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中国风情>> 地方庙会

地方庙会

关东庙会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7年04月13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庙会是民间的宗教性节目。东北各地都有许多庙宇,其中有供奉如来、观音、地藏的佛教封院,也有关帝庙、娘娘庙、城隍庙、药王庙等众多的道教观宇。每逢这些寺庙中所供神佛诞辰等重要纪念日,就是庙会的日子。

庙会的规模有大有小。一般说,凡是庙院宽大、庙外宽敞,并处于四通八达、人口较为稠密之地,则庙会的辐射面广,规模也大。东北地区比较热闹的庙会,以农历四月为最多。其原因,一是这个月里庙内法事多。四月初八日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辰,又称浴佛节、放生节。四月十八是娘娘庙会,四月甘八是药王庙会。另一方面,自正月过年后,至此时已有三个多月没有重要节日,而四月又正是东北各地风和日丽、春暖花开的时候,熬过漫长冬季的人们都想舒展一下筋骨和精神,所以逛庙赶会的热情自然也十分高涨。

庙会的主体活动大致有三项:一是庙里的和尚、道士做“法事”、“道场”,即举行祭祀神佛的仪式,有的地方还扎成真人般的大小的神像托偶,举行游行式的祭典;二是善男信女们进香朝拜、许愿求福;三是借此机会进行的文艺和商贸活动。四面八方赶来的信徒加上逛庙会看热闹的人们,便构成了庙会人山人海的热闹场面。民国时期辽南大石桥娘娘庙、吉林北山大庙等处四月份的庙会,都有数以万计的人参加,在方圆几百里内远近闻名。

赶庙会的人中,大多数都有拜神求福、去祸免灾的明确目的,而且依名庙供奉神灵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比如佛寺萨保佑自己和家人幸福安康、大吉大利。

赶庙会大多是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的人成帮结伙地前往。民国时期,东北一些城镇在四月十八、二十八等重要的庙会日,机关、学校都放假一天,以方便人们前往。乡下的农民也大多放下手中的农活去赶庙会,四乡八镇聚集来的人,要吃、要住、要买东西、要看热闹,就为庙会提供了广阔的商机。逢有较大规模的庙会,经营各种饮食小吃的、卖鞋帽布匹的、抽签算卦的、卖丸散膏丹的、打把式卖艺的、卖日用杂货的、唱大鼓拉洋片的、卖民间工艺品的等等各类生意人、手艺人、江湖人都从四面八方赶来,使庙会成为民间经济文化活动的大舞台。事实上,一些影响较大的庙会既有民间自发的因素,也有当地政府或有关团体的推动。大型的庙会往往都不只进行一天,而是提前一天或两天就开始形成氛围。戏班子早早就来搭台,连演几天酬神大戏;生意人也有庙院周围支起帐篷挂出招幌,准备连发几天好财;地方的官府自然也要派人维持治安、收地皮税。如此一来,使得庙会“正日子”之前有序幕,之后有余波,中间有高潮,无论是官的民的、买的卖的、虔诚的悠闲的,都能自得其乐,满意而归。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