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传统文化>> 礼俗规矩

礼俗规矩

元宵节食俗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作者原创   阅读 次  【    】【收藏

元宵节的应节食品,在南北朝时浇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但这项食品主要用来祭祀,还谈不上是节日食品。到了唐朝郑望之的《膳夫录》才记载了:「汴中节食,上元油锤。」

油锤的制法,据《太平广记》引《卢氏杂说》中一则「尚食令」的记载,类似后代的炸元宵。也有 其名为 画明珠」 朝的元宵节食是面蚕。

王仁裕(八八○─九五六)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岁上元,都人造面蚕的习俗到宋代仍有遗留,但不同的应节食品则较唐朝更为丰。吕原明的《岁时杂记》就提到京人以绿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 盐 豉。捻头杂肉煮汤,谓之盐豉汤,又如人日造蚕,皆上元节食也」。到南宋时,就有所谓「乳糖圆子」的出现,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了。至少到了明朝,人们就以「元宵」来称呼这种糯米团子。

刘若愚(生于一五四一)的《酌中志》记载了元宵的作法:其制法,用糯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 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也 清朝康熙年间,御膳房特制的「八宝元宵」,是名闻的美味。马思远则是当时北京城内制元宵的高手。他制滴粉元宵远近驰名。符曾(生于一六八八)的《上元竹枝词》云:「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诗中所咏的,就是鼎鼎大名的马家元宵。近千年来,元宵的制作日见精致。光就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粘高梁面、黄米面和苞榖面。馅料的内容更是甜咸荤素、应有尽有。甜的有所谓桂花白糖 楂白糖、什锦、豆沙、芝麻、花生等。咸的猪馅,可以作油炸炒元宵。素的有芥、蒜、韭、姜组成的五辛元宵,有表 勤劳、长久、向上的意思。制作的方法也南北各异。

北方的元宵多用箩滚 摇的方法,南方的汤圆则多用手心揉团。元宵可以大似核桃、小似黄豆,煮食的方法带汤、炒吃、油汆、蒸食等。不论有无馅料,都同样的美味可口 。目前,元宵 已成一种四时皆备的点心小吃,随时都可以来一碗以解馋。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