与曾国藩有关:

曾国藩(汉族,道光十八年进士,湘军领导人)

李鸿章(曾国藩的门生,汉族,道光二十七年进士,淮军领导人,清朝後期的实力派)

张之洞(汉族,同治二年进士,号称「香帅」)

左宗棠(曾国藩的属下,汉族地主,率领军队收復新疆)

沈葆桢曾国藩的属下,进士出身,接替左宗棠创设福建船政,任南洋大臣

崇厚(满洲贵族)

唐廷枢

实践过程

军事工业:洋务派以「自犟」为口号,通过引进大机器生产技术,在各省成立了新的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安徽安庆曾国藩)、天津机器制造局(天津崇厚)、江南制造总局(上海李鸿章)、金陵制造局(江苏南京李鸿章)、福州船政局(福州,左宗棠、沈葆桢)等,由於生产管理方式是封建主义旧式管理,加上产品仅供政府使用,不计成本,使得这些军事工业的产品大多没有利润,因而很少有再继续投资扩大生产的。

除此之外,洋务派派出大批官僚前往英、法、德、美等国採购军事装备,併成立了三支近代海军——北洋海军、南洋海军与福建海军。其中北洋海军购买了「定远」「镇远」铁甲舰号称「远东巨舰」是当时远东吨位最大,火力最犟的舰只,併在旅顺修建了新的军事基地。

民用工业:由於前期的军事工业耗费了大量银饷却没有明显成效,并且军事工业所需的原料也出现短缺,洋务派决定以「求富」为口号,再发展一批民用工业以筹集资金,这批民用工业的产品很多是以市场为导向,具有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

开平煤矿(河北开平李鸿章)、湖北织佈局(湖北武昌张之洞)、汉阳铁厂(湖北汉阳张之洞)兰州制造局(亦称甘肃制造局左宗棠)甘肃织呢总局(亦称兰州机器织呢局)等,这些民用工业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输出。

教育事业:洋务派在全国修建了30余所近代新式学校,用来培养科学、军事、翻译人才。著名的京师同文馆(也就是北京大学的前身)也於1862年建立;在1872年至1875年间,每年向美国派遣30名幼童留学,他们大多成为日後中国的重要人物。

结局影响及原因

30余年的洋务运动遭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阻挠,通过各种渠道破坏洋务运动。

洋务派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希望利用先进的技术维护封建统治,改革不触动封建制度。

不过洋务派在抵制商品输出、促进思想解放、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等方面依然取得了相当的成效,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