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

中原访古—古都名城—殷墟博物苑甲骨碑廊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漫步在长长的碑廊,望着那些镌刻在墙壁上的甲骨文字,你仿佛伸手就可以触摸到遥远的殷商文化。如今,这个全长302米的甲骨碑廊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成为安阳市殷墟博物苑的又一新景观。 

  "本篇卜辞记录了殷代武丁时期新发现的一颗大星,其太空部位靠近二十八宿之一的心星,卜辞言…… "在甲骨碑廊中,你能看到100多块这样的甲骨文汉语对照、释文和英文注解,其中还包括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和我国最早的月食记载。据殷墟博物苑工作人员介绍,甲骨碑廊共投资68万元,东西和南北部分总长302米,由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宇信、杨升南和中国科学院古建专家杨鸿勋参与设计,是从殷墟YH127甲骨窑穴1万余片甲骨中挑选出的具有代表性的100多块组成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战争、农业生产、天文地理、占卜等。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甲骨长廊按照殷商时期的长廊进行复原,与其他朝代蜿蜒曲折的长廊不同,殷商时期的长廊为直线,并且内外双排廊柱,柱上雕刻有龙纹、蝉纹,这些吉祥的图案寄托了当时人们美好的愿望。一位在殷墟参观的游客深有感触地说:"没有专业的知识和讲解,甲骨文很难看懂,而把甲骨文和对应的释文镌刻在墙壁上,就可以让大家没有导游也能直观地认识甲骨文,了解殷商时期的社会背景。"的确,这种通俗易懂的形式对普及甲骨文化知识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