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

山西民俗—衣饰民俗—服饰材料与加工方法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山西人的服饰材料主要以棉、毛、皮、丝、绸、麻为主。这些材料大都因地制宜、自制自用。

晋北属高寒地区,一般民众既为御寒、又为方便,多以羊毛、羊皮为服装原料。羊皮又以羔皮为上乘,因为羔皮毛细软而密韧。晋北各县都有皮匠或村中巧妇,依不同部位的质量性能,缝制成皮袄、皮帽、皮手套、坎肩、背心,并将边角料配制利用成棉鞋衬里、坐垫、护套(冬天暖手的小袖子)。白羊皮袄过去讲究不吊面,叫白碴子皮袄,御风保暖,是晋北人赶脚行路时离不开的家常服。

进入冬季农闲时节,乡村土屋中炉火红红,笑声朗朗,乡亲们装一团毛线围坐在一起拉家常,纺毛线。砣轮飞转,线长话热,团团羊毛变成团团白线。毛线经浆、洗、染后,编织成毛衣、毛裤、背心、手套、脖套、围巾等,作为春秋服装,是比较时髦的打扮。

在晋北、晋西北的一些高寒地区种植胡麻,麻籽是食用油料,麻皮常被一些乡民加工后,纺织成麻料。现时新的亚麻服装,就是以胡麻麻皮为原料制成的。麻料衣服多在夏日消暑时穿用。

晋南、晋中是产棉区,棉布大多由农家纺织,既省钱又耐用,穿着又舒服又随和。晋南地区,纺织土布几乎是每家每户的小手工业。到农闲时,村姑巧妇们盘坐在草垫子上,放一笸箩棉花,轻拈慢拉,在吱吱嗡嗡的纺车声中,如春蚕吐丝,蜘蛛架网,纺出缕缕白纱,浆染处理后推经抽纬,织出挺括棉软的各样土布;有些还要镂版印花、晕蜡扎染,成为典雅漂亮的印花布,做门帘、做包袱,煞是好看。

晋东南一些地方以养蚕缫丝出名。轻薄柔软的丝绸织品向来为富贵人家所用,一般民众则视为奢侈品,极少穿用。间或用在为新生孩童祝福;为年愈花甲者祝寿;或在新婚大礼之彩服上描龙绣凤。其质料考究,尤多用于鞋帽、披肩、兜肚等装饰物上。

过去乡里风俗以针黹技巧来衡量女人们的本事。所以女孩从懂事起便在家里跟着母亲学女工,俗称为“做针线”。因此姑娘媳妇的贴身用具除梳妆用品外,便是一套针黹用具,诸如顶针、锥子、大小套针、粉钱袋,绣工精巧的针套,以及裁刀、剪刀、彩线、直尺一应俱全,放在一个或草编,或布贴成,或纸裱的“针线笸箩”里。

农民服装的缝制,大多由家庭主妇来承担。过去没有缝纫机,因此一家老小,一年四季棉的、夹的、单的,裁新的、补旧的,几乎占据了主妇毕生的精力。过冬棉衣是主妇们的大工程。他们把棉花一片片撕好摊平,絮在布面上缝好后再翻里面。特别令人叹服的是扣结的制作,用缝制的布带经过细心的编、抽、拉等工艺编结成桃形、蝶形、如意等造型,缝接在衣服上,是典型的汉族服饰标志。由这一简单的扣结进而发展到对各种镜饰挂穗、兵器装饰,以及各种佩物穗带的编结造型,创造出一个丰富多彩、巧夺天工,为世界人民所称奇的“中国结”艺术。

做衣服剩下的边角布块,还要依照不同花色的对比,缝制成干粮袋、书包、座垫、荷包等,五色斑斓,惹人喜爱。

家庭主妇们最缠手叫劲的营生要数做鞋了。首先拣破碎布条一层层粘起来,有半寸厚的样子,俗称打毛布底。上下两面再夹一层耐磨的布,然后,将白麻拈转拨吊,拧成细麻绳,手戴羊皮护掌,钢锥打孔,在打好的毛布底上按鞋样大小,针线花纹样式,细针细线地纳起来。这是一项既讲力气又讲技巧的活儿。最后打湿新鞋,用楦子定型。这种鞋子穿脚上挺而不硬,耐久结实,有的地方叫它“踢倒山”,足见其结实程度。

到冬闲时,一些人口多又稍富裕的人家,要请手巧的人到家里帮助缝制过年过冬的棉衣、礼服。婚姻大典的被服农饰更加讲究。不仅要讲属相,而且要讲究儿女父母健在,有男有女团团圆圆的所谓“十全人”来帮忙,为的是取个吉利。现在有了“裁缝铺”,家家又有缝纫机,大家又都买成衣穿戴,风俗逐渐改变,妇女自己缝制衣服、鞋的已不多。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