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

中原访古—名人名胜—张衡与文学艺术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张衡不但是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伟大的文学家,他才华横溢,知识渊博,诗文具佳,造诣精深,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一位少见的全才。在自然科学方面,他精通天文、地理、历法、数学、机械、气象;在社会科学方面,历史、文学、经学、哲学、礼法、绘画均至佳境。他既在自然科学方面为我们留下了震惊世界的浑天仪、地动仪、独飞木雕等伟大发明,又在社会科学方面留下了熠熠闪光的理论著作和文学作品。他的《二京赋》,达到了汉代大赋长篇巨制的极致;他的抒情小赋为赋的发展开创了新的途径;他的诗是我国七言诗由发展到成熟的一个标志,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他最知已的朋友崔瑗曾说他“道德漫流,文章云浮。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这种概括和全面的赞誉并不过分。

《后汉书·张衡列传》称:“衡少善属文”,“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据历史记载和留存下来的作品来看,他在文学方面实在是有很高的水平又异常勤奋。他善于写诗、赋、文、铭、赞、诰、诔、书、疏等各体韵散文辞,尤其他写的诗、赋,在中国文学史上更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他的作品继承了西汉以来的传统,又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文学成就奠定了他的事业基础,使他成为两汉文学中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作家。

1986年6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张震泽校注的《张衡诗文集校注》,录其韵、散、诗文37篇。(《灵宪》、《浑仪图注》、《漏水转浑天仪注》、《玄图》等4篇为天文学专著,未收入)。这37篇的目录如下:

诗:《四愁诗》、《同声歌》、《歌》(残)、《怨篇》、《残句》;

赋:《温泉赋》、《二京赋》(西京赋、东京赋)、《南都赋》、《思玄赋》、《归田赋》、《髑髅赋》、《冢赋》、《舞赋》(残)、《羽猎赋》(残)、《定情赋》(残)、《鸿赋》(存疑·序);

文:《应间》、《七辩》(存主要部分);

铭:《绶笥铭》;

诰:《东巡诰》;

诔:《司徒吕公诔》、《司徒陈公诔》(残)、《大司农鲍德诔》(残)

赞:《南阳文学儒林书赞》;

书:《与崔瑗书》(残)、《与特进书》(残);

上疏:《日蚀上表》(残)、《上顺帝封事》、《上陈事疏》、《论贡举疏》、《请禁绝图谶疏》、《阳嘉二年京师地震对策》、《上疏请专事东观收检遗文》(残)、《表求合正三史》(残)、《上事残句》(二篇)。

从留传下来的著作可以看出,他的一生都在吟诗写赋或各种文章,以诗文寄志,以诗文论政,文情合一,水乳交融。从青年时代起,他就是一个正直认真、勤奋好学、不从流俗、不屈不挠、具有远大理想、愿为社会献身的热血青年。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