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秦陇文化

秦陇文化

丝绸之路—探寻历史—乌鲁木齐红庙子溯源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仲应学   来源: 新疆经济报   阅读 次  【    】【收藏

红庙子位于乌鲁木齐市市区西南、九家湾过境公路路东,东经87度32分40秒,北纬43度9分57秒之红土山上。山嘴中部凹进,左右岩石凸出,好似寺庙角楼,总体宛若庙宇,故称红庙子。

据史料记述,清乾隆时代“红庙子”已形成俗称地名。乌鲁木齐河西巩宁城建成后指巩宁城(见道光《林则徐日记》中华书局版434、446页“红庙”一词之应用)。 纪晓岚曾记:“乌鲁木齐旧城在今城北四五十里,已将近孤木地屯,厄鲁特人能道之,今地俗称红庙子……”从上述文字可知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此地已为俗称地名(当时巩宁城次年始建)。

民国六年(1917年)北洋政府委派湖南督军署任职的谢彬,以财政部特派员身份考察×经济,回去之后写了一本《×游记》,书中记“……老满城……其西北山咀,有关帝庙屹立,墙垣堙以红灰,俗称红庙子,为关外土人群称迪化为‘红庙子' , 所由起,亦犹伊犁之以金顶寺着称于世也。”他曾亲历迪化,其考证可信。 民国二十二至三十三年(1933-l944年)盛世才统治×期间,在迪化建立省立小学,将迪化城内庙宇迁至红庙子,红庙子遂成为综合性庙宇。 当时山上有殿宇3处,各有正殿、厢房、戏台组成独立单元。关羽、娘娘、观音、大佛……分别×于此。

1945-1949年间每年阴历三月三、四月八、五月十三、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均有庙会,庙地庙产收入以供养道士,在此期间曾有过3班会戏同时分台演出之盛况。除建筑外,山岩中尚有狐仙洞、求子洞。山下道士塔墓4座道士坐着圆寂的谓之坐化,用陶缸两个扣着道士的尸体,外部建塔,道士墓一片。据墓碑记载,道士为龙门派其创始人邱处机至民国七年(1918年)为邱处机二十二代传道徒弟,道号有:至福、至荣、至贵、至清……所立碑文时间为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

1966年前后,为建少管所,红庙子被群众拆毁。其建庙时代已无资料考证(清代庙宇习惯将建庙时间记于建筑物之脊檩)。1980年,此山东部已形成公墓区,而且迅即西移,居民自留地亦逐年逼近此山。1989年,乌鲁木齐市道教协会从河南请来龙门派道士,演了几天戏,扩大影响。并本着“一次规划、逐步实现”的原则,恢复原有庙宇。 1995年,乌市天山区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及文史撰稿员参观红庙子,笔者应邀参加。此时红庙子已修有路,汽车可直抵山顶,庙中已栽植花木,原来由道士挑水上山的现象已不复存在。“文革”中停止的×活动已经恢复。过会、演戏的通告贴于庙门。庙内塑像金身重现,披红挂彩,×经文颂词挂于庙内,寺庙较旧,庙高大宏伟。但笃信神佛的信徒从香烟缭绕程度与进香的人数比较,已非昔日可比,说明人们的科学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普及。

1986年6月1日,我就红庙子建庙年代及厄鲁特古城问题走访了回民刘世元。此人为×回族,当时56岁,思维清晰,笃信道教阴阳、五行等说。他自我介绍曾住红庙子40年,与道士关系甚好。据外人介绍他的房基地,即系道士给的庙地,他对红庙子情况熟悉。 刘世元向我们讲述了红庙子之来历及未毁前的面貌和周围环境。 他说:“此庙年代久远,有上千年历史,樊梨花、薛仁贵征西所建……我小时候就曾在此居住,曾一直租种此庙之庙地,此处特产黑皮小西瓜。” 他还说:“此庙供奉有娘娘、四大天王及关老爷……塑像艺术水平很高。庙分3个部分,有正殿厢房戏台组成的单元3个,在香火旺盛时期,3个戏台,3班戏子,同时演出过。庙下有道士塔墓4座,山上有’狐仙洞‘、’求子洞‘,求子者下此洞内去摸,摸石子生男,摸土块生女,待到生子后将所摸之物仍然送回在神前’还愿‘.” 他还介绍某年浇水时有人发现水渗入地下,于是发现地下宫殿式墓穴一处。此墓有墓门两扇,他曾亲眼所见,后经请示上级仍然掩埋,据推测,此墓有可能系巩宁城时代清人墓穴。

我细问其范围约在何处,他避而不答。他说,政府应保护红庙子,制止乱挖土石、乱建建筑物、乱开菜地、乱埋坟墓。要求住在山腰的单位注意卫生,还反映一度一些无知者故意撬落山石,破坏了原来的自然地貌,对政府即将重建此地,他寄予很大希望。看来当地居民对文物之情感远远超出民族信仰之界限。 2001年4月23日,我为再次落实15年前所调查之材料到了红庙子。山腰正在施工建设围墙,准备将红庙子圈入其内。我询问建墙工程施工人员,得悉国家拨款建文物绿化风景区,拟建围墙10公里,山上将由×林业厅负责绿化。15年前我所调查的刘世元先生安详健康,子女均已成人。当年的农民均受益改革开放,在此期间都已发迹。15年前的刘世元老先生今已建起两层白楼。刘老先生吐气扬眉,精神焕发,浓眉长髯飘然若仙,谈吐有序层次清楚。据其自称1 5年间还曾旅行国内,对其提供史料记忆犹新。

此时红庙子山下正在大兴土木,如果风景区建成,此地居民将是最大的受益者。原来红庙子山下以东尚无人家,15年间已建成大街小巷,与油运司地区连成一片,发展之迅速出人意料。 当天,已临近阴历四月八会期,信众虽尚不多,但已有活动。庙门张贴着过会通告。据红庙子的历史沿革介绍牌介绍:新庙由乌鲁木齐市统战部、×协会及乌市沙依巴克区民委于1985年重修。塑像艺术据笔者观察很有水平。重修后三殿仍旧保持旧时关羽、玉皇、北斗娘娘庙的形制。据了解,当月30日佛诞日由乌鲁木齐豫剧团献艺演出一天。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