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

中原访古—名人名胜—石人山古岩画“舜王图”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河南省鲁山县西部边陲,与嵩县、南召三县交界处有伏牛山系一主峰蛤蟆石,海拔

岩画中以民间传称的一幅“舜王图”最为有趣。

    “舜王图”,刻在近石人山腹地两河口处的一块花岗岩上。花岗岩为巨形连山之石,石上的画面略呈椭圆形,长1.2米,宽1米,用宽、深均为1厘米左右的阴刻线条构成。图分3部分,左上为一“王”字,下为一贝币,中间为一“舜”字。

    “舜”字由四种动物复合构成(见析图1、2、3、4)。图(1)为鸟,图(2)为牛,图(3)为鱼(大鲵),图(4)为兔,即禽,兽,渔、耕组合而成,反映了古人渔猎牧耕生活。也可能是当时人类群体部落的图腾崇拜,是一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

    “王”字,本是虎额上的标记,称虎为兽中之王;人类之王恐也据此而来。细观“王”字三个横画,一、二画距离相近,正是秦以前古文字的特色。秦统一为小篆后,将王字主横画相等距离处之。故定该岩画为商周时期。

    “舜”字形图,据《史记·秦记》载:“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驯养之举很早就有,《列子·黄帝》:“虽虎狼雕鸮之类,无不柔驯者。”可见舜,大力发展驯养,使渔猎野生动物和人工畜牧业并举,提高了人们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受人尊崇,人们便将这种生活方式复合成一个图形,是为舜字。

    舜王图,究竟是由舜或其部落,还是由后来崇尚舜的群体所制,尚不可揣测。笔者认为,此图可能是以舜为驯猎鼻祖,以渔猎畜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的当地氏族部落,融合结盟的复合图腾的标志。

花岗岩为火成岩,质地坚硬,耐腐蚀,抗风化。岩画今在半米深的沙土层下,山民平时则种稻,秋后常将泥土挖去玩看。视其岩画线条圆润、流畅、劲健、生动,展示了中州腹地先秦时期的一幅人类生活和×意识的画面。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