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文化艺术>> 教育科技

教育科技

九州四海的缩微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汉代的地理学,在三大领域齐头并进,为地理学体系的形成砌下了最后的基石。  

  一、《地理志》开创疆域志  

  在我国地理学史上,《汉书·地理志》是一部有着特殊价值的地理学著作。它是正史中第一篇地理志,更是地理学著述史上一种全新体例棗疆域地理志的开辟者。 

  《汉书·地理志》全文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引《尚书·禹贡》与《周礼·夏官·职方氏》的内容相合并而成,第二部分是详述西汉王朝全部郡县的情况,第三部分是汇录刘向、朱赣有关分野、土风的内容。 

  全书的精华与核心,是班固自己所撰写的第二部分。  

  在这一部分中,班固根据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全国的政区建置,详细记述了103个郡(国)、1587个县(道、邑、侯国)的政区地理情况。具体内容包括:人口数、县制、山川、水利、特产、官营工矿、关隘、祠庙、古迹等。 

  这一部分不仅在内容上极其重要,更为后世树立了体例上的标范。在此后的正史中,有地理志的还有15部,它们的体例全都以《汉书·地理志》为基准格式。不仅正史的地理志如此,许多地理总志(如《元和郡县志》、元、明、清三代的《一统志》)与地方志都不同程度地遵循了《地理志》所开辟的这一体例。 

  《汉书·地理志》的内容,很明显地表示出了仍然沿袭了先秦时期所形成的以天文、地理为“王者之法”的传统,因此更多的是为政治服务,为王者服务,在内容上体现为自然地理的成份较少且次要,而人文的内容却较多且主要。这些做法,也同样为后世所继承。  

  从《汉书·地理志》开始,古代中国的地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二、三幅地图的风采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三幅绘制在缣帛上的地形图、驻军图与城邑图。这是年代仅次于甘肃天水放马滩战国秦邽县地图的古代地图实物,是价值极高的罕世珍品。 

  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墓葬年代是公元前168年,这三幅地图显然是西汉初年的制品,距今至少已经有2100多年了。 

  这三幅地图的年代虽然晚于天水放马滩的战国秦邽县地图,但绘制的质量却远要高得多,是少见的精品。  

  这三幅地图都以上南下北、左东右西定位,继承了传统的格局。 

  这三幅地图都有较为精准的比例,驻军图的比例略大些,是为适于作战的需要。 

  这三幅地图的方位、距离,与现代地图勘合的结果,相当接近,可以推断这在当时必定经过实际的测定。然而,在当时并没有高级测量仪器与测量技术的情况下,能够取得如此精度的效果,简直令人难以想象。  

  河流是古代中国地图的主纲线,犹如现代地图的经纬线一样。这三幅地图也都是以河流为主要纲线,然后再确定其他地方的位置。表示河流的线条,画得相当的流畅,粗细变化相当均匀。水道的名称写在尽头或支流注入干流的口上,有的还注明源头。  

  对山脉的画法,这三幅地图用单线绘出山脉走向,内加斜向直线,有的用鱼鳞状层叠画法表示山峦的重叠。这些画法虽然不如现代的等高线画法,但在古代时期尚无法画出等高线的情况下,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这三幅地图对于地名、驻军、民居等的标注符号也相当统一。驻军图还采用了三色绘图,河流、湖泊用田青色,道路、居民点、驻军点用红色标画,其他地方则用黑色。 

  综上所述,这三幅地图在体例与绘制技术上都体现出了相当高的水准。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初年能够绘制出如此之高水平的地图,只能说明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与当时整体科学水平的高超。 

  三、“震”惊千古的地动仪 

  地震,是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对地震的研究,在今天仍然没有进入完全的自由王国。然而,在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东汉时期,竟然有人制造出了能测出数百公里外地震的仪器。发明这台仪器的,就是曾经创制了水运浑天仪的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巨匠棗张衡。 

  张衡(公元78? 39),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南阳石桥镇)人。少怀壮志的张衡,勤奋好学,刻苦过人。到青年时,就已经德才双修,声名远播。永初元年(公元107年),张衡写出了著名的《两京赋》。在进入而立之年后,张衡的研究趣向逐步转到了自然科学(特别是天文、地理、制造领域)与哲学方面。 

  永初四年(公元111年),张衡应召入京,先后担任郎中、太史令、公车司马令等职。其中,以担任太史令的时间最长,他的成就,大多是在这一期间取得的。元初四年(公元117年)制成了水运浑象,建光元年(公元121年)至阳嘉二年(公元133年)制造出了指南车、记里鼓车、自飞木雕、地动仪、候风仪等机械、仪器。这其中的任何一种,在一千八百多年前都是冠绝一时的创造发明,而张衡一人就拥有如此之多的发明,不能不使人由衷的折服。 

  张衡所以会想到创造发明地动仪,很可能是由于东汉永元四年(公元92年)至延光四年(公元125年)连续发生了二十多起危害较大的地震,使得这位忧国忧民的科学家决心要造一台能测定地震的仪器。最终,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器棗地动仪。 

  地动仪的全名是“候风地动仪”,“候风”二字体现了张衡的地震理念,即西周时期以来对地震的传统理论认识。早在西周晚期的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周原地区发生了一次极其剧烈的大地震。当时的一位大臣伯阳父,以阴阳之气失序来解释地震产生的原因与机理,从此成为古代中国地震的经典理论。 

  据《后汉书·张衡传》的记载,这台地动仪的外形如同“酒樽”一样,最大腹径八尺(约当今190厘米左右),是以精铜铸成的。器体外刻有篆文与山、龟、鸟、兽等图案。器体内部中央竖有一根铜柱,称为“都柱”。都柱上有八条通道,上面安装有发动机构,称为“牙机”。在器体外铸有八条龙,头朝下,尾朝上。八条龙的龙头又都与内部的八条通道对应连接。每个龙头下面,又都有一只铜蟾蜍蹲在地上,昂头张口。 

  地动仪的工作机理是:当某一个方向发生地震的时候,都柱就会向这个方向倾斜,同时也就触动了“牙机”,引起体外龙头上嘴会张开,龙嘴内含的龙珠就会掉下,正好落入下面蟾蜍的口中。人们只要看到哪个方向的龙珠落下了,也就知道这个方向上的某个地方发生了地震。  

  仪器虽然造好了,可人们对它的有效性始终将信将疑。 

  永和三年(公元138年)二月初三,在人们没有丝毫感觉的情况下,地动仪上的一颗龙珠突然落了下来,这一下可引起了人们的纷纷议论,都说这台仪器不灵验。 

  过了数日,突然有飞马来报,说陇西地区几天前发生了地震。这一下可把人们惊呆了,这台仪器竟能测出千里之外的地震,简直神了。 

  以现代的地震知识来分析,常人无感觉而仪器能测到,表明这台仪器能测到的最低地震烈度是三度左右。  

  从文献记载的仪器结构分析,地动仪是利用物体的惯性来收取地震的震动波,从而得到远距离感应的。这个原理一直沿用到今天。 

  然而,在一千八百多年前就能运用这个原理,再要用这个原理创制出高精度的仪器,那就是很了不起的事了。在中国以外,一直要到张衡的一千多年以后,在古代波斯的马拉哈才有类似的仪器出现。 

  地动仪的发明,是中国地震学史上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更是世界地震学史上的奇迹。可惜的是,这台“震”惊世界的地动仪不知什么时候就不知去向了,成为了人类科学史上又一个无可弥补的遗憾!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