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中国风情>> 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

洋泾浜:抹不去的历史记忆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淮茗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上海的历史应当用洋泾浜英语来写”。这是上世纪初一位混迹上海滩的外国记者面对这座东方现代都市的一句感叹。时至今日,这句话听来颇有些惊人,自然更多的还是隔膜,那些在延安东路上来来往往、衣着笔挺、能操着一口纯正外语的上海人或游客们已未必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当然,他们也未必知道,在他们的脚下,曾经流淌着一条小河。关于这条被称作洋泾浜的小河及其本身的奇特风景已随着岁月的变迁而成为历史深处的记忆,但是倘若要考察上海这座都市乃至整个中国近百年来的沧桑变迁或现代之旅,还得从这条已经消失的小河说起。

想想也真是一个奇迹,够那些爱发思古之情的文人骚客们感叹上一阵子的。历史就是这么奇特,一条不起眼的小河,因着各种特殊的机缘,竟一度成为一座城市的分界线,成为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分水岭。随着上海城市的不断变化,小河最后成为这座都市的一条标志性街道。但是,有形的河道消失了,河流本身所具有的象征着交流与沟通的无形内蕴却保留下来。象征文化融合的洋泾浜已浓缩成历史的一段记忆,这个词语本身也就自然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由洋泾浜人们联想到的是洋泾浜英语,洋泾浜英语——这种用汉语近音词标音、英语读音汉语化的奇特语言在今天已显得蹩脚、可笑,而且也只有在语言课上被老师当作反面例证或掌故时才会被提起。但是,这决不仅仅是一个语言学意义上的概念,单看“三明治”、“白兰地”、“啤酒”、“卡通”、“马达”、“浪漫史”等这些融入现代生活的洋泾浜词汇,便可读出其化石形态之外的更多含义。

也许是因为太容易与这个古代民族近百年来的痛苦记忆联系起来,洋泾浜英语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带有较为明显的贬义色彩,成为民族耻辱的一种标记,成为语言学或历史学上的批判靶垛。但联想归联想,历史事实并不随着人们的感情而改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今天的大上海就是在这种洋泾浜英语的嘈杂声中逐步从一个平凡的江南小镇演变为一座现代都市的,没有这种在今天听起来刺耳的外语也就无法解释近百年来发生在上海的奇迹。在地球成为一个村庄,有着正规外语教育的今天,自然不会再出现这种半生不熟的外语,但是在一个世纪之前,在一个将外国人视作蛮夷野人的年代里,能够愿意和外国人交流已经需要极大的勇气,我们还能苛求什么正规标准的语言呢?而且熟悉近代史的人都知道,当时能说标准外语的,多是那些富贵人家的子弟,他们有钱,可以将孩子送到国外进行正规系统的学习,而穷人家的子弟只能根据自己的摸索和经验说着洋泾浜英语,与金发碧眼的洋人们交谈。仅是从这些洋泾浜词汇里,我们不难看出那种对交流的渴望以及为沟通所作出的努力,还有那种透过奇特语言所表现出的智慧与机巧。

洋泾浜英语自身的过渡形态代表着一个过程,一个与外来文化自发沟通、融合的过程,但却是个必不可少的历史进程。从一个闭关自守的天朝大国到一个加入国际大合唱的现代国家,没有这种过渡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合历史实际的。如今操着一口比外国人还流利的外语在外资企业打工已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梦想,但是在一个世纪之前,那些操着洋泾浜英语、为老外服务的买办们却往往要受到同胞们的鄙视,被视为卖国贼。事实上,除了那些真正崇洋媚外、没有廉耻感的部分国人外,对为数更多的操着洋泾浜外语的市民们我们又该怎样评价呢?老实说,完全可以把洋泾浜外语当作大上海成长的一块基石,一块并不美丽但很实用的基石。无视近百年的民族耻辱是典型的忘本,但是只记得仇恨而不愿交流的强硬姿态似乎也算不上明智的爱国之举。如今,洋泾浜英语已随着岁月的烟云成为历史深处的记忆,不需要刻意做什么翻案文章之类的举动来引起人们的注意,关键是我们不要忘记这段很值得回忆的历史,并且能从中悟出一些东西来。如何对待历史也就是如何面对现实,这话听起来似乎很有哲理,其实它不过是日常生活的一种简洁的表达。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