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鉴古知今>> 史海钩沉

史海钩沉

王辅一顶住压力研究项英30年 曾为此受领导批评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4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王辅一爱骑自行车,出门会客、上街购物,两腿一夹车梁,跑了。

  王辅一的家中,陈设简单,几乎没有像样的家具家电,只有墙上开国将帅们题赠的条幅,折射出主人身份地位的不同寻常。

  在王辅一家的沙发上落座,只觉得猛地一沉,接着客人便“哧溜”往下陷。沙发看来已是“高龄”,一问,沙发从1970年一直使用至今,已有41个年头了。

  那天参加一个高规格的纪念活动时,王辅一身穿的是一件15年前买的洗得发白的灰夹克衫,右边的袖口因常年伏案工作,已破损起毛。有朋友当场打趣:首长不至于是经济窘迫吧?

  王辅一说,主要是忙,时间不够用,没工夫弄这些不重要的小事情。

  外在简朴宁静,内心激情澎湃。在王辅一简单的书房内,环墙而立着5个高高的书柜,柜里塞的大多是泛黄的书,有的年限比王辅一还年长,有的还是孤本;破旧的书桌上,也是堆成小山似的书和资料。

  这个已过82岁老翁每天的时间表如是:早上散步,锻炼身体;8点半准时进书房,戴着老花镜,一坐几个小时;中午小憩一会,下午又是工作三四个小时;吃过晚饭看新闻联播,看完就开始干活,天天忙至午夜。有时刚躺下,忽然想到某个东西,就会立即爬起来,直到记下来才会再上床。双休日几乎没有休息。这老同志退下来也不好好休息忙啥呢?研究党史军史。

  虽有案牍之劳,却苦中作乐、乐此不疲。连他现在的住处,也是他主动提出要在机关附近,便于机关的同志找他时便利。

  让我们走进这个家,看看这个离休将军是如何历经艰难“成仙得道”的吧!

  一

  1929年7月,王辅一出生在江苏省赣榆县城头乡东大坊村。当时,这里处在革命根据地的边缘,离最近的日伪据点只有10里地。儿童团团长、青年抗日先锋队队长王辅一,怀里藏着一本陈云同志撰写的《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的小册子,腰里揣着一颗小手榴弹,时常参加夜间巡逻。区委书记告诉他:“鬼子来了,你要躲;被鬼子抓住,跑不掉了,就拉弦。”

  由于机警聪慧,王辅一不到13岁便入了党,16岁那年从学校400名同学中被选调参军入伍。刚穿上军装时,他是八路军山东滨海军区的一名缮写员。战火硝烟中,他刻钢板,印文件,还参与《MB报》的刻写、油印工作,用一支笔与进行夏季“扫荡”的敌人作战。

  王辅一一辈子没带过兵,不过,手里的笔却从未放下。笔就是枪,挥笔铸剑。74岁那年,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9年底,中国作协表彰从事文学创作[注:   在这插入文字  在这插入文字-wenxuechuangzuo]60年的作家,全国共有667人,其中解放军有117人,王辅一位列其中。

  自解放战争起,王辅一调至山东野战军政治部,随山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等领导转战沂蒙山区,后又任唐亮、鲍先志将军的秘书。战火的淬炼、多年的磨砺,使有着长期在我军高级将帅身边工作特殊经历的王辅一,成为不少历史事件的见证者、参与者,对我党我军各个时期的人物典故更是了如指掌,每逢有人在研究党史军史和著书立传遇到困难时,都会找上门来,而他都热情作答,堪称军史“活辞典”。

  1990年4月26日,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和武昌县不久改为武汉市江夏区县委的领导找到王辅一,说他们准备向中央打报告,计划在武汉为项英竖一座铜像,但碑文迟迟定不下来。王辅一听了二话没说,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准确精练的要求,连夜修订文稿。第二天,他与湖北来的同志一起,逐字逐句推敲,最终将1300多字的原稿,压缩调整成900个字,由湖北省委报到北京[注: 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民国时期,称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经党中央有关部门审定后,刻写在武汉项英铜像背后的照壁上。

  1993年4月的一天,南京军区司令部办公室派两个同志为首长查找一代名将王近山抗战中指挥一次有名战斗的资料,查了一天也没有结果。正在失望时,他们突然想到了王辅一。

  谁知电话一接通,王辅一当即告诉他们此仗叫韩略村战斗,消灭日军中队长以上军官组成的“参观团”120多名,时间是1943年10月24日。

  多年来,王辅一帮助军内外的来访者查询党史军史方面的事情从未中断过。有的查询祖辈抗战期间牺牲后的埋葬地,有的查询部队番号变化,有的查询父辈任职变化。就是笔者采访他期间,也不断有咨询电话打到王辅一住处,不是核对有关历史事件的时间和人名,就是纪念馆想向他询问史料的事。

  “别人花了很大工夫才找到我,是对我的信任,我不能让人失望啊!”王辅一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二

  清代学者章学诚说:“灭人国者,必先亡其史。”王辅一认为,有史而不知史,是莫大的悲哀。这也是今年已82岁的王辅一孜孜以求的动力源泉。

  多年来,他一直是手写书稿,人物传记涉及的事件、故事、人物难以计数,除客观准确以外,王辅一在治史的过程中坚持能出现人名的尽量核准发表。事实证明,这一做法为许多战争年代的官兵恢复了历史原貌,澄清了历史事实,不少子女亦为此受益。至今想来,王辅一仍觉得十分快慰。不过,这言之凿凿的一事、一人和一仗,要查阅、核实、占有多少资料?单就一笔一画写的方格子稿纸,堆成厚厚的一摞书稿,又要熬多少夜,要花费多少心血?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