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

中原访古—寻古探幽—漫话袁寨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袁寨是著名历史人物袁世凯的诞生地。袁寨,因清朝咸丰年间的1857年袁氏家族看中这块风水宝地,花巨资买下并在此建寨修府而得名。

至于袁氏家族如何看中这块宝地,继而迁往这里,还要从头说起。

袁氏家族先代祖籍汝南郡,即今河南汝南县。元朝末年,在其分支袁姓主系十三世祖袁持衡主持下,迁入河南项城,先居县城北的秦坡村(在今永丰乡境内),清乾隆年间,迁居袁阁(在今项城市高寺镇袁阁村),并在这里建立祖茔,此后又修建袁氏家祠。

项城袁氏家族早先并非富豪,后来,袁世凯的叔父袁甲三于1835年中举后步步高升,后因赫赫战功屡受朝廷嘉奖而赏戴花翎,穿黄马褂。之后袁甲三兄弟也都先后做官。袁甲三这杆大旗,使袁家声威大振,官运亨通。到清咸丰年间,袁家食一品俸禄的6人,二品俸禄的3人,四品俸禄的1人,七品俸禄的3人。“官阶步步升高,钱财滚滚而来”,此时袁家也“日进斗金”,渐成巨富。

清道光年间,袁家丁壮繁衍,在项城已成旺族,袁阁故居难容。于是,其长门之主袁澍三主持本门迁居于今项城市城郊乡袁张营村。此时袁家已发迹,全家已近百口人之多,旧宅无法容纳,招待乡绅尤显寒酸。于是,清咸丰年间,袁家便改四世同堂为各立门户。时任漕运总督的袁甲三在河南陈州即今淮阳县建府立祠,同时其弟袁凤三在河南禹州定居。

袁氏族人先后多次研讨《易经》,又请环境地理学高手实地考察,最后看中了当时叫石腰庄的这块宝地(今王明口袁寨村),就花巨资买下石腰庄及周围田产,为避捻军袭击,还在这里修筑了寨堡。寨堡一丈高,由厚二尺余的寨墙拱卫。寨东、西各有寨门,寨门楼是两层楼房,上下层各三间。东寨门上方书有“众志成城”,西寨门上方书有“同登仁寿”,昭示人们保一方平安的决心。寨的东北、西北、西南、东南角各有一座炮楼,炮楼均有两层。寨墙上每隔丈余有一垛口,用于观察外边的情况或安装武器,平时每座炮楼及东西寨门均有卫兵值班,30多名卫兵轮流站岗放哨,日夜不断。夜晚,寨墙外侧每间隔两丈远有一盏油灯,由专人负责傍晚点上,黎明收起。每当兵荒马乱之时,方圆十里八村的百姓都“跑反”来到袁寨,以求安宁。同时,袁氏家族在原石姓财主的旧宅基上建袁府,先后建房248间,自此石腰庄改为袁寨至今。

袁寨于1857年开始修寨建府,1858年落成。同年12月袁家迁入寨内,1859年9月16日袁世凯降生在这里。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