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胡同文化

胡同文化

四川营胡同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4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地标的印象

四川营胡同相传明朝末年,秦玉良由四川入援京城,在这一带驻扎,因而营地此后就称为“四川营”,在防务之余,军队曾纺织棉布,所以,附近几条街道便与棉花有了联系,棉花头条是其中之一。
棉花头条和四川营在琉璃厂西口的南边,也早已变成了空阔的工地,只有棉花下三条还在那里。骡马市大街北侧的很多胡同也完全变了模样,大多数是失去了临街的部分,这也是拓宽马路的结果吧。很多个灯箱广告牌竖在道路旁边,在描绘着以后优美壮观的蓝图,残存的胡同在这些广告的后面,而在这些广告的包围之中,是已经消逝了的胡同。

流年的风景

在已经消失了的棉花头条里,曾住着位知名的报人,他就是林白水。林白水故居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虽然那还是区级的文物保护单位,但也阻止不了现代规划的进程,对于林白水故居的印象也只能通过照片去回忆。以前的棉花头条不算长,也就是百米左右吧,胡同里的院落大多还比较齐整,林白水的故居是胡同的1号,一座典型的蛮子门。
林白水出生于1874年,青年时期文才便已经很出名,曾参加孙中山创立的同盟会,他先后创办了《公言报》、《平和日报》、《新社会报》,后来《新社会报》被查封后,他又创办了《社会日报》。1926年夏日的一天,军阀张宗昌下令抓捕了林白水,并在凌晨于天桥刑场处决。
棉花头条就是这消逝的胡同中的一条,和它同时湮灭在施工围档里的还有四川营胡同的南侧,至今,这两条胡同里的景象我还能够清晰回忆出来,然而,回忆也只能是面对空旷工地的一种无奈。
古老北京实在是需要这样的历史,如今,棉花头条没了,那段故事只能在四川营中回味。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