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传统文化>> 图腾文化

图腾文化

泰顺廊桥:深山里的天工图腾

繁体中文】  作者:毛剑杰 邸笑飞   发布:2013年01月09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三条桥在浙江泰顺县垟溪乡和洲岭乡的交界溪上。

从杭州去泰顺,要先驱车4个小时到达温州或丽水这两个浙南大邑,然后再开上3个小时,才能抵达这群山绵绵间的浙南闽北交界之处。

而去三条桥,还要从泰顺县城往东南方走20公里到达三魁镇,再从小镇颠簸到一个名叫溪头的小村,而后穿过一片茂密的树林、顺着古道小心翼翼探身谷底之际,一道灰色飞虹骤然跳进视线,这便是三条桥。

建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的桥体,已经露出斑驳、古拙的土色。桥体上方,长方形廊屋8个小巧玲珑的白色翼角斜伸向天空,令整座桥看起来甚是灵动。但因常年经风历雨,用蛎灰浸泡过的廊屋四沿泥瓦、顶部脊梁砖块,都已渐渐变黑,令整座桥都透出浓重的冷色气息。

《泰顺县志》记载:“此桥最古,长数十丈,上架屋,如虹,俯瞰溪水。旧渐就圯,道光间里人苏某独力重建,拆旧瓦,有贞观年号。”1980年代,原泰顺县博物馆馆长夏碎香读到这条记载时,立即到桥边寻找唐瓦,未果,却在桥上找到了宋瓦,铭文曰“宋绍兴七年(1137)九月十三日”。

古代泰顺民间有“修屋不换瓦”的说法,即修房时若旧房旧瓦没有破碎,一般就会再度把旧瓦覆于原位。据此,三条桥有可能始建于唐贞观年间。但无论它始建于唐代还是宋代,三条桥都是泰顺始建年代最早的木拱廊桥。

廊桥,因桥上别设飞檐斗拱的廊屋而得名,其桥体则横跨山溪之上、便于山间民众出行,或木或石,为拱桥、或为平桥。其独特之处,首先在于其制造工艺。以三条桥为例,40根圆形桥柱两根一组依次排立在桥面两侧,每组桥柱又由两根小横木贯穿,呈“井”字形;另外还有40根巨大横梁,分两层左右上下压在柱子上,正是众多的“井”字结构,牢牢将廊桥各个部件结合在了一起,使古桥经历百年风雨而不倒。

隐居深山

此前,文保专家、桥梁专家们一直以为,中国古代木拱桥,已经只存在于古籍和古画卷中了。

古籍《东京梦华录》详细描述了北宋首都开封的汴水虹桥:“自东水门外七里,至西水门外,河上有桥十三。从东水门外七里曰虹桥。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架,饰以丹,宛如飞虹,其上下土桥亦如之……”

据此,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画出了流传千古的虹桥模样。但随着宋室南渡、汴河失去运输漕粮的重要地位后,汴河虹桥便在河道淤塞变迁中消亡。

自明代以后,中国木拱桥便已销声匿迹,中原的山西、河南,甚至华东一侧的安徽也没有了虹桥桥式再建的记录,桥梁史专家也始终未曾发现一座存世的木拱桥,直到1980年10月,《中国古桥技术史》编者之一的唐寰澄来浙南闽北实地考察时,看到三条桥。

唐寰澄更发现,在闽东北、浙西南、温州地区的崇山峻岭中,保存着近200座木拱桥,论数量,闽多于浙,而保存质量则浙优于闽。邻近福建寿宁的泰顺,其木拱廊桥在浙闽地区同种桥梁中,最为引人注目。

1986年7月,夏碎香参加浙江省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以《泰顺古桥》为题,在会上推介泰顺众多的古廊桥,引起了广泛关注。

1989年8月4日,《中国文物报》刊发夏碎香题为《独具一格的泰顺木拱廊桥》一文,这是泰顺廊桥第一次见诸媒体。

专家们称,泰顺廊桥是“地域文化与传统美学完美结合的典范”,尤其是泰顺叠梁式木拱廊桥。目前,泰顺境内保存完好的古代木拱廊桥达32座,其中15座已成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泗溪姐妹桥(溪东桥、北涧桥)、三魁薛宅桥、仙稔仙居桥、筱村文兴桥、洲岭三条桥……

千百年来隐于浙南深山中的泰顺廊桥,至此终于重现人间。

天工图腾

廊桥源于山区民众的出行需要。

泰顺地处浙南偏远地区,溪谷纵横、地势高峻,人们出行总免不了翻山过溪。而每当山间大雨时,涓涓溪流便会暴涨成汹涌山洪,以致阻断交通。因此,人们总在山间溪流最急处建廊桥,以便出行。如横跨溪涧的三条桥,周边三条古道至今依然清晰,一座廊桥将三条古道连接在了一起。

但廊桥存在的意义,远不止于交通本身。苦于出行艰难的泰顺民众,赋予廊桥神圣的意义:桥落成后,民众会到桥上祭拜桥神,祈祷桥不会被湍急的山溪冲走。旧时,集全村之力、耗数年时光建成的廊桥,被大水冲走是常有的事,泰顺现存7座木拱廊桥都曾屡毁屡建。如仙稔乡的仙居桥,1483年6月“洪水冲毁”,1491年重建,1650年又遇大水崩塌,1672年(康熙十二年)重建后,竟成了泰顺现存年代最早的廊桥。

桥神之外,保佑出行平安的路神也被请上了廊桥,而后是各种可以保佑一方平安的神灵。另一方面,山高路远行路难,人们习惯到桥上歇个脚,遮阳挡雨的精美廊屋应需而起。集聚的人流又带来了商贸集市,廊桥便热闹了。显然,廊桥于泰顺而言,并非只是出行便利的工具,更是祈福之所,保佑一方出行平安、一村百事兴盛的风水图腾。

三条桥内侧桥裙还有一段清晰的手书文字:“常忆五月,与君依依解笑趣。山青水碧,人面何处去?人自多情,吟吟水边立。千万缕,溪水难寄,任是东流去。”这首明显带有宋风的婉约词《点绛唇》,何时何人所作已无从考证,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哀婉,这荒野溪涧,与这古拙而又精美的廊桥本身一起,结成了一个幽深、清丽的文化图腾。

绝艺不绝

既然宛如天工图腾般的廊桥仍存于世,那么它独特的建造工艺,是否也一样未曾断绝呢?想到这一点,专家们兴奋了。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几度寻找的结果,让他们失望,虽然廊桥还在,但世上恐怕没有人能再新造一座出来了。

意外的转机出现在2003年。当时,泰顺文物工作者薛一泉等人到岭北乡上洋村的泰福廊桥考察时发现,这座建于1943年的桥上有“绳墨董直机”字样,“绳墨”,也就是廊桥总设计师,如果这位董师傅建桥时还是位年轻小伙,或许尚在人世。考察组一行人立即改变行程,在岭北一带寻找打听,结果令考察组分外惊喜:董直机就生活在岭北村尾村,乃是浙闽边境一带首屈一指的木匠师傅,无人不晓。此时,董直机已经79岁。

董直机从小就听人说起,他的家乡岭北村尾村以前有座明代的同乐桥,此桥聚山水灵气于一身,让这个小村庄在清朝时期出过很多秀才。但是这座桥毁于清末的洪水,村里的好风水也被随之带走。

13岁那年,少年董直机在闽北寿宁县杨梅洲亲见一位70多岁的老“绳墨”,指挥着众师傅用木滑轮和架子,将一根根重达千斤的横梁架到半空中。他被深深地吸引了,发誓自己长大后要亲自主持重修家乡的同乐桥。

17岁这年,董直机如愿开始跟着那位老师傅的大徒弟、岭北老乡张岩姓及其大徒弟叶元潘学造廊桥及木工活。天赋出众的董直机,24岁就能独立主事建造木制大屋了。然而,建造廊桥才是他最大的心愿,但他一直到28岁那年才等到机会。

由于在岭北乡上垟村建造当地大祠堂时展示的精湛手艺,当地村民一致认为要让董直机来负责建造村口的廊桥,这也就是60年后专家们看到的泰福桥,一座全长27.01米、带横式廊屋的石拱木廊桥。风雨60年,如今它愈见古朴、清秀、挺拔,已完全和当地山水融为一体,可见董直机手艺之精湛。

再造廊桥

然而,此后60年间,董直机竟再没有造过一座廊桥,因为泰顺农村早年普遍贫困,村人无力造桥,等到生活条件有所改善时,很多村子又都通了公路桥,弱化了交通这一基本功能的廊桥,也就渐渐从民众日常生活中淡出了。他十余年苦学的技艺,几乎成了屠龙之术。

曾有人说,三条桥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廊桥。确实,已经很难找到这样一座没有任何现代文明影子的桥。四面群山环绕,周边甚至没有哪怕一根细小的电线,唯有鞋底踩过桥面发出的厚重沉郁声响,在无名的清澈溪涧上回荡。这正是当代泰顺许多廊桥现状的真实写照。

此后,董直机长期以造大屋、大祠堂、寺庙为生,其中也不乏精品。但从小到老,董直机从未忘却重建家乡同乐桥的夙愿。

2003年,董直机被专家们找到时,正值当地乡村旅游发展,古道、古树、古民居、古民俗,村委会决定找董直机重建“古”廊桥,凑成“五古”,谐音“五谷丰登”,董直机欣然从命。

董直机设想的新同乐桥,必须是完美的木结构,而且一定要按传统技艺来建,辅以各种必不可缺的民俗仪式。在他心里,廊桥不仅是交通工具。

60年后,董直机依然能清晰记得当初造泰福桥时的种种肃穆仪式:选栋梁、择吉、祭木工神、祭梁神、抛梁……在董直机以80高龄造同乐廊桥时,这些仪式与整套廊桥建造工艺都一一再现人间。

建廊桥要先确定一位“首事”,也就是统领建桥所有事务的人,他首先要做的是发动人来赞助。在泰顺,有强烈公益色彩的廊桥建造,基本是由村民集资完成。

然后,要请风水先生来选桥址。这一方面是要考虑廊桥本身的安全,选址必须要确保这座廊桥不会轻易被山溪冲垮。此外,像同乐桥那样,廊桥除了带来出行便利之外,还往往是一个村庄的风水桥。

选址完成后,就要聘请师傅来造桥了。造桥需要木匠、石匠、雕刻匠、瓦匠……而有资格担当“绳墨”指挥整个工匠团队的,都是董直机这样的资深匠人。村人会和工匠团队签订一份“桥契”,详细写明桥的建造规格、工钱、工期等等。

开工造桥的具体时辰,要请阴阳先生来定——开建桥墩、上梁、合龙等,都要择时。开工时,村里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

尤其隆重的,是选横梁的过程。横梁要由“绳墨”亲自来挑。有资格做横梁的木头,要枝繁叶茂长在见阳光处,旁边没有虫蛇巢穴。然后“绳墨”需在山上呆七天,每天虔诚祭祀。七天后伐木时,不能用锯子,必须用斧头,并且对树木伐倒的方向也有规定,用斧头砍树时只能从单边砍。伐好的木头被披上红绸搬下山,搬木头下山的人,则必须是双亲健在、下有儿女,且家庭和睦、个人品行得到全村一致认可的男子。

人斧天工

同乐桥属于泰顺廊桥中最为壮观的木拱廊桥类型。这类桥梁结构的基本组合单元,是6根相同规格的杆件,不用铆钉,纵向4根、横向2根,别压穿插,搭接成一个“井”字形。其上端的纵梁压在横梁上,横梁又会压在相对的一根纵梁上,相当于上下两根纵梁夹住一根横梁。

然后,受压产生的摩擦力,会让构件间彼此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并且,因为摩擦力的存在,横梁不会滑动,从而使得结构保持稳定。这样由6根杆件构成的拱形结构中,就每一根杆件来说,又是最简单的支架梁。

此外,为了避免桥柱受洪水冲击,交错搭置、互相承托的“井”字结构,还有作为横向斜撑支架的“剪刀架”的作用,这会分散桥侧面临的冲击压力。

并且,泰顺廊桥都有较长的桥座,建在两边山崖,可利用自然条件加强木拱桥的坚固耐久性,限制拱桥的水平滑动。

桥上的廊屋则一般采用“五架抬梁式”,当中三间高起为楼阁式,顶盖青瓦,四翼高翘,翼尾则有鲤鱼衔草图案。廊屋正中的“明间”里一侧设神龛,供旅人求神保佑平安或者村民求神保佑桥体。但廊屋与廊桥建筑结构本身同样不无作用,它可以用来稳定木拱桥。

与仪式不同,廊桥造桥过程中反而没有严格的工序先后。在立桥墩时,桥的长度和宽度都已确定,“绳墨”对整座桥已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所以木匠班子会同时开始制作各种组件,各种组件完成、组装后,就进行最后的合龙。

合龙是廊桥建造最难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泰顺廊桥通常是用“碰撞”合龙,即用木制的“升降卷扬机”将拱桥两边部件拉起,由木匠师傅操作碰撞对接。

据说,以前建廊桥时,经常发生合龙错位、部件掉到水里的情况。因为合龙是选好时辰的,一旦错过就要另选吉时。而“绳墨”师傅往往会因为合龙失败,觉得丢面子或不吉利,而辞去“绳墨”位置。

由于资金缺乏,从2004年9月开始,同乐桥造了2年多,到2006年11月,它已经初具规模。2006年11月26日下午,董直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望着镜头半晌,回答道:“心愿终于完成了,梦想终于圆满了!”

2006年12月16日晚,村尾村人杀猪宰羊,备下丰盛菜肴,圆桌从村头摆到村尾,庆祝明天即将举行的同乐桥“圆桥”仪式。

第二天上午9点多,在两位徒弟的搀扶下,董直机以一身木匠装束出现——深色的大衣长裤,前身围着干活的围裙,右手握着斧头,左手拿着尺子,他缓缓走向同乐桥。

此时,桥面上还有一块木板的空缺,必须挑选良辰吉日由“绳墨”师傅钉上,这就是“圆桥”。当董直机在徒弟的帮助下把木板钉在空缺处那一刻,村民敲锣打鼓,庆祝同乐桥终于圆满落成。

后继有人

同乐桥后来被定位为1949年后第一座以传统技艺建造的编梁木拱桥,而董直机严格按照传统民俗来进行每项建筑内容,也给不少文物、民俗专家留下了珍贵的民俗资料。

2009年6月,董直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

3个月后,由浙江省和福建省联合申报的“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会议上被正式批准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官网专页评价称:“营造这些桥梁(木拱桥)的传统设计与实践,融合了木材的应用、传统建筑工具、技艺、核心编梁技术和榫卯接合,以及一个有经验的工匠对不同环境和必要结构力学的了解……这种传统的衰落缘于最近几年的快速城市化和现有建筑空间的不足,这些原因结合起来,威胁到了这项技艺的传承与生存。”

这也正是董直机担心的问题。同乐桥建造期间,董直机因为过度操劳中风了。此间,他躺在手术台上想到,万一有一天自己不在了,桥却还没建完怎么办?他决定收徒,要求能拿大斧头、拉大锯;有独立建造古建筑经验;年龄在四五十岁左右;能吃苦耐劳,身体要强壮;与董直机投缘、悟性好……

2005年,53岁的瑞安仙降人金秀华首先通过董直机的考验。此后,董直机又陆续收了梅福元、范念兴、赖永斌、董传武等几个徒弟。

其实,在董直机造同乐桥的同时,泰顺泗溪镇南溪村秀溪上村年轻的木匠曾家快也在琢磨廊桥技艺。曾家快祖辈都是木匠,他自18岁开始学做木工,主要建造庙宇、祠堂等古建筑,能用5斤重的斧子削鸡蛋壳。

上世纪90年代末,泗溪镇的廊桥北涧桥被媒体公之于世后,被称为世界上最美的廊桥,这引发了曾家快对廊桥建造技艺的极大兴趣。他经常没事就散步到北涧桥底下,细看廊桥构造。

2002年,曾家快无师自通地造出了一座跨径5.9米、宽3.2米、长10米的“迷你”廊桥,引起了泰顺县有关部门的关注。为传承木拱廊桥建造技艺,泰顺县一家单位出资9000元,让曾家快建一座真正的木拱廊桥。3个月后,一座长11米,高7米,净跨7米的木拱廊桥横卧在泰顺县泗溪镇的南溪上。

近年,他又在衢州七里乡和泰顺县雅阳镇埠下村分别造了两座大型传统编梁木拱桥,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和董直机并称为泰顺两个还能造廊桥的人。今年正月初,曾家快在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季海波的陪同下造访了董直机,曾家快正式拜师董直机,成了董直机的关门弟子。

廊桥之源

建了石拱木廊桥,又建了编梁木拱桥,廊桥技艺也后继有人了,但年届90的董直机依然没有停下脚步。他说,廊桥家族里还有一种以“八字撑”技艺著称的建造类型,如横坑霞庄桥、龟湖城水桥,其主架只用8根木头撑起、造型独特材料简单,但技艺却已经失传了。近年他一直潜心研究,希望能够再现。要解决这个问题,便要追溯廊桥技艺的源头。

1970年代,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曾组织科学家实地考察浙南叠梁木拱桥,认为这就是北宋时期盛行于中原的虹桥结构,在《中国古桥技术史》一书中,他记载了4座泰顺木拱桥,并详解了900年前盛行于浙闽山区的“八字撑”廊桥构造方法。

但泰顺廊桥显然已与中原虹桥有很大差异。当地文保部门在发现三条桥宋瓦的同时,还在上游10余米处找到了唐宋时期的旧桥遗址,从遗址中的柱孔结构来看,它与明清时期的木拱桥结构有相似之处,但有柱基作为支架,这不同于后来的无桥柱廊桥。显然,这三条桥旧桥属于过渡型桥型。

并且,它的某些建筑理念,也超越了汴河虹桥。汴河虹桥“最末一节拱骨,最为北端拱址约有三分之二的长度被培土垫拱埋置于桥堍之下”,这样拱脚就始终处于潮湿状态,容易腐化。另外,汴河虹桥没有桥屋,风吹雨淋不能经久,这或许是其坍塌消亡的原因之一。而泰顺廊桥特别重视防潮,拱骨外缘钉挡风板、建桥屋并延伸至桥座,使得桥梁始终保持干燥。

明清泰顺廊桥,随着年代渐近,逐渐从多柱式到减少桥柱和逐渐将桥柱外移,最后发展到完全不用桥柱——因此很可能是中原工匠带入了建桥技术,后来在泰顺这个闭塞偏远的山区独立发展出了特有的廊桥建筑技术。

泰顺县非遗办主任季海波说,泰顺县民族群构成,在宋室南渡前就已定型,沿着瓯江南来的瓯语人群,与从闽北北上的闽语人群,构成了泰顺居民族群的主体,而后,他们便在这闭塞而偏远的山区,完整传承着外界带来的种种技艺和文化,“泰顺民间的技艺传承,无论是木匠还是石匠,都极具古风且千百年间基本没有走样,这也正是廊桥技艺能完好传承至当代的关键所在。”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