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鉴古知今>> 野史趣闻

野史趣闻

蜀汉第四次北伐战役考异——驳《汉晋春秋》之诸葛亮记载的三处硬伤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05年12月03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前言
    互相校对以资进步,意见虽有不同,但可摊平明察比较。
    史料不仅求诸正史与野史之分,更应寻求其合理性与可能性,特别是各书记载各有不同时,没有必要以此非彼。因为正史不乏隐讳不实的记载,野史亦有合理属实之部分,最严谨的态度:「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能说八分话。」更能令人信服。
    现以《晋书》内容,反证挑错《汉晋春秋》三处硬伤,重行检视两种史料异同。
    一
    所谓第一硬伤:误认《汉晋春秋》:「郭淮、费曜等徼(诸葛)亮。」之主动攻击有错。
    首先「徼」字不仅只有「主动出击」,其义更在于「狙击、拦截」,同义可见《三国志.魏书.公孙瓒传》:「(公孙)瓒害(刘)虞有功,乃阴使人徼杀胡使。」及《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蛮氏知(刘)尚粮少入远,又不晓道径,遂屯聚守险。(刘)尚食尽引还,蛮缘路徼战,(刘)尚军大败,悉为所没。」可知「徼」字皆为「狙击、拦截」之意。
    其次则为以少击多不足为奇,除非以多寡之分来推论出孔明大军众多,遂令上邽守军因人少惧怕而不敢出兵。如此惧战成立的话,世上也就没有以少击众的战事。再来是孔明主力围攻祁山,分兵袭击上邽,二路分兵,连司马懿都认为孔明主力在祁山。因此《魏略》:「诸葛亮围祁山,不克,引退。」及《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建兴)九年春二月,(诸葛)亮复出军围祁山,始以木牛运。魏司马懿、张合救祁山。」所以上邽守军才会认为孔明主力围攻祁山,孔明分兵攻击上邽的别动部队不会是主力。
    最后则是否认战事,若《汉晋春秋》:「郭淮、费曜等徼(诸葛)亮。」为硬伤不可信,则表示郭淮、费曜不曾攻击孔明,而且上邽无战事。因此《晋书》:「(司马懿)卷甲晨夜赴之,(诸葛)亮望尘而遁。」一来表示孔明仅攻祁山不曾分兵上邽,二来孔明与司马懿两军未曾交锋。所以孔明第四次北伐按《晋书》的说法,就是孔明听到司马懿要来,于是就吓跑了。
    为了迎合《晋书》,不惜否定《汉晋春秋》有关上邽会战的记载,焉知不是因为《晋书》少记而《汉晋春秋》确实记载呢?
    二
    第二硬伤:所谓方向不清,错把上邽与祁山的地理弄混。
    首先孔明从未攻拔祁山,传闻孔明六出祁山,其实误也,历史上孔明仅为二攻祁山,所以孔明第一次北伐与第四次北伐都要进攻祁山。而且曹魏早从姜叙守祁山抵抗马超开始时,到后来以将军贾嗣、魏平防守祁山,从未让祁山沦陷。如果祁山真的被孔明攻拔,起码蜀汉史书会大书特书胜仗;就算祁山失陷蜀汉之手又被魏军收复,这种胜绩也会在曹魏史书留名。除非蜀汉从未攻拔祁山,或是魏军不曾收复祁山,故两国史书均不记载得失祁山。
    其次是《晋书》并无司马懿抵达祁山再往上邽的记录,《汉晋春秋》才有孔明从围攻祁山中,分兵向东攻击上邽。《晋书》:「(司马懿)使将牛金轻骑饵之,兵才接而(诸葛)亮退,追至祁山。(诸葛)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司马懿)帝攻拔其围,(诸葛)亮宵遁。」谈到司马懿追击孔明到祁山,相战于卤城及南北二山,方向从祁山到卤城,而非从祁山到上邽相战,所以《晋书》所云司马懿并无上邽以东交战的记录,那有什么东西南北方向不清的分兵交战之事?而且《晋书》还说司马懿「进军隃麋」后,孔明「望尘而遁」早已全军撤退,在《晋书》所云上邽根本就没有战事,何来《汉晋春秋》的上邽之战方向错误,而使司马懿打错仗?
    最后是司马懿行军方向,《汉晋春秋》:「(司马懿)宣王使(费)曜、(戴)陵留精兵四千守上邽,余众悉出,西救祁山。」显示孔明分兵二处,而且司马懿也分兵对应,因此「上邽在东,祁山在西」并无疑虑。再依《汉晋春秋》:「(诸葛)亮分兵留攻,自逆(司马懿)宣王于上邽。郭淮、费曜等徼(诸葛)亮,(诸葛)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麦,与(司马懿)宣王遇于上邽之东,敛兵依险,军不得交,(诸葛)亮引而还。(司马懿)宣王寻(诸葛)亮至于卤城。」孔明分兵击败上邽守军,而且大举割麦,然后与司马懿援军相遇上邽之东,司马懿收兵依附险要而拒战,孔明只好撤退到卤城。
    因此可知《晋书》则有意隐暪上邽之战,直接就司马懿攻击祁山附近的孔明,所以《晋书》先云「(诸葛)亮望尘而遁」,再言司马懿「追至祁山」,然后才是「(诸葛)亮屯卤城」。注意到《晋书》所云孔明全军撤退,早已放弃围攻祁山,司马懿当然没有必要按计划先到祁山,再从祁山东行至上邽,司马懿直接就可支持上邽,若从关中长安出发中途的方向来看,司马懿与孔明邂逅于上邽之东当然有可能。此时不论司马懿或孔明谁还管祁山围城之事?孔明既然中断围城,司马懿也不必远赴空等待。
    司马懿若不从长安而改从祁山出发,与孔明所遇地点会在上邽之西而非《汉晋春秋》所云上邽之东,《晋书》暗示长安与祁山之混淆,这才是地理方向的混淆。
    三
    第三个硬伤,放弃祁山的疑惑,弄不清各军所在。
    首先有守方、攻方及援军分别,孔明从未攻拔祁山,可见前述,所以没有孔明弃守的问题,若改成孔明弃攻祁山,也不奇怪。因为久攻不下,又有援军来救,势成夹击之姿,前有守城兵、后有增援军,攻城军再不撤退,已成反包围之主客易位。祁山本为魏军所守,孔明则在祁山外围修橹轒辒或距堙治垒以资围攻,最后司马懿率领救兵支持。既不是孔明守城,也不是司马懿攻城。
    其次为记载孔明撤围祁山,《汉晋春秋》提到孔明:「分兵留攻。」共计祁山与上邽二部分兵,司马懿原以为孔明主力在祁山,故往祁山解围,结果孔明却在上邽击破郭淮、费曜,于是司马懿不必依计划诣往祁山,反而转向上邽之东,再来是孔明屯兵卤城。但是《晋书》却不言孔明曾经分兵上邽,而是「使将牛金轻骑饵之,(诸葛)亮退,(司马懿)追至祁山,(诸葛)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直接就是司马懿以饵兵诱击孔明,然后才追至祁山,除了《晋书》有意隐暪上邽会战外,再来就是司马懿在祁山之外遭遇孔明,司马懿饵兵诱击孔明时,应为孔明已撤围祁山,所以才被追至祁山;若是孔明仍在祁山,司马懿与祁山守军正好夹击孔明,不再再追,《晋书》也不会记载「(司马懿)追至祁山」,因此《晋书》暗示孔明放弃围攻祁山的记载。可见不独《汉晋春秋》所记孔明撤围祁山,连《晋书》也同样注明孔明已撤围祁山。
    最后为祁山撤围与盘算粮尽问题,《汉晋春秋》以孔明「大芟刈其麦」而走,《晋书》则有「(诸葛)亮闻大军且至,乃自帅众将芟上邽之麦。」仍无孔明割麦的记录,但是无法以《晋书》来非议《汉晋春秋》记载不实,因为《晋书》亦无记载司马懿割麦的记录。《魏书》所记「(司马懿)宣王与(诸葛)亮相持,赖得此麦以为军粮。」才提到司马懿割麦,但《晋书》未谈及孔明割麦。不能说坚持《晋书》不记孔明割麦,所以《汉晋春秋》所记孔明割麦必有误,然后推论孔明无麦而缺粮。在《蜀汉北伐的补给问题》曾讨论过孔明北伐未曾缺粮,因此孔明之祁山撤围非为陈志所云:「粮尽退军」,在此省略不提,已经补给充分则毋须因粮于敌。因为《晋书》有意隐暪孔明割麦记录,但无法确认孔明是否因为缺粮而撤围祁山,从《晋书》所记孔明行迹:「自帅众将芟上邽之麦…明年麦熟,(诸葛)亮必为寇…(诸葛)亮每以粮少为恨,归必积谷。」可知《晋书》皆云司马懿知悉孔明有割麦之心,不过司马懿如何猜心或是认定孔明必缺粮呢?因此从《晋书》仅能得出孔明想割麦,而非断言孔明缺粮。而且《晋书》亦云司马懿先以牛金诱击孔明,再追孔明追到祁山,但是《晋书》未云孔明缺粮而对祁山撤围,《晋书》只言孔明想割麦,未说孔明缺粮,因此孔明究竟是主动求战撤围,还是被动因粮尽撤围,不难得知。
    孔明屯守卤城而与司马懿会战,早就证明孔明已撤围祁山而至卤城坚守,因为祁山与卤城本为不同二地,从曹操时的尹奉、赵昂防守祁山及姜叙屯守卤城,及马超分别围攻卤城及祁山,可知祁山与卤地两地确有差异。
    结论:
    所谓先有结论再找证据,就会发生这种鲁鱼亥豕以及背谬矛盾,因此勉强凑出语病硬伤。
    事实上《晋书》缺记上邽交战,不能表示《汉晋春秋》所记上邽交战为假;既然《晋书》不记司马懿从祁山往上邽,当然也没有《汉晋春秋》的行军方向问题;再来不独《汉晋春秋》所记孔明撤围祁山,《晋书》亦云孔明撤围祁山,两书同时记载卤城会战。
    虽说《汉晋春秋》之上邽会战不见得为真,但是非以《晋书》缺记的方式来反对硬伤,只能说是《晋书》未曾记载上邽会战。若以地图方位来看,司马懿所在之长安向西南出发,先遇上邽而再往西碰到祁山,如果坚持上邽会战未发生,司马懿得绕道避开上邽,但是上邽就位处陇右关山道之出谷谷口。司马懿若能不经上邽而直达祁山,或是急行至上邽而令孔明不能预知,司马懿若有此潜行用兵的本领,就不会每次皆让孔明遁逃,若引《晋书》的话,应改成司马懿行军令孔明「望尘而遁」。
    《蜀鉴.汉诸葛忠武侯北伐》亦有:「(诸葛)亮分兵留攻祁山,自逆司马懿于上邽。郭淮等徼(诸葛)亮,(诸葛)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麦,与(司马)懿遇于上邽之东,(司马)懿敛军依险,兵不得交。」因此《汉晋春秋》之上邽会战非为孤证。若以此为标准,《三国志》缺记的情况比《晋书》缺记更严重。裴松之为陈寿的《三国志》补充不少野史,包括《魏略》、《江表传》、还有官修《魏书》及《吴书》,几乎皆为《三国志》所缺记,若以正史缺记来非议野史多记,裴松之博引广征的上百种野史也会因《三国志》未记则变得毫无价值。
    从《晋书》缺记或隐暪,着实无法否定《汉晋春秋》的娓娓叙述,在此段互战记载中,反而因《晋书》漏缺比《汉晋春秋》还多,对司马懿隐恶扬善甚多,夸张胜仗而隐暪败绩,难怪后世取史包括《资治通鉴》及其它史论几乎不取《晋书》此段记载。《晋书》:「俘斩万计」,意指以万为单位,数目为一万、二万、三万以上,因为古文「万余」才是一万多人,若言「数以万计」当不只一万,此话果然夸浮不实。
    又要上邽无战事,亦不记上邽二将之败,再隐张合追击之事,孔明要不战而逃,司马懿又要追击数万战果,若讲极具硬伤之史,恐怕应为《晋书》吧!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