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文化艺术>> 教育科技

教育科技

蜡染工艺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苗族蜡染历史悠久,很多地方都流行有《蜡染歌》(古歌),叙述蜡染的起源。宋代五溪地区的“点蜡幔”(蜡染)已很盛行。

明、清时代,黔中一带苗族也多用蜡染衣料。民国年问,蜡染盛行于湘西、贵州、云南、川南的大部分苗族中,而以贵州的丹寨、安顺、郎岱(今六枝)、普定、惠水等地技艺最高。大多数地区都将蜡染成品作衣饰,湘西地区则用作床单、帐沿、枕巾等。蜡染制作方法,是将白布平铺于案上,置蜡于小锅中,加温溶解为汁,用蜡刀蘸蜡汁绘于布上。一般不打样,只凭构思绘画,也不用直尺和圆规,所画的中行线、直线和方圆图形,折叠起来能吻合不差;所绘花鸟虫鱼,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绘成后,投入染缸渍染,染好捞出用清水煮沸,蜡溶化后即观出白色花纹。一九八二和一九八三年,贵州有两位苗族妇女分别到加拿大和美国表演蜡绘,受到许多国家的专家和观众的好评,赞为奇迹。

(一)川黔滇方言的蜡染:川黔滇方言的苗族妇女,以蜡染为衣裙装饰的极为普遍。其中大多数同时以蜡染、挑花、刺绣为饰,在每套衣、裙中,三者常固定于衣裙的某个部位,不能擅自挪动位置。蜡染,是以蜜蜡(黄蜡)熔汁绘花于白布上,染色后取出煮于水中,蜡去则花现的一种技艺。蜡绘是先将蜜蜡置于小锅中,略加温,锅中温度升到60—70度之间时,蜡溶为浓汁,即以小钢刀蘸蜡汁于布上。画后,蜡温很快下降,到20多度时就凝固了。蜜蜡温度如超过70度时绘于布上,蜡汁便立即渗浸四周而使花纹模糊不清。苗族妇女利用这种特性进行蜡绘,有经验者完全凭自己的观察以定温度;而初学蜡绘者,不易凭观察以定温度,只好将画布置于膝上,凭皮肤的感觉以判断温度是否适宜。苗族妇女蜡绘,根据花纹式样和技艺高低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花纹多是世代相传,变化不大。有的花纹是属于纪念性的,传授多代,不能舍弃或更改。综合各地的花纹式样,常见的有半月、粗勾、长直线、不规则的小方格、粗条“十”字、太阳光芒、小圆点、粗条大圆圈等,具有古朴、浑厚、单纯、粗犷的风格。多染作黑或深蓝底,浅蓝或白花,套染彩色的不多,主要流行于贵州西部、云南和川南的部分苗族中。

第二类:蜡绘花纹细致、均匀,密布全幅,花纹多属世传,创新较少。概括起来,花纹有以下几种式样:(1)长裙全幅绘作密网状,每个网眼中都绘小圆点。绘工细致,花纹简朴,素雅大方。(2)在长裙的大半截中,密绘各种花纹。花纹的大半是属于传统的,创新的花纹不多,画工略粗而朴素大方。(3)衣前周围绘大方框,框内画为若干小方格,并套绘“十”字。小方格与“十”字形之间的空隙处布满小圆点,套染为三色,纹路粗犷。(4)衣服前襟的下半截绘横线,每四根为一组,共10余组,再在各组间的空隙处加绘波浪形的长花藤。花藤弯曲的空隙处画花朵或花叶,每组线的边缘都画一行小圆点。(5)整幅正面一大“回”字,再往大“回”字内斜画一小“回”字,空隙处画螺旋纹,螺旋纹上画许多小圆点,全幅均匀密布。(6)少数地区的蜡染裙,基本上是全部密绘竖线,不画其它花纹。竖线及其间隔的空隙,粗细一致,绘成渍染后,近看全为黑、白竖线,远视则呈灰色,这一类主要流行于贵州西部、川南、云南和桂北的南丹等地部分苗族中。

第三类:画工精湛,花纹细致。或全用传统花纹,或花纹创新与传统花纹并用,或在传统花纹的基础上作了较多的改革和创新。(1)绘画运用传统花纹,图案比较规范。一般是画线略粗于空隙或与空隙相等,渍染去蜡后,出现白(画处)、黑(空隙处)两种颜色的花朵和花纹,清晰细致,均匀布置,无大空隙。贵阳黔灵乡、云南马关县的夹寒箐和海南省等地苗族妇女的蜡绘,属于这一种。(2)蜡绘花纹既有传统的,也有创新的。传统花纹中的长线,有粗有细,均匀布置,各线之间都加画小圆点。创新的花纹,多是描绘花藤、花叶、花朵等,描绘逼真,形态生动,并常合绘为花簇和团花。花簇、团花多是四角对称、上下左右对称。团花细致、紧密,各团花之间留有较大空隙。全幅花纹有疏有密,疏而有度,密而不紊。这种画法,以川南的筠连县最有代表性。(3)绘画精湛,技艺高超。除继承少量传统花纹外,已作大胆革新,并不断创新花样。描绘实物,疏密得体;所绘的花鸟虫鱼,各部位的比例协调,形态逼真,突破了传统的绘画技艺。各地苗族妇女的蜡染,历来都是自制自用,不作商品生产。改革开放以后,少数地区的蜡绘开始走向商品化,因而花纹增样,技艺益精;成品也由衣、裙的装饰扩大到生活用品和陈设欣赏的桌布、挎包、衣料、壁挂等种类。这种改变,以贵州安顺最为突出。安顺由于多年的创新,花纹式样最多。80年代初,安顺有关部门收集的217件苗族蜡染中,经统计花纹达410种之多。其中画鱼手法就有47种,蝴蝶形态为28种。

(二)黔东方言的蜡染:以蜡染为衣、裙装饰的,目前流行于贵州的榕江、丹寨、三都、都匀等县、市的部分地区。榕江县平永一带的蜡染,都是套染彩色,多以“回”字形、“万”字形、锯齿形、长线条等为全幅的框架。框架的空隙处都绘上花朵,不留空隙。丹寨县南部、三都北部和都匀东部,妇女衣著都以蜡染为主要装饰。这一带的传统花纹有长直线、锯齿线、勾形、半圆形、梅花形、麦芒形、正方形、井字形、制钱形、旋涡形、水牛角形、网形、“万”字形。其中旋涡形和水牛角形两种,传说是纪念花纹,是祖先遗留下来的花纹形状,不得擅自更改,更不能舍弃。这种世代相传的花纹,以几何图形为主,绘满全幅,不留空隙。近现代创新的花纹,多是描绘物体形态,有各种花、果、蝶、鱼、鸟等。花枝多为娇柔长藤,全幅布置均匀,留出空隙。这一带苗族妇女的衣裙,都用蜡染布作成,自制自用。

(三)西方言的蜡染:湘西方言苗族的蜡染,是以薄木板镂空为花纹,压在白布上,灌蜡汁人花纹内。后来改用石灰、胶汁调浆,刷在楼板花纹内。于后将布放入染缸渍染,捞出洗去蜡绘或石灰即成。清末到民国年间,花纹主要是花、鸟、虫、蝶和几何图形,一般作床单、被面、枕巾、帐檐等用。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