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胡同文化

胡同文化

北京胡同的昨天和今天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4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儿时记忆里的老胡同

  “我从小就是在胡同里长大的,跟胡同太有感情了。”迄今为止,刘大妈在胡同里已经生活了56个年头。回忆起儿时的胡同生活,她记忆犹新:“那时候,邻里街坊都跟一家人一样,谁家大人不在,孩子就让邻居帮忙照看,家长都特放心。”

  曾经在胡同里长大的小朱回忆说:“小时候,我们整条胡同的孩子们都凑在一起疯玩儿。男孩子玩弹玻璃球、拍洋画、搧三角,女孩子玩耍拐、跳皮筋、跳房子。可是后来我搬了家,那种美好的时光不再有了。如果有可能,真想一辈子住在胡同里。”

  刘大妈说,小时候,胡同里还有耍猴、演布偶戏的。“耍猴的挑一担儿,手拿一面锣,一进胡同就敲开了。先得到信儿的孩子就会立马跑回院里喊‘耍猴戏的来了’,我们就赶紧跑出院子看。猴子的滑稽样儿把我们逗得前仰后合……”

  据《北京胡同志》统计:目前,北京18区县共有3413条胡同。几百年来,胡同给北京一代又一代人提供了宁静、和谐的生存空间,也创造了独特的胡同景观和胡同文化,这一切都成了北京人难以割舍的情怀。那些散布世界各地的北京游子,每每回到家乡都要去胡同走走,以唤起昔日美好的回忆。

  ●融入现代元素的新胡同

  “如今住在我们小院里的人,一半以上会说英语,还有人程度不同地掌握了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日语……”家住东城区四合院内的石先生说。

  石先生的女儿在莫斯科留学,去年5月带着4个俄罗斯同事来家里玩。第一次走进胡同,看到四合院,4个俄罗斯人兴奋极了。其中一个懂中文的俄罗斯小伙子用普通话一板一眼地说:“北京的胡同太美妙了!”

  在鼓楼西南侧、毗邻后海的地方,有一条北京城最老的斜街,明代称“打鱼斜街”,到了清代称“鼓楼斜街”,后来因为街道走向似烟斗形状,且街上开了很多烟袋店铺而改名为“烟袋斜街”。

  如今,走在这条斜街上,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人络绎不绝。街两旁的小店不仅有烟袋店,还出现了许多民族特色小店,比如卖藏族服饰、云南手工艺品的小店,还有坐落其中的酒吧、西餐厅、泰国餐厅……

  一家西餐厅的经理刁先生说,这条街每天都要接待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游客,“他们既希望看到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也为能在这儿吃上一顿西餐感到亲切。”

  对于这条胡同是不是会“西化”,刁先生认为,西式餐厅和中国特色小店给老北京胡同融入了更多的现代元素,这是顺应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

  ●保持原味与多元发展

  目前,北京的很多胡同都得到了保护,例如东四三条到八条,由于聚集了叶圣陶、张学良等名人的故居,已被列入“国家保护”范围。但还有许多老胡同的改造和保护工作需要跟上。东四八条居委会主任说:“现在的很多胡同,一个院儿里就住了八九家,实在很拥挤。”

  据统计,上世纪90年代,北京老城区的人口密度就已接近每平方公里3万人。现在的院落基础设施老化,急需改进。

  “我们现在叹息几十年前拆掉的老城墙,别再让我们的后人叹息今天消失的胡同。”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赵书呼吁。

  北京地方文献中心主任韩朴说:“在向国际大都市迈进的过程中,变动不可避免,只是要权衡利弊。我们期盼的是:胡同文化能够在保持原味和多元发展之间把握住一个好的平衡点。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