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齐鲁文化

齐鲁文化

“山东的蔡元培”与济南乡师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济南明湖中学,在今天是山东济南天桥区教育局管辖的一所只有初中生在校的中学。但它的前身——山东省立济南简易乡村师范学校(简称济南乡师)是一所有着辉煌历史的学校,它由山东著名教育家鞠思敏创办并担任第一任校长,从创办到停办的8年间,共产党的组织活动就没有中断过,从这里走出了一大批职业革命家及党和国家的高级干部……

济南乡师创办于1929年8月。1937年秋,日本侵略军进逼山东,学校被迫南迁停办。八年间学校曾两度易名,创办时校名为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1934年1月更名为山东省立济南简易乡村师范学校,1936年6月又改称为山东省立乡村建设专科学校,附设乡村师范学校。校址在济南市北园白鹤庄,当时的学校是几排新旧相间的平房,一条弯弯的小河从校门前缓缓流过,河岸垂柳迎风摇曳,校园周围是稻田和荷塘。

白区里的红色党校

1945年,中共山东分局书记朱瑞在延安中央党校做报告时,他称“济南乡师党支部等于我党在白区的一个党校,为党培养出大批干部”。

1929年,“济南乡师”创办不久,潍县籍的学生于一川就考入学校。由于他到乡师之前,就已经于清书介绍加入了共产党,所以开学不久,已调到山东省委工作的于清书派3人拿着介绍信和于一川接上了组织关系,并指示建立党的组织——乡师第一个党支部,于一川任第一任书记。从此,乡师就有了党的组织。这时全国革命处于低潮时期,白色恐怖相当严重。乡师党组织初期的主要工作是组织同学阅读进步书籍,介绍革命思想,揭露国民党的反动面目,扩大党的政治影响。在同学中积极谨慎地发展党员,壮大党的组织。

到1930年底,“济南乡师”已经发展党团员10多名。1930年春和1931年夏,由于敌人对共产党人疯狂搜捕,乡师部分党员被捕,于一川被迫撤离乡师,重建支部时,刘开浚接任支部书记。从1929年乡师建立支部到1937年,乡师党组织是白区党的工作的坚强战斗堡垒。乡师支部历届主负责人是:于一川(于福臻)、刘开浚(潘复生)、王文轩(王传武)、姚仲明(姚梦龄)、李敬先、赵健民、张振一、李师侗、景晓村(景慕达)、白学光、高启云、于杰。1937年日军入侵山东,国民党军政官员不战而逃,乡师部分学生参加了徂徕山、牛头镇、黑铁山等山东各地的抗日武装起义,奔赴了抗日战场,成了革命的中坚力量。

济南乡师在山东现代史和中共山东党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1933年7月,中共山东省委和全省党组织遭到重大破坏和中央联系中断时,乡师党支部挑起了恢复山东党组织、重建山东省委与中央联系的重任,在山东党的历史关键时刻发挥了重大作用。乡师学生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入党的就有91人,到1943年前,乡师学生共有161人入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很多乡师学生担任了党政军重要职务。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副省(部、军)以上职务的有20人,其中有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中顾委、中纪委委员,新中国开国将军。乡师存在八年,学生总数700余人,学生中共产党员和党政军领导干部所占比例之大,是同时期山东各类学校绝无仅有的,在全国也是少见的。

最初,济南乡师是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为培养农村小学教师创办的一所公立中等师范学校。建校之初,只设本科和专科各一班,每班定员40人。本科班招收高小毕业生,学制三年;专科班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一年。自1930年秋只招收本科两个班,学制改为四年。济南乡师共招生九届,学生700余名。乡师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生活比较贫困。同学们大都怀有改变旧中国的强烈愿望,易于接受先进思想,向往革命。1929年11月,学校才开学短短3个月,就正式建立了中共济南乡师支部。当时中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大革命失败,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人进行残害,全国及山东的党组织受到了严重破坏。济南乡师党组织的建立,为恢复和发展山东及济南党组织做出了特殊贡献。乡师党组织曾被誉为“摧不垮的战斗堡垒”、“白色恐怖下的一颗红星”和“白区里的一所红色党校”。回顾历史,济南乡师是与第一任校长、山东著名教育家鞠思敏的名字分不开的。

“山东的蔡元培”鞠思敏

鞠思敏(1872—1944),名承颖,字思敏,山东荣成人,著名教育家。1904年他考入山东省高等学堂师范馆;1906年加入同盟会;1910年毕业于优级师范学堂。    1911年武昌起义后,鞠思敏正任省视学,在济南与优级师范学堂监督王讷共同筹划山东独立事。当山东独立事被孙宝琦操纵破坏后,他到烟台。在烟台军政府的帮助下,于12月返回荣成,赶走县知事刘文炳,组成革命军政府。同年腊月二十一日,封建复辟势力围攻县城,光复遂告失败,鞠思敏逃出荣成,次年3月来到省城济南。

1912年他被聘为山东高等师范学堂教务主任,次年任校长,并兼任山东省法政专门学校教员。1913年他被聘任为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他还与济南部分教育界人士发起集资创办教育图书社,创办了济南正谊中学并任校长。在做校长期间,他一心谋求教育救国。1916年曾一度出任省教育司长,因不能与军阀张怀芝共处,乃赴日本考察教育。1917年回国后仍任正谊中学校长。1918年,当选为省议员,分工议会教育股,在他的倡导下,山东省公费、半公费留学生名额及各校经费均得到增加。1925年6月11日,济南各界二百余团体10余万人在商埠公园召开市民大会,公推鞠思敏为大会主席。他在大会上慷慨陈词,揭露帝国主义和军阀相互勾结镇压工人的罪行,表现出坚强的斗争精神和极大的爱国热情。1928年5月,济南发生“五三”惨案,师生避难,教学停顿,他去泰安出席省政府召开的教育会议,任教育设计委员。“九一八”事变后,他由于同情、支持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被当局罢免校长职务。1937年底济南沦陷,日伪当局因其在教育界的声望,多次登门请他出任教育厅长一职,均被拒绝。他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被后人誉为“山东的蔡元培”。

鞠思敏在济南乡师

1929年8月,鞠思敏出任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校长。他为此辞去正谊中学校长职务,但仍兼任正谊校董会董事长。1929年10月20日,乡师正式开学。1930年至1931年,鞠思敏还在北园创设民众学校五处和农事试验场一处,以便开展民众教育,并为学生提供实验场所。

鞠思敏在乡师任职期间,全国和山东正处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他以一颗拳拳报国之心极力培养青年追求真理、改造社会、富强中国的远大理想和爱国之心。首先,他不畏艰难险阻,多方聘请德才兼备的人来乡师任教。他请来山东著名教育家范明枢与他一起办学,聘请共产党员李竹如等进步青年来学校任教。这批进步教师对于乡师学生进步思想的萌发和党组织地下斗争,都给予了一定支持与帮助。在鞠思敏任校长期间,学校不仅学习空气非常浓厚,也逐渐形成了进步、民主、自由、爱国、团结的良好校风。

1931年夏,由于乡师党组织遭敌人破坏,上级决定支部书记于一川从学校撤出,重新组建党支部。于一川离校后,没有职业,无法解决生活问题,鞠思敏主动介绍于到正谊中学附小任教,既保证了于的生活,又为开展革命活动提供了方便。

“九一八”事变后,在平津学生南下请愿团的推动下,中共济南市委组织乡师等校学生准备到南京请愿示威。鞠思敏对学生的爱国行动大加赞赏,全力支持。他带领教师和工友到火车站为学生送水送饭,并对学生说:“我因年老不能随各位前去,是终生遗憾。但愿各位向政府表达民众意愿,也包含着我的一份。”

1932年春,国民党山东省党部、省教育厅一再责令鞠思敏开除共产党员及进步学生。鞠思敏说:“我办学以来就没开除过学生,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如果教育不了学生而把他开除,就等于教育的失败。任意将学生抛弃到社会上,谁对其再负教育之责呢?决不能开除我的学生。”鞠思敏对于共产党员和进步学生的保护、同情和支持,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爱戴和尊敬。正是他的支持与帮助,乡师党组织和革命活动得到了不断发展。1944年8月7日,鞠思敏在济南病逝,济南的市民、学生闻讯赶来送葬,队伍长达数里。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