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文化艺术>> 书画篆刻

书画篆刻

品味“中国画里的乡村”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1959年,69岁的胡适站在台北寓所窗前凝视远方。长久的沉默后,胡适吟出这样两句诗“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秘书知道,这是胡适又在思念家乡了。胡适的另一位同乡陶行知在谈及自己的家乡时,不无骄傲的说那里是“山水灵秀,气候温和,人们安居乐业,世界上只有瑞士可以与之相媲美。”被这两位二十世纪的中国学者深深怀恋和热爱的故乡,就是安徽南部的古老徽州。
    “中国画里的乡村”
    在胡适和陶行知生活的年代,人们要进入徽州黟县境内,必须先走水路。然后穿过西递村村口的桃源洞,沿着小溪再曲曲折折走上几百米,峰回路转,一块盆地呈现眼前。这里阡陌纵横,一座座房屋错落相间。这种情形与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面的描写颇为相似。而西递人也自称是“桃花源里人家”。陶渊明是否到过黟县,因而获得灵感才写下这部千古名篇呢?
    让我们回溯到1600多年前。
    那时,陶渊明正在安徽与江西交界的彭泽县担任县令。现在,安徽省东至县的部分地区,就归当时的彭泽县管辖。处理政务之余,生性淡泊的陶渊明更喜欢寄情山水。他在东至县的牛头山上,亲自种下两株菊花,品味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然而,没过多久,尔虞我诈的官场令陶渊明彻底失望了,他再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81天后,陶渊明辞去县令,回到家乡务农。几年后,陶渊明完成了《桃花源记》的写作。
    牛头山与西递直线距离不过75公里,然而皖南地形复杂,山重水复之间,陶渊明是否真正到过黟县西递村?他没有给我们留下确切的证据。世间是否存在一个真实的桃花源里人家,也就成了后人争论不休的话题。
    一千五百多年过去了,香港摄影师陈复礼带着照相机来到黟县。他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这样一些景象,回去后发表在《旅行家》杂志上。杂志出版,陈复礼的作品引起了港澳台观者的兴趣。他们将这个叫宏村的皖南村落称为“中国画里的乡村”,并纷纷开始探访这个小村庄。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