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胡同文化

胡同文化

站在历史的地标上解读百年风云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4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东厂胡同因明朝时的特务机关“东厂”设于此而得名。在当代人的眼里,一条胡同几百年,似乎也不感觉久远。倘若加人了“人”的概念,历史便从记忆的深处凸现。

黎元洪故居在东厂胡同1号(过去门牌7号),随着脚步的不断延伸,和这个故居相关的许多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在记忆中行走往来,这让寻访的整个过程充满惊喜;但纸上规模宏大的总统府和眼前支离破碎的故居,却总让人感叹人世沧桑。

从私家花园到总统宅第

从满人入关开始,东厂胡同的“东厂”就已没落不存。在清朝初期,原“东厂”辖区变成了毛革厂和养猪场。晚清初年,大学士瑞麟在这块离皇城只有一街之隔的宝地上建起了精巧雅致的私家花园—漪园。这座京城著名的经典园林后来几易其主、几易其名,还做过直隶总督荣禄的府邸。到这座占去东厂胡同一半面积的宏大宅邸成了黎元洪的总统府时,已经是20世纪初的事情了。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总统后,将黎元洪从南方邀来出任参政院院长及副总统一职。黎元洪不是革命党,却参加革命;他与袁世凯同谋肃杀政敌,却不惜一切反对复辟帝制。无论当初在哪一派军阀或哪一支革命党眼里,黎元洪都是一个“不识时务者”。袁世凯先是将初至北京的黎元洪安排住在了中南海的瀛台,后来袁世凯让其子袁克定花了10万银元为黎在东厂胡同原荣禄宅邸购置了房产,昔日私家花园因而一跃成为总统府。东厂胡同的黎大总统府,也成了民国初年政客官僚,以及至今的各种史料无法回避的一处地标。
黎元洪1915年迁居东厂胡同不久,袁世凯复辟当皇帝,一定要封他为武义亲王,黎元洪自然不敢领受。1915年12月15日清晨的黎宅门前,黎元洪一袭便服拒受亲王爵,称“生无以对革命,死无以对先烈”。事隔半年,袁世凯一命呜呼,黎元洪又是在这东厂胡同的私邸内,举行了总统就职典礼;1917年,黎元洪拒绝与张勋合作,解散国会,宣布下台,从东厂胡同出走避居天津;1922年,黎元洪被直系军阀“涮”了一把,回到东厂胡同的总统府,匆匆上任。一群受雇的乞丐地痞组成“公民团”游行来到东厂胡同的总统府门前,要求黎元洪“速即退位”。这出曹馄一手导演的“逼宫”闹剧,随着黎元洪的再次出走戛然而止。

军阀旧居所鸿儒云集

著名历史学家蔡美彪告诉记者,黎元洪故居在抗日战争期间被日本文化特务机关日本东方文化研究所购得。抗战胜利后,黎宅被划归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蔡美彪老先生当时在这里师从范文澜学习历史。岁月剧变,黎宅从军阀居所变成了鸿儒云集之地。
胡适194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从美国回到北京后便住进了东厂胡同1号黎元洪故居内。据蔡美彪回忆,当时的黎氏故居共分四路院,每一路院都各有四进套院。最东边是花园,花园西面是黎氏家庙,再往西是黎家住宅院落,最西边是家里的花窖与仆人的住处。胡适住在黎氏居家院落的中问一座四合院内。那一路居家院落,除了住过胡适,还住过北京大学的其他教授,比如傅斯年、范文澜,再比如吕叔湘、罗常培等。梁思成、郭沫若、季羡林等学者、作家也曾在这里的建筑研究所、考古研究所、语言研究所从事过研究工作。黎氏故居的其他三部分是北京大学的文化科学研究所办公室。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这里被分配给了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现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解放初期的社科院近代史所、语言所、考古所和世界史所四个研究所在此办公。上世纪60年代,语言研究所从故居里搬了出去。

在历史地标上研究历史

今日的黎宅已经成了几个历史研究所的办公地,昔日历史事件的发生地现在工作着一群历史研究者,不知是不是一种巧合。
整座黎宅变化最大的阶段是在1977年和1978年,黎宅的家庙与住宅部分在这两年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幢新盖的9层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办公楼,北面还留下了一幢原黎宅的小平房,共三间,是现在的世界史研究所办公室。上世纪80年代,西边的花窖与仆人房也被拆掉,取而代之的是六七栋五六层的研究所职工宿舍楼。最东边的花园部分属于考古研究所,现在正准备盖一栋现代化的办公楼,用工地师傅的话说,叫“转着圈上去的现代楼”。为此,考古研究所在去年年底将原花园内的一幢苏式办公楼拆掉了。花园里的假山与回廊早已不见,留下了一小部分假山和假山上的一间古建小房。在假山的北侧有一幢上世纪40年代日本东方文化研究所盖的水泥建筑,屋顶是绿色的,四角呈勾飞状。窗户是小长方形的那种,窗框安装得很靠里,据说这栋楼也将会保留。
环顾黎宅故址,许多熟悉这里的人所描述的记忆都被所有变迁风卷了去。就连去年还在黎宅花园遗存前接受过电视采访的王道成老师记忆中的那些亭阁与假山,今日记者再来时也已不知去向了。北京城市变化之快实在让人有迅雷不及掩耳之感。旧日的黎宅只留下三五间原有小平房,七零八落地分散于各个角落。如果不是知情者,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这里原有一大片关联的大宅邸。除了纸上画出的宅子分布图,谁知道哪里还会有这故居老宅的完整记录呢?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