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历史朝代>> 唐朝历史

唐朝历史

公元691年狄仁杰拜相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4年08月05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天授二年(691)九月,狄仁杰拜相。狄仁杰(607~700)字怀英,太原人。唐代名臣。年少时就胸怀大志,勤奋好学,后以明经入仕,历任大理寺丞、侍御史、刺史、宰相等职。仁杰一生断案无数,无一不审核周详,秉公处理。狄仁杰还以直谏著名,高宗时,大将军权善才误斩昭陵柏树,高宗想杀他,仁杰据理力争,权善才被改为流放。仁杰重民生业,力革弊政,在任宁州刺史时,调和戎夏关系,颇受尊敬。在任江南巡抚使时,奏毁淫祠1700余所。武则天想建造大像,费功数百万,狄仁杰痛斥弊端,武则天认为他是正确的,才罢免了此役。天授二年(691)九月,狄仁杰拜相,武则天问仁杰:“卿在汝南(豫州),甚有善政,卿欲知谮者名乎?”仁杰答道:“陛下以臣为过,臣请改之;知臣无过,臣之幸也,不愿知谮者名。”武则天深叹他的宽宏大量,更加重用仁杰。
  
  诗人杨炯
  杨炯(650~?),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唐代诗人,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显庆四年(659)被举荐为神童。上元三年9676)参加制举及第,后补授校书郎,提升为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因徐敬业WZ讨伐武则天事件的株连,贬出詹事府,远充梓州司法参军。杨炯的诗作以边塞征战诗最为著名,《从军行》中的“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等充满爱国激情的诗句,一扫宫廷矫揉造作的情态,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出塞》、《战城南》、《紫骝马》也都表现了为国立功的精神,风格豪放。他另存有赋、序、表、碑、铭、志、状等50篇。其中最著名的是《王勃集序》。《王勃集序》以高昂的战斗激情、捭阖自如的文笔,成为千古传诵的名文。杨炯的作品具有复杂性,既带有宫廷诗的烙印,又与之抗衡,从中可以看出他由宫廷诗走向革新文风的道路。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