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献经典>> 子部>> 道家类

道家类

老子指归:民不畏威篇

繁体中文】  作者:(汉)严遵   发布:2016年06月01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挟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去彼取此。
  【指归】:道德之旨,神明之务,太和之心,天地之意,祸莫甚乎亡,福莫甚乎存。非独天道,人物亦然。故存身之道,莫急乎养神;养神之要,莫甚乎素然。常体忧畏,栗栗震震。失神之术,本于纵恣;丧神之数,在于自专。故太上畏道,其次畏天,其次畏地,其次畏人,其次畏身。昌衰吉凶,皆由己出,不畏于微,必畏于章,患大祸深,以至灭亡。忧畏元始,至于无形,(运翔)⑴戒慎未兆,其道大光。动得所欲,静得所安,福禄深微,沦于无方。
  正言若反,明而若昏,辽远潢洋,莫之能闻。伺命在我,何求于天?至福(以)[似]⑵祸,大吉若凶,天下醉饱,莫之能明。是以,世俗见近闻浅,不识窅冥之道,蔽于微妙之常,塞于神明之理。察于亳毛之利,不覩丘山之祸,肆情行态,无所畏忌。言顺所然,行顺所善,力能而取,心顺妄与,骄奢恣睢,自专损己。忠信所爱,欺殆父母,侵凌天地,简傲其主。将顺情欲,以违⑶天道:故起巧立名,以代其身;施惠流恩,以获大咎;遁福天外,追思四海,福德求之不能得矣,患奔祸驰无所逃矣,大威以至乃始为善。当此之时,道德不能救⑷,天地不能觧。非天之罪也,乐高喜大,负威任势,忘忧失畏,不求于己也。
  故忧于己者不恐于人,畏于己者不制于彼;顺于小者不惧于大,诫于近者不悔于远。是以,不小其位而居之以敏,不薄所处而厚修其礼,不苦卑微而革其大始,不厌困危而絶其所以。乐穷如达,安死如寿,虽欲且留,亦不得久。
  何以明之?庄子曰:天地之道,始必有终,终必有始。阳气安于潜龙,故能铄金;阴气宁于履霜,故能凝冰;木善秋毫,故能百寻;水乐涓涓,故能成海;飞禽逸于卵鷇,故能高翔;羣兽预于胎{左羊右兆};故能远走。是以圣人,智达无穷,能与天连,变化运动,洞于大常,犹以积德重厚,释心意,隐聪明,忧于溷挽,畏于无形。窜端匿迹,遁貌逃情。反于虚无,归于玄冥。身重天地而不自高,德大阴阳而不自彰。托微处寡,后下万民。飮食无味,衣服无文。方于自饰,志不敢淫。秉道操德,与物浮沉。养民如子,遇众若君。德归之天,功移于人。天下辞让,恩厚固深。故祸[不能祸]⑸而患不能患,福不能逃而德不能遁。非道有私⑹而天地偏也。戒始慎微,和弱忠信。奉道顺天,与物相参。忧畏得意,安乐困穷。成败存亡,求之于身。
  注释
  ⑴据津逮本、学津本删。
  ⑵据津逮本、学津本改。
  ⑶津逮本、学津本作“达”。
  ⑷津逮本、学津本作“求”。
  ⑸据怡兰本、津逮本、学津本补。
  ⑹津逮本、学津本作“和”。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