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献经典>> 子部>> 道家类

道家类

老子本义右第十五章

繁体中文】  作者:(清)魏源   发布:2016年06月01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下知。吴澄作不知。壬弼作其次亲而誉之。开元御注作其次畏之侮之。陈象古作畏而侮之。}信不足。有不信。{二句末。王弼皆有焉字。傅奕上句有焉字。陆希声本无。}犹兮其贵言。{王弼作悠兮。释文云。一作由兮。陆希声无兮宇。碑本作其犹贵言。傅奕贵言下有哉字。}巧成事遂。{一作名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傅奕作皆曰。司马本无皆字。}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僞。{傅奕废下出下并有焉字。}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傅奕本。作孝子贞臣。}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各本绝圣弃智二句。在绝仁二句之上。此从永乐大典王弼本及吴澄本。}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爲文不足。{傅奕作以爲文而未足也。李约亦作末足。}故令有所属见素袌朴。少私寡欲。{袌今作抱。古今字。}
  {{陆氏希声曰。太古有德之君。无爲无迹。故下民知有之而巳德旣下衰。仁义爲治。天下被其仁故亲之。怀其义故誉之。及仁义不足以治其治。则以刑法爲政。故下畏之。及刑法不足以服其意。则以权谲爲事。故下侮之。此皆由诚信递降。故渐有不信。若夫在上者行不言之敎。而及其成功。百姓各遂其性。皆曰我自然而然。则亲誉畏侮之心不生于世矣。吴氏澄曰。犹兮其贵言。使民阴受其赐。皆谓我自然如此。不知其爲帝力。此则太上不知有之之事也。夫不知有之者大道。亲誉之者仁义。畏之者智慧。侮之者大僞。是自大道一降再降。共有此数等。然大道废而后有仁义。则其变犹缓。智慧出而遄有大僞。则其变爲甚亟。六亲不和二语。亦大道废有仁义之事而推言之耳。以上言世变之降。以见趋末之由。以后言治化之复。以示逐本之渐。圣智。智慧也。巧利。大伪也。绝弃帝者仁义。以返于皇之大道。则民复其初。父慈子孝。如淳古时矣。绝弃王者圣智。以及于帝之仁义。则民利其利。百倍于王之时矣。绝弃伯者巧利。以及于王之圣智。则虽未及帝之时。而思虑深远。政敎修明。亦无有爲盗贼者矣。此三者指仁义圣智巧利三事也。属。与庄子属其性乎仁义之属同。犹云附着也。皇之大道。实有余。文不足。自皇而降。渐渐趋文。故递以前此之文爲不足。而各附着于所尚。是以屡变而趋于末。而岂知大道之民。见素抱朴。质而已矣。如此则少私寡欲。何以文爲。上云六亲不和有孝慈。而又言民复孝慈者。盖人孝慈则无孝慈之名。此名实文质之辨也。以是推之。则真仁义者无仁义之迹。真圣智者无圣智之名。亦若是而已。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则我无爲而民自化。我无欲而民自朴。此圣智之大。仁义之至。巧利之极也。○李氏嘉谟曰。道散则降而生非。僞胜则反而贵道。降者道之微。反者衰之极也。方道之未散。仁义潜乎其中。不可分别指数。及其煦煦孑孑。而人以煦煦孑孑怀其德。则大道之公者散矣。又不幸有小智小慧者。窃仁义之似而行之。则伪自此滋。乱自此始。是之谓降而生非。及其末流。人伪旣多。无非非者羣非之中稍有自异。于是从而贵之。故六亲不和。然后知有孝慈。国家昏乱。然后知有忠臣。是谓反而贵道。方其散。则见其似而忘其全。及其衰。则荡然无余。而贵其似。此其所以每况而愈下也。故老子敎以绝利一源。返本救末之要。盖仁者不自以爲仁。义者不自以爲义。使仁义而可绝。皆非仁义也。大巧不见其巧。美利不言所利。使巧利而可绝。皆非巧利也。圣
  人用其实不取其文。敎其见于外者无其形。衆人窃其似以乱其真。故令见于外者有所属。圣人恶僞之足以乱真。故欲绝其本源。以救末流之弊。使天下之人不复假仁义而弃孝慈之实。怀利心而窃圣智之行。用盗贼而弃巧利之便。惟以朴素先民。而不欲以私欲示民。民见其如此。故不敢以文欺物。而亦不以文自欺。}}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