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献经典>> 子部>> 道家类

道家类

庄子集解卷六:杂篇徐无鬼第二十四

繁体中文】  作者:(清)王先谦   发布:2016年06月01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 释文:「徐无鬼,魏隐士。司马本作『
  缗山人徐无鬼』。」成云:「女姓,商名,魏宰臣。」武侯,名击。 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 释文:「长,丁丈反。」 则性命之情病矣; 情,实。 君将黜耆欲,掔好恶, 释文:「掔,苦田反,又口闲反。崔云:『引去也。』」 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劳于我?」武侯超然不对。 司马云:「超然,犹怅然。」 少焉,徐无鬼曰:「尝语君,吾相狗也。 尝,试。 下之质,执饱而止, 材质下者,甚饱而止。 是狸德也; 俞云:「广雅释兽:『 
  狸,猫也。』秋水篇曰:『骐骥骅骝,捕鼠不如狸狌。』此本书以狸为猫之证。御览引尸子曰:『使牛捕鼠,不如猫狌之捷。』庄子言狸狌,尸子言猫狌,其义一也。狗取饱而止,与猫同,故云是狸德。」 中之质,若视日; 宣云「凝然上视。」 上之质,若亡其一。 释文:「
  一,身也。精神不动,若无其身。」 吾相狗,又不若吾相马也。吾相马,直者中绳, 成云:「谓马前齿。」 曲者中钩, 成云:「谓马项。」 方者中矩, 成云:「谓马头。」 圆者中规, 成云:「谓马眼。」 是国马也, 国君得之为上品。 而未若天下马也。天下马有成材, 释文:「自然已足,不须教习。」 若恤若失, 释文:「失音逸。司马本作佚。李云:『恤、失,皆惊悚若飞也。』」成云:「眼自顾视,既似忧虞;蹄足缓疏,又如奔佚。」 若丧其一, 成云:「观其神彩,若忘己身。」 若是者,超轶绝尘,不知其所。」 所,谓止所。 武侯大悦而笑。徐无鬼出,女商曰:「先生独何以说吾君乎? 说同悦,下同。 吾所以说吾君者,横说之则以诗、书、礼、乐,从说之则以金板、六弢, 释文:「司马、崔云:『金版、六弢,皆周书篇名。』或曰秘谶也。本又作六韬,谓太公六韬,文、武、虎、豹、龙、犬也。版,本又作板。」成云:「横,远也;从,近也。武侯好武而恶文,故以兵法为从,六经为横也。」 奉事而大有功者不可为数,而吾君未尝启齿。 笑也。 今先生何以说吾君,使吾君说若此乎?」徐无鬼曰:「吾直告之吾相狗马耳。」 直,特也。 女商曰:「若是乎」? 成云:「怪其术浅。」 曰:「子不闻夫越之流人乎? 盖当日相传越之流人有是言也。 去国数日,见其所知而喜;去国旬月, 或旬或月。 见其所尝见于国中者喜;及期年也,见似人者而喜矣。 似乡里人也。 不亦去人滋久,思人滋深乎! 滋,愈。 夫逃虚空者, 司马云:「故坏冢处为空虚也。」案:谓墟旁有空处也,故下云「位其空」。 藜、藋柱乎鼪、鼬之径, 其地但有鼪、鼬往来径路,藜、藋森立如柱,极言其荒秽也。藜,蒿也。尔雅「拜,商藋」,郭注:「商藋似藜。」 踉位其空, 踉跄而处其空地。 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成云:「跫,行声。」 而况乎兄〔一〕弟亲戚之謦欬其侧者乎! 李云:「謦欬,喻言笑也。」案:喻武侯有狗马之好,骤闻而喜,不异流人之见乡人,逃者之闻骨肉言笑也。 久矣夫!莫以真人之言謦欬吾君之侧乎!」 正人之言,则莫以进君侧也。 徐无鬼见武侯,武侯曰:「先生居山林,食芧栗, 郭庆藩云:「芧,即栎也,一名栩,一名●,一名采。其实谓之皁,亦谓之样。今书传样皆作橡。芧、●、杼三字通。此篇『芧栗』,山木篇作『杼栗』。」 厌葱韭, 厌,足。 以宾寡人, 宾同摈。 久矣夫!今老邪?其欲干酒肉之味邪? 李云:「干,求也。」 其寡人亦有社稷之福邪?」 李云:「谓善言嘉谋,可以利社稷也。」 徐无鬼曰:「无鬼生于贫贱,未尝敢饮食君之酒肉,将来劳君也。」君曰:「何哉?奚劳寡人?」曰:「劳君之神与形。」 成云:「形劳神倦,故慰之。」 武侯曰:「何谓邪?」徐无鬼曰:「天地之养也一, 宣云:「天地之生人皆同。」 登高不可以为长,居下不可以为短。 高、下,贵、贱也。 君独为万乘之主,以苦一国之民,以养耳目鼻口,夫神者不自许也。 宣云:「心神当有不自得处。」 夫神者,好和而恶奸。 宣云:「和同物。奸,自私。」 夫奸,病也,故劳之。唯君所病之,何也?」 宣云:「何故自蹈此病?」 武侯曰:「欲见先生久矣。吾欲爱民而为义偃兵,可乎?」 偃息兵戈,是为裁制之义。 徐无鬼曰:「不可。爱民,害民之始也; 名为爱民,而实役之,是爱即害之始也。 为义偃兵,造兵之本也。 号称偃兵,敌国潜伺,是偃即造之本也。 君自此为之,则殆不成。 自名入实,近于不成。 凡成美,恶器也。 凡欲成美名者,恶其滞于器也。 君虽为仁义,几且伪哉! 虽欲成仁成义,不且滞于名器而为伪哉! 形固造形, 无形之形,可以造众形。 成固有伐, 其名之成,则有功自夸。 变固外战。 其事之变,则日与外战。 君必无盛鹤列于丽谯之间,无徒骥于锱坛之宫, 李云:「鹤列,谓兵如鹤之列。丽谯,楼观名。」案:徒骥,犹言步骑。锱坛,宫名。盖魏有此宫。丽谯之间,锱坛之宫,非可列兵走马之地,喻令毋骋心兵也。 无藏逆于得, 顺得可也,毋非理妄取,而藏逆于得。 无以巧胜人,无以谋胜人,无以战胜人。 三者皆藏逆于得之事。 夫杀人之士民,兼人之土地,以养吾私与吾神者, 养吾私体,与吾心神。 其战不知孰善? 无所谓善。 胜之恶乎在? 无所谓胜。 君若勿已矣, 若有不已于斯民之故。 修胸中之诚,以应天地之情而勿撄。 在吾修己之诚,以顺应天地,而勿有所撄扰。 夫民死已脱矣,君将恶乎用夫偃兵哉!」 如是则民已脱于死亡矣,何用偃兵?
  〔一〕「兄」,集释本作「昆」。
  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 释文:「大隗,神名。司马云:『具茨,在荥阳密县东,今名泰隗山。』」 方明为御,昌宇骖乘,张若、謵朋前马, 司马云:「先马导。」 昆阍、滑稽后车。至于襄城之野, 成云:「汝州有襄城县,在大隗山南。」 七圣皆迷,无所问涂。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 亦若此游于襄城之野而已。 又奚事焉? 不必更欲多事。 予少而自游于六合之内,予适有瞀病, 释文:「瞀,莫豆反。李云:『
  风眩貌。』」 有长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车, 司马云:「以日为车也。」郭云:「日出而游,日入而息。」 而游于襄城之野。』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夫为天下,亦若此而已。予又奚事焉?」 言非我所事也。 黄帝曰:「夫为天下者,则诚非吾子之事。虽然,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见害于马者去之,使马得全其天也。 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已见大隗矣。
  知士无思虑之变则不乐,辩士无谈说之序则不乐,察士无凌谇之事则不乐, 俞云:「礼乡饮酒郑注:『察,犹察察,严杀之貌。』老子『俗人察察』,河上公注:『察察,急且疾也。』察有严急之意,故以凌谇为乐。李云:『凌,谓相凌轹。』广雅:『谇,问也。』」 皆囿于物者也。 务自见其能,此为物事所囿也。 招世之士兴朝, 招致世人,相与共济,此务兴其朝者也。 中民之士荣官, 士仅中庸,持禄保位,此但荣其官者也。 筋力之士矜难, 筋力强壮,遇难则矜。 勇敢之士奋患, 性情勇敢,见患则奋。 兵革之士乐战, 久于兵革,以战为乐。 枯槁之士宿名, 山林枯槁,留恋名高。 法律之士广治, 讲求法律,思广治术。 礼教之士敬容, 束身礼教,敬饰容仪。 仁义之士贵际。 施用仁义,贵在交际。 农夫无草莱之事则不比,商贾无市井之事则不比。 成云:「比,和乐。古者因井为市,故谓之市井。」 庶人有旦暮之业则劝, 庶人偶有旦暮与共之事,相聚为业则竞劝。 百工有器械之巧则壮。 器械巧便,工良费少,其气自壮。 钱财不积则贪者忧,权势不尤则夸者悲。 尤,异于众。夸,矜骄也。 势物之徒乐变,遭时有所用,不能无为也。 物,事也。逞势生事之徒,喜乐祸变,遭时而后有所用,其人不能安静。 此皆顺比于岁,不物于易者也, 顺岁时相追逐,无一息之停,各自囿于一物,不能相易。 驰其形性, 二者并驰。 潜之万物, 宣云:「潜,汨没也。」 终身不反,悲夫!
  庄子曰:「射者非前期而中,谓之善射, 成云:「期,准的也。射无期准而误中一物,即以为善射。」 天下皆羿也,可乎?」惠子曰:「可。」庄子曰:「天下非有公是也,而各是其所是,天下皆尧也,可乎?」 成云:「各私其是,故无公是。」郭云:「若谓谬中者羿也,则私自是者亦可谓尧矣。庄子以此明妄中者非羿,而自是者非尧。」 惠子曰:「可。」 宣云:「惠子亦自是者,故以为可。」 庄子曰:「然则〔一〕,儒、墨、杨、秉四,与夫子为五,果孰是邪? 成云:「儒,姓郑,名缓。墨名翟。杨名朱。秉者,公孙龙字。增惠施为五,各相是非,用谁为是?若天下皆尧,何为五复相非乎?」 或者若鲁遽者邪? 李云:「姓鲁,名遽,周初人。」案:下引鲁事。 其弟子曰:『我得夫子之道矣,吾能冬爨鼎而夏造冰矣。』 成云:「冬取千年燥灰以拥火,须臾出火,可以爨鼎;盛夏以瓦瓶盛水,汤中煮之,县瓶井中,须臾成冰也。」 鲁遽曰:『是直以阳召阳,以阴召阴, 成云:「千年灰,阳也,火又阳也,此以阳召阳;井中,阴也,水又阴也,此以阴召阴。」 非吾所谓道也。吾示子乎吾道。』于是为之调瑟,废一于堂,废一于室,鼓宫宫动,鼓角角动,音律同矣。 宣云:「
  举宫角以该五音。弟子言气之相召者,遽示以音之相动者。废,置也。置一瑟于堂,置一瑟于室,相去异地,鼓之而宫角相应,律无不同。此遽自谓是道者也。」 夫或改调一弦,于五音无当也,鼓之二十五弦皆动,未始异于声,而音之君已。 宣云:「庄子驳鲁遽之道未足为异也。言无论二瑟五音相应,姑就一瑟言之,当其本调既成,五音各有定弦,今或改调一弦,而为变调,则于本调之五音移动而无当也,宜不相应矣。乃鼓之而二十五弦亦随之而变,无不相应,此岂于五音之外有异声哉?盖五音可旋相为宫,今所改一弦,便是变调之宫,如君主然,则余弦自随之而动也。夫一瑟之闲,又是变调,无不相应如此,则二瑟五音之上,其相应尤理之常然,何足异乎?今遽以此夸其弟子,自谓积微,不知五音之相动与二气之相召有以异乎?可见在人则见以为非,在己则见以为是,究之相等耳。」 且若是者邪?」 宣云:「惠与四人各是所是,究无公是,毋乃如鲁遽邪?」 惠子曰:「今夫儒、墨、杨、秉,且方与我以辩, 五家相与辩论。 相拂以辞,相镇以声, 以言辞相拂拭,以声誉相镇定。 而未始吾非也,则奚若矣?」 宣云:「言四家皆不以我为非,则何如矣?」郭云:「未始吾非者,各自是也。惠子便欲以此为至。」 庄子曰:「齐人蹢子于宋者,其命阍也不以完, 宣云:「蹢与踯同。齐人残其子足,使蹢躅于宋,命为彼阍人,盖为阍不以完人也。」郭云:「此齐人之不慈,然亦自以为是,故为之。」 其求钘锺也以束缚, 释文:「字林云:『钘,似小锺而长颈。』又云:『似壶而大。』」郭云:「乃反以爱锺器为是。束缚,恐其破伤。」姚云:「钘上求字衍。」 其求唐子也而未始出域,有遗类矣夫! 郭云:「唐,失也。失亡其子,而不能远索;遗其气类,而未始自非。人之自是,有斯谬矣。」俞云:「夫字上属,与左襄二十四年传『有令德也夫』、『有令名也夫』句法相似。」今从之。 楚人寄而蹢阍者, 俞云:「蹢,当读为谪。方言:『谪,怒也。』广雅:『谪,责也。』楚人寄而谪阍者,谓寄居人家而怒谪其阍者也。」案:自来注家,就本文解释,与下文连为一事,万无可通之理。此「蹢」字缘上「蹢」字而误。今断从俞说。 夜半于无人之时而与舟人斗,未始离于岑,而足以造于怨也。」 郭云:「岑,岸也。齐、楚二人所行若此,未尝自以为非。今五子自是,岂异斯哉!」宣云:「离同丽。」案:夜半无人之时,舟未着岸而与舟人斗,将有性命之虞,与寄而谪阍之事,皆足以造怨也。
  〔一〕「然则」二字,据集释本补。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斲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斲之, 释文:「慢,本亦作漫。『郢人』,汉书音义作『獿人』,服虔曰:『獿人,古之善涂塈者,施广领大袖以仰涂,而领袖不污,有小飞泥误着其鼻,因令匠石挥斤而斲之。』獿音饶,韦昭乃回反。」成云:「垩,白善土也。漫,污也。」案:听而斲之,祇是放手为之之义。当局本极审谛,旁人见若不甚经心,故云听耳。而郭象以为「暝目恣手」,失之远矣。石,匠人名。 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斲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宣云:「质,施技之地,谓郢人也。」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夫子,谓惠。庄、惠行事不同,而相投契,惠死而庄无可与纵言之人,是以叹也。
  管仲有病,桓公问之曰:「仲父之病病矣, 列子力命篇作「疾矣」,言病甚也。 可不谓云, 力命篇作「可不讳云」,言不可复讳而不言也。「谓」字误。 至于大病,则寡人恶乎属国而可?」管仲曰:「
  公谁欲与?」公曰:「鲍叔牙。」曰:「不可。其为人,絜廉善士也,其于不己若者不比之; 不似己清洁者不与为友,嫉恶太严也。力命篇作「不比之人」,不以人比数也。下文「又」字,盖「人」字之误。 又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 念旧恶。 使之治国,上且钩乎君, 释文:「钩,反也。亦作拘。」宣云:「亦逆意。」 下且逆乎民。其得罪于君也,将弗久矣。」公曰:「然则孰可?」对曰:「勿已,则隰朋可。其为人也,上忘而下畔, 力命篇「畔」上有「不」字,是。此脱。宣云:「上忘者,不自矜其能,故在己上者与之相忘。下不畔者,泛爱众,故在己下者不忍畔之。」张湛注:「居高而自忘,则不忧下之离畔。」 愧不若黄帝而哀不己若者。 张注:「惭其道之不及圣,矜其民之不逮己,故能无弃人也。」 以德分人谓之圣,以财分人谓之贤。以贤临人,未有得人者也; 临人而自贤,人所不与也。 以贤下人,未有不得人者也。 张注:「与物升降者,物必归。」 其于国有不闻也,其于家有不见也。 宣云:「不事察察。」 勿已,则隰朋可。」
  吴王浮于江,登乎狙之山。众狙见之,恂然弃而走,逃于深蓁。 成云:「恂,怖惧。蓁,棘丛。」 有一狙焉,委蛇攫●,见巧乎王。 释文:「●,本又作搔,素报反。徐本作●,七活反。司马本作条。」成云:「委蛇,从容。攫●,腾掷也。」 王射之,敏给搏捷矢。 俞云:「敏、给二字同义。后汉郦炎传〔一〕『言论给捷』,李注:『
  给,敏也。』敏给当以狙言,谓狙性敏给,能搏接矢也。旧注以敏给属王射言,非。捷、接古字通。」 王命相者趋射,狙执死。 司马云:「相,佐王猎者也。执死,见执而死也。」 王顾谓其友颜不疑曰:「
  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 捷也。 以敖予, 敖、傲同。 以至此殛也。 殛,死也。 戒之哉!嗟乎,无以汝色骄人哉!」 色,犹言意态。 颜不疑归而师董梧, 释文:「董梧,有道者也。」 以助其色, 释文:「助,本亦作锄。」成云:「除去也。」 去乐辞显, 屏去声乐,辞谢荣显。 三年而国人称之。
  〔一〕「传」原误「注」,据后汉书改。
  南伯子綦隐几而坐,仰天而嘘。 南伯,即南郭,伯、郭声近通用字。事又见齐物论篇,「几」作「机」。 颜成子入见曰:「夫子,物之尤也。 宣云:「言其出类拔萃。」案:齐物论篇作「何居乎」。 形固可使若槁骸,心固可使若死灰乎?」 齐物论篇作「槁木」,庚桑楚篇作「槁木之枝」。此与知北游作「槁骸」,犹言槁枝也。以下异。 曰:「吾尝居山穴之中矣。当是时也,田禾一睹我,而齐国之众三贺之。 释文:「齐君尊德,故国人庆之。」卢云:「田禾,即齐太公和。」 我必先之,彼故知之;我必卖之,彼故鬻之。 我名先着,彼乃知之,是我卖而彼鬻之也。 若我而不有之, 自有其名。 彼恶得而知之?若我而不卖之,彼恶得而鬻之?嗟乎!我悲人之自丧者, 宣云:「逐外丧真。」 吾又悲夫悲人者, 宣云:「又自丧也。」 吾又悲夫悲人之悲者, 宣云:「亦自丧也。」 其后而日远矣。」 宣云:「众心尽遣,乃有此槁木死灰之象。」
  仲尼之楚,楚王觞之,孙叔敖执爵而立,市南宜僚受酒而祭曰:「古之人乎!于此言已。」 释文:「左传,孙叔敖是楚庄王相,孔子未生。哀公十六年仲尼卒后,白公为乱,宜僚未尝仕楚。又宣十二年传,楚有熊相宜僚,与叔敖同时,去孔子甚远。盖寄言也。」成云:「古人饮必先祭,宜僚沥酒祭,故祝圣人。」宣云:「燕会之际,正乞言宪道时也。盖二子导孔子使言。」 曰:「丘也闻不言之言矣,未之尝言,于此乎言之。 前此未尝言不言之言,乃今言之。 市南宜僚弄丸而两家之难解, 司马云:「宜僚,楚勇士也,善弄丸。白公将作乱,杀子西。子期、石乞曰:『市南有熊宜僚者,若得之,可以当五百人。』往告,不许;承之以剑,不动,弄丸如故,曰:『吾亦不泄子。』白公遂杀子西。子期叹息两家而已,宜僚不预其患。」案:言「
  难解」,非也。或记载有异。 孙叔敖甘寝秉羽而郢人投兵。 司马云:「叔敖安寝恬卧,养德于庙堂之上,折冲于千里之外,敌国不敢犯,郢人投兵,无所攻伐。郢,楚都也。」释文:「羽,雩舞者之所执。」案:淮南主术训「昔孙叔敖恬卧而郢人无所害其锋」,与此文意同。(「害」,王氏杂志正作「用」。) 丘愿有喙三尺。」 能言之具,愿有之而已。引孔子语毕。 彼之谓不道之道, 彼,谓宜僚。叔敖难解兵投,不烦论说,是不言之道也。 此之谓不言之辩〔一〕。故德总乎道之所一, 无论行德若何,期于合道,一而已矣。 而言休乎知之所不知,至矣。 上知音智。止其分,即至矣。 道之所一者,德不能同也; 宣云:「非见德者所能同。」 知之所不能知者,辩不能举也。 宣云:「非善辩者所能举。」 名若儒、墨而凶矣。 宣云:「以名相标,凶德也。」 故海不辞东流,大之至也。圣人并包天地,泽及天下,而不知其谁氏。是故生无爵, 郭云:「有而无之。」 死无谥, 成云:「生既以功推物,故死亦无可谥。」 实不聚, 郭云:「令万物各知足。」 名不立,此之谓大人。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而况为大乎! 郭云:「大愈不可为而得。」 夫为大不足以为大,而况为德乎! 郭云:「唯自然乃德耳。」 夫大备矣,莫若天地;然奚求焉,而大备矣。 天地何求,自无不备。 知大备者,无求、无失、无弃,不以物易己也。 宣云:「己贵于物故也。」 反己而不穷, 自然不穷。 循古而不摩, 顺古道而行,无须摩饰。 大人之诚。 实也。
  〔一〕「此之谓不言之辩」句,据集释本补。
  子綦有八子,陈诸前,召九方歅曰:「为我相吾子,孰为祥?」九方歅曰:「捆也为祥。」子綦瞿然喜曰:「奚若?」曰:「捆也将与国君同食以终其身。」子綦索然出涕曰: 索然,涕下连绵之貌, 「
  吾子何为以至于是极也!」 哀其不幸, 九方歅曰:「夫与国君同食,泽及三族,而况父母乎?今夫子闻之而泣,是御福也。 释文:「御,距也。」 子则祥矣,父则不祥。」子綦曰:「歅!汝何足以识之?而捆祥邪,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 言汝何谓捆祥邪?夫所谓祥者,特鼻入酒肉之香,口入酒肉之味,二者尽之矣。 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 其所自来,皆虐取于民者。 吾未尝为牧而牂生于奥,未尝好田而鹑生于宎,若勿怪,何邪? 释文:「尔雅云:『牂,牝羊也。』奥,西南隅,未地也。宎,字又作窔,司马云:『东北隅也。』一云东南隅。」卢云:「释宫:『东南隅谓之窔。』东北隅乃宦也。」案:牂所自来,牧也;鹑所自来,田也。未田、牧而有牂、鹑,虽非如国君之取于民,亦必有由而至,汝未尝一怪问,何邪? 吾所与吾子游者,游于天地。逍遥游也。吾与之邀乐于天,吾与之邀食于地; 邀同徼。义具庚桑楚篇,彼「邀」作「交」。 吾不与之为事,不与之为谋,不与之为怪; 庚桑楚篇大同。 吾与之乘天地之诚而不以物与之相撄, 上文「
  修胸中之诚,以应天地之情而勿撄」,与此义相应。 吾与之一委蛇而不与之为事所宜。 吾一与之顺应,而不必择事所宜者为之。凡此皆与吾子修道之实也。 今也然有世俗之偿焉! 吾子不为世俗酒肉之人,而今也居然有世俗酒食之报,可怪也! 凡有怪征者,必有怪行。 宣云:「此常事也。」 殆乎!非我与吾子之罪,几天与之也!吾是以泣也。」 宣云:「今无怪行,而有怪征,殆非我与吾子之罪,几于天危我家乎!是以泣也。 无几何而使捆之于燕,盗得之于道,全而鬻之则难,不若刖之则易, 郭云:「全恐其逃,不若刖之易售也。」 于是乎刖而鬻之于齐,适当渠公之街,然身食肉而终。 宣云:「渠公,盖齐所封国,如楚叶公之类。适当君门之街为阍者,故曰与国君同食也。」
  啮缺遇许由,曰:「子将奚之?」曰:「将逃尧。」曰:「奚谓邪?」曰:「夫尧,畜畜然仁, 王云:「畜畜,爱恤勤劳之貌。」 吾恐其为天下笑。后世其人与人相食与! 释文:「言相〔一〕驰走于仁义,不复营农,饥则相食。」案:语又见庚桑楚篇。 夫民不难聚也,爱之则亲,利之则至,誉之则劝,致其所恶则散。爱利出乎仁义,捐仁义者寡,利仁义者众。夫仁义之行,唯且无诚, 郭云:「仁义既行,将伪以为之。」 且假乎禽贪者器〔二〕。 且以利器假禽贪者。宣云:「如禽者之贪得,犹贪渔也,即重利盗跖意。」 是以一人之断制利天下,譬之犹一覕也。 释文:「司马云:『覕,暂见貌。』又甫邪反,又普结反。」宣云:「一人之断制,所见有限,犹目之一瞥,岂能尽万物之情乎?」 夫尧知贤人之利天下也,而不知其贼天下也,夫唯外乎贤者知之矣。」 宣云:「惟不矜贤者,始知有心之贼天下。」
  〔一〕「相」,释文及集释所引均作「将」。
  〔二〕「器」字,据集释本补。
  有暖姝者, 释文:「暖,柔貌。姝,妖貌。」 有濡需者, 释文:「濡需,谓偷安须臾之顷。」 有卷娄者。 释文:「卷娄,犹拘挛也。」 所谓暖姝者,学一先生之言,则暖暖姝姝而私自说也, 说同悦。 自以为足矣,而未知未始有物也, 成云:「不知所学,未有一物可称。」 是以谓暖姝者也。濡需者,豕虱是也。择疏鬣, 成云:「疏长之毛鬣。」 自以为广宫大囿,奎 曲隈,乳闲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 释文:「奎,本亦作睽。」郭庆藩云:「曲隈,盖谓胯内。淮南览冥训高注:『隈,曲深处。』左僖二十五年传杜注:『隈,隐蔽之处。』是知言隈者,皆在内曲深之谓。」 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烟火,而己与豕俱焦也。此以域进,此以域退, 进退滞于境域。 此其所谓濡需者也。卷娄者,舜也。羊肉不慕蚁,蚁慕羊肉,羊肉膻也。舜有膻行,百姓悦之,故三徙成都,至邓之虚而十有万家。 释文:「向云:『邓,邑名。』虚,本又作墟。」 尧闻舜之贤,举之童土之地, 向云:「童土,地无草木也。」 曰冀得其来之泽。 云望得舜来而施泽也。 舜举乎童土之地,年齿长矣,聪明衰矣,而不得休归,所谓卷娄者也。是以神人恶众至, 超世之神人,则不愿众附。 众至则不比, 众至则不与亲比。 不比则不利也。 宣云:「不与亲比,则人亦不以为利而就之。」 故无所甚亲,无所甚疏,抱德炀和, 释文:「炀,徐余亮反。李云:『炀,炙也。为和气所炙。』」 以顺天下,此谓真人。于蚁弃知,于鱼得计,于羊弃意。 郭嵩焘云:「蚁之附膻也,有利而趋之,即其知也;羊之膻也,与以可歆之利,即其意也。蚁无知而有知,羊无意而有意,当两弃之。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德,何膻之可慕哉!故曰于鱼得计。」
  以目视目, 不外视。 以耳听耳, 不外听。 以心复心, 不外用。 若然者,其平也绳, 成云:「无心而正物。」 其变也循。 循,顺也。与变推移。
  古之真人,以天待之, 成云:「用自然之道,虚其心以待物。」宣云:「之,当作人。」是。 不以人入天。 成云:「不以人事变天然之知。」 古之真人。 姚云:「覆言真人以美之。」
  得之也生,失之也死;得之也死,失之也生。 得自然则生,失自然则死;得外荣则死,失外荣则生。 药也,其实堇也。 司马云:「乌头。」 桔梗也,鸡●也, 司马云:「即鸡头,一名芡。」 豕零也, 司马云:「一名猪苓。」 是时为帝者也, 药有君臣,此数者,视时所宜,迭相为君。 何可胜言!
  句践也以甲楯三千,栖于会稽。唯种也能知亡之所以存, 宣云:「明于谋国。」 唯种也不知身之所以愁。 暗于全身。 故曰:鸱目有所适, 成云:「适夜不适昼。」 鹤胫有所节,解之也悲。 以长为节,去之则悲。 故曰:风之过河也有损焉,日之过河也有损焉。 宣云:「吹晒能令水耗。」 请只风与日相与守河,而河以为未始其撄也,恃源而往者也。 试请风、日常守河上,而河以为未始扰而损之,何也?以河源长远,有所恃而往也。释文:「恃,本亦作持。」 故水之守土也审,影之守人也审,物之守物也审。 物各守其类,言皆止而不移。 故目之于明也殆,耳之于聪也殆,心之于殉也殆。 用有时而竭。 凡能其于府也殆, 凡藏府之有能者,亦皆危殆。 殆之成也不给改。 不能自反,及殆之已成,虽欲改而不给矣。 祸之长也兹萃, 祸患之长,多聚于人身。 其反也缘功, 其反于自然,皆缘功力。 其果也待久。 其果决自反,亦待积久。 而人以为己宝, 而人以耳目心藏府为身之宝,务竭其用,而不悟其日损。 不亦悲乎!故有亡国戮民无已, 所以亡国戮民相续于世。 不知问是也。 皆由于此,不一审问也。姚云:「是者,源也。」 故足之于地也践,虽践,恃其所不蹍而后善博也; 践、蹍,皆履也。博,广远也。言足得地践之,虽地任其践,恃有不蹍者在,而后能善致其博远也。 人之于知也少,虽少,恃其所不知而后知天之所谓也。 人之于知,每苦其少,然知虽少,恃有不知者在,而后知天道之自然。不知,即真知也。 知大一,知大阴,知大目,知大均,知大方,知大信,知大定,至矣。 宣云:「知此方为真知,他何足云!」 大一通之, 成云:「大一,天也。能通生万物,故曰通。」 大阴解之, 成云:「大阴,地也。」宣云:「解纷扰。」 大目视之, 务见其大。 大均缘之, 成云:「缘,顺也。」郭云:「顺其本性,令各自得,则大均也。」 大方体之, 郭云:「体之使各得其分,则万方俱得,所以为大方也。」 大信稽之, 成云:「稽,至也。循而任之,各至其实,斯大信也。」 大定持之。 郭云:「真不挠则自定,故持之以大定。」
  尽有天, 成云:「上七大,未有不由自然者。」 循有照, 成云:「顺其自然,智自明照。」 冥有枢, 窈冥不言中,自有枢机。 始有彼。 大始之中,而彼我之端已见。 则其解之也似不解之者, 郭云:「解之无功,故似不解。」 其知之也似不知之也, 成云:「能忘其知,故似不知也。」 不知而后知之。 不知而后为真知。 其问之也,不可以有崖, 问道无方。 而不可以无崖。 为道固有方。 颉滑有实, 向云:「颉滑,谓错乱也。」案:物物各有实理。 古今不代, 郭云:「各自有故,不可相代。」 而不可以亏, 郭云:「宜各尽其分。」 则可不谓有大扬搉乎! 成云:「其道广大,岂不谓显扬妙理而搉实论之乎?」 阖不亦问是已,奚惑然为! 宣云:「阖同曷。」案:言曷不推问此理,为惑然为乎!姚读「尽有天循」句,「有照冥」句,「有枢始」句,「
  有彼则」句,释云:「天循者,常无以知其妙也;照冥者,常有以知其徼也。天循为体,故有枢始;照冥为用,故有彼则。言因彼为则,无常则也。此非必其人也,人尽有之,特知解者鲜耳。而又不可以知解求也,故问者难而又不可不问。此理真实不虚,盍不问而终身惑乎!」今并取之。 以不惑解惑,复于不惑,是尚大不惑。 今以我之不惑,解人之惑,以反于不惑,是尚为大不惑也。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