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文化艺术>> 智慧谋略

智慧谋略

中国智谋:兵韬·兵略-釜底抽薪,长平坑赵四十万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原典】
  秦昭王四十七年,秦王派王翦率兵攻打韩国送给赵国的上党郡。赵王派大将廉颇领兵相救,在长平与秦军对垒。
  从四月到七月,两军进行了无数次战斗,秦军来势凶猛,逐渐占了上风。
  廉颇分析两军形势,认为秦军求胜心切,急于速战速决,决定用持久战拖垮敌人,以逸待劳。因此利用有利地形深沟高垒,拒不出战,弄得秦军进退两难,非常着急。
  军情报回秦国,昭王连忙请相国范睢商量对策。范睢说:
  “廉颇身经百战,精通兵法,是赵奢去世后赵国最厉害的名将。我们要打败赵军,只有从根本上想办法。”
  昭王马上问:
  “相国的意思是?”
  范睢说:
  “来个釜底抽薪,让赵王免去廉颇的将位,用另外的人来代替他。”
  “那怎么办得到呢?”昭王感到不太可能。
  “让臣下试试吧!”范睢说。
  于是,范睢派人带着重金到赵国去贿赂赵王身边的人,并四处散布说:
  “廉颇毕竟是老了啊,根本不敢和秦军交锋。其实,秦军最怕的是我国用赵奢的儿子赵括为大将。”
  赵王很快听到了这些说法。他本来就对廉颇的拒不出战不满意,这一下又听信了传言,便决定用赵括代替廉颇做大将去打垮秦军。
  上卿蔺相如知道后,劝赵王说:
  “赵括虽然是赵奢的儿子,但他只会读他父亲留下来的兵书,却不知应变,大王可不能用他去取代久经沙场的廉颇啊!”
  赵王不听。赵括的母亲也告诉赵王说,赵奢在世时就说过赵括不可以做大将,因为他把打仗的事看得太容易,若以他为将,必然要惹下大祸。
  赵王还是不听,终于让赵括去替回了廉颇。
  赵括代替廉颇后,全盘否定了军中原先的规定,又撤换了许多军官。
  秦昭王和范睢闻讯大喜,马上悄悄改派名将白起去做上将军,让王翦做副将。
  白起派兵向赵军挑战,赵括出战。秦军假装败退,赵括乘胜追击。殊不知白起另派两路奇兵,一路断了赵括的退路,一路断了赵军的粮道,使赵军陷入绝境,只得就地筑营,坚守不出。秦军把赵军团团围住,一连围了四十几天,赵军粮草不济,军心涣散。赵括只得出兵决战,被秦军射死。赵军投降,四十多万人被白起全部活埋,只留了二百四十个年龄小的回国报丧。
  
  【新说】
  扬汤止沸,莫若去薪。这是人所尽知的道理,所以有“釜底抽薪”一说。
  釜底抽薪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或者如有人所说,是一种“兜底战术”。
  二人正在角斗,一方所站的地盘突然下陷。想想看,那会是怎样一种情景?
  这就是釜底抽薪的感觉。
  两军正杀得你死我活,不分胜负,一方的主帅忽然被一道金牌传回。想想看,那又会是怎样一种结局?
  那就是长平坑赵四十万,那就是田单收复七十城,那就是岳武穆屈死风波亭,金兀术南侵迁宋都。
  釜底抽薪之计实在是厉害啊!不仅可以转败为胜,变弱为强,甚至可以让英雄做刀下鬼,让历史改道行。
  而且,它往往还不声不响,杀人不见血,用得妙时,真是出神入化,不阴不阳。
  如秦桧的“莫须有”!
  你有什么话说呢?
  说得重了。实际上,生活中用釜底抽薪的战术可真太多了,商场、情场、政治舞台,处处都有人在你的锅底抽薪。总之是兜你的老底,使你失恋,赔钱,下台,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当然,釜底抽薪也并非只能用于整人害人,用得好时,解决矛盾,消弭事端,化干戈为玉帛;灭火救人,抗洪救灾,变沧海为桑田。
  如此,则造福于人类,善也莫大焉!
  所以,计谋本身无善恶,关键是看你如何用它。
  
  【典源】
  釜底抽薪:“三十六计”第十九计:“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语另见《儒林外史》第五回:“如今有个道理,是釜底抽薪之法。
  只消央个人去把告状的安抚住了,众人递个拦词,便歇了。”
  长平坑赵四十万: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