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献经典>> 子部>> 类书类

类书类

清稗类钞-动物类之四

繁体中文】  作者:(清)徐珂编   发布:2016年06月01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庆忌
  光绪某岁,某邑有乡人持一虫入城求售,长仅五寸,状诡异,自首至腰具人形,瞳小如黑豆,灼灼有光。以物饲之,口张,齿细于针。两手握拳,撩以草,辄张作攫势。腰以下,毛茸茸然,两股趯趯犹虫也。观者如堵。乡人索值千钱,无购者。许植之素好奇,如其值,购归,饲以果饵,越日竟毙,乃干之,状如木雕之小人。盖即《搜神记》所载之虫名庆忌,具人形,喜效人所为,此特变化未全者耳。然近时科学昌明,动物学中实未有昆虫化人之说也。
  小咬
  长白山多小咬,体如米粒,夏日最多,晨暮尤甚。夹皮沟、汤河之马贼,所用之非刑曰咬刑,盖以绳缚人于树上,令小咬咬之,两昼夜即露筋骨。俗名喂咬,人皆畏之如虎。
  草扒
  草扒,长白山之虫也,藏于草中。如入人身,其首即深入肌肤,久而不出。伤处经三年之久,犹觉痛痒。惟初入人身时,用指弹之,其首即出,再将患处毒水摄出,见血而止,即不为害。
  云虎
  云虎生塞外山中,长四寸许,头以下如翡翠,有纹如鱼鳞,尾作金色,吐气如云,故名。
  蜜蜂
  蜜蜂之蜂,本作蠭,益虫也。审之,有雌蜂、雄蜂、职蜂三种,聚羣而居。雌、雄蜂皆黑色,翅灰色而透明。雌者尾端有毒针,以产卵管而兼御敌之用。职蜂暗褐色,全体皆密生长毛。雌蜂每羣一头,体长五分许,通称蜂王。雄蜂亦少数,体较短而翅大,但营生殖作用,不事工作,亦称游蜂。职蜂最多,为不完全之雌体,专营筑巢、采蜜、育儿等事,并保护其羣,亦称工蜂,取花蜜酿而成蜜,以之哺子,食花粉及蜜,变质成蜡,以之营巢。饲蜂者常割取其蜜及蜡,以资食用。凡蜂类腹后大都有毒针,能螫人。
  青海南境养蜂极盛,生蜜与蜡,山民割蜜以佐食,惟制法不佳,有黄色,无白色。
  闽之蜂窠
  蜂房,大仅逾盌,垂如莲房,所在皆有之。而闽中蜂窠,则有大如瓦瓮者。某居马江时,其楼角偶结一蜂窠,不旬日,大且如瓠,亦如鸡心下垂。迨结成,则其巨过一石瓮,仅下垂之尖露一孔,羣蜂出入,胥由于此。中容蜂几何,无可测计。外以五色泥构成,间有文彩,悉螺旋而上。蜂则黄质黑章,与常蜂稍异,而性至灵警,人有逼视其窠者,虽蹑足屏息,至相距一丈之地,必轰然来逐。偶不及避,即为所螫,毒苦殊甚,盖合羣力与自卫力均甚富也。
  结窠本在春夏时,以其善螫人也,人咸苦之。然未得除去之善法,亦惟避之而已。及秋冬之交,羣蜂已不恒见,仅有一二蜂时缘其孔而伏,若为守卫者然。偶有以长竿遥击之者,坚不可坠,惟五色泥略碎少许,不意致其死命者,即由于此。盖自是而后,常有数十蜂殭堕于地,十余日而窠中蜂已垂尽。人或缘梯凿而取之,则见中为九层,亦如寻常蜂房式。最上一层,径二尺余,围六尺余,以次减小,每层距离二寸许,作小柱数枚,相连属。由总孔达最上层,初不穿层而过,乃由外附之五色泥作成螺旋复道,正如楼阁之有室外梯也,其建筑亦云巧矣。闽人谓是名虎头蜂,冬则蛰居窠中,窠偶破碎,即殭死。
  吴秀裔宅后蜂窠
  康熙时,上海吴秀裔宅后,有大蜂窠,如大灯笼,外边作月白色,内有叶,如蜜蜂所构。惟蜜蜂窠逐片横挂,此仅有底下一窍,大如碗口,内叶层层即悬其上。
  马蜂
  青海有马蜂,似蜜蜂而大,两翅之长可及尾,螫牛马见血。
  细腰蜂
  细腰蜂,触角短而弯曲,体色多黑,腹柄细长,雌之尾端有毒针,飞走皆绝迅。常于堤岸及树枝草茎上筑小球状或寸许小泥管之巢,藏螟蛉、蛅蟖等于中,以哺其幼虫,故有益于农产物。
  寄生蜂
  寄生蜂种类甚多,雌之尾端,有产卵管甚长,插入螟蛉、蛅蟖等之体,产卵其中。其卵孵化后,在体内吸食膏血,以渐成长,变蛹成蜂,破皮而出,螟蛉等因之以毙,故于农事有间接之益。
  蝶
  蝶,本作蜨,亦名蝴蝶,为蛅蟖、乌蠋等羽化而成。体小,有四翅甚大,形色不一,喜飞翔于花间,遗黄色小卵于茎叶上,成蛹后始化为蝶,种类甚多。
  热河砂石板地产黑蜨,大者五六寸,土人呼为黑蛾,蒙人呼为额尔伯克伊。
  塞蝶生沙漠,黑质黄驳,时来草间。
  罗浮仙蝶者,产于广东罗浮山,山中人呼之曰小凤凰,大者径尺,文采灿烂。其生以茧,茧中有一卵,小于鸡子,重胎沁紫,外包乌桕叶,络以彩丝绳。取之,翌年二月,置梧柳间,辄有大蝶展翅飞来,抱伏缠绵。经七日,茧破,栩栩然而出,大径尺,文采无一同者。越数日,挟之飞去。若以筠笼贮之,雌雄必相寻觅矣。干隆某岁,有得罗浮蝶者,置之笼中,一夕遁去。蔡松岩作歌纪其异,索钱叔美图之,叔美并系以诗云:「手持绿玉杖,去踏罗浮山,罗浮山里春风还。飞来蛱蝶大于掌,半空飘举仙骨轻珊珊。或云葛翁羽衣之所化,罡风吹落片片苍崖巅。烘以青城霞,饮以石砂泉,遂使狡狯游人间。曾闻淮南鸡犬一一入云去,何以尔蝶尚复尘埃间?得无此山灵秀原不异天府,独令盘踞窟宅千百年?况当青蚪万株压冰雪,餐吸沆瀣形神坚。人生万事不足恃,昨日绿鬓今衰颜。金粉飘残亦顷刻,只可蒙庄与尔相周旋。天公倘若作变幻,世间蜉蝣蜾蠃皆飞仙,蝶兮蝶兮殊可怜。且须骑尔黑甜乡里去,下视四百八峯青刺天。」
  琼州之蝶,大且径尺,或白或红,或五采,夜则倒挂树间,若鸟眠。
  云南省城北隅有绾青篆翠翘翘如髻耸者,曰螺山,又名玄通,于悬峭纡回中,有玄通庵,山半悬绝处,翼以危亭,登巅远眺,则昆明可掬,太华可抚也。下有潮音洞,俗名红孩。洞深里许,然炬可游。官府以藏奸,特畚土塞之,尚留窍尺余,存其意耳。每岁孟夏,蛱蝶百千万会飞此山,屋树岩壑皆满,有大如轮小如钱者,翩翻随风,锦色烂然。每集,必三日始去,究不知其去来何从也。
  钱警石放绿蝶
  钱警石司铎某邑时,学舍邻近有女子,得绿蝶一,大逾常蝶,后翅若燕尾,笼之经宿,一蝶翔舞绕笼,若求其偶者,乃并获焉。警石闻而异之,取放庭树间。少选,偕去,因作放蝶诗。
  徐莲塘释大蝶
  无锡徐莲塘尝获一蝶,大如盌,盛以筐,悬之花下。越宿往观,乃有一蝶伏筐外,形色相似,视蝶筐,则筐外侧翅而入,若幸其偶之犹存也。怜而释之,因绘图征词以纪其事。
  蛱蝶
  蛱蝶,旧为蝶类之总名,今动物学家区别之,定为蝶之一种。翅赤黄有黑纹,外缘凹凸如波纹,黑蓝两色相交错,下面灰褐色。其幼虫色黑,背有甚阔之白线二,多黑刺毛,栖集于柳朴等树,为害虫。
  蛾
  蛾与蝶类并称,种类甚多,如天蛾、蚕蛾等皆是。翅有细鳞,与蝶类同。所异者,体肥大,触角细长如丝,不为棍棒状,翅下面多美色,上面带灰白,止时形如水平,不叠合直立,常以夜出,此与蝶稍异耳。
  灯蛾
  蛾类皆有慕旋光性,喜扑灯火,如谷蛾、麦蛾之类,旧说概称曰灯蛾,亦谓之飞蛾。张祜诗「剔开红焰救飞蛾」是也。今博物家所称之灯蛾,则为蚕蛾中之一种,其体肥大,密生软毛,前翅赤褐色,有白色粗条,后翅赤,有黑纹。幼虫色白,密生赤褐色长毛,有脚八对。夏时,疾行路中,能为桑梓及各种植物之害。
  麦蛾
  麦蛾为谷类之害虫,生谷仓中,长三分许,两翅展度约五分,体与翅皆黄褐色,翅有光泽,边生长毛,产卵于麦粒。幼虫为长椭圆形,乳白色,较谷蛾为肥大。蠹入麦粒,每柆一头,食之至尽而留其皮,于麦中作白色薄茧,蛹化其中。其蛾喜就灯火及白布,可用此以诱杀之。
  天蛾
  天蛾,为蛾属,体肥大,翅小而厚,前翅灰色杂绿,后翅深黑,中央灰黄,常于黄昏飞翔。幼虫脚八对,尾有角,为葡萄害虫,入地变蛹。
  衣蛾
  衣蛾,体长二分许,翅展时五分许,灰黄有光泽,翅缘有毛。幼虫白色,生于衣服毛毡之上,吐丝作巢如管,幼虫成长,管亦增大。所居之处,毛片寸断,可燃烧硫磺以熏杀之。
  蝉
  蝉为虫之善鸣者,生于夏秋,头短,口为长吻,有复眼二,单眼三,四翅膜质,率皆透明,前翅较大。雄者胸腹交界处,有发声器,具小皱膜,并有大筋肉连接之,收缩振动,以发高声。幼虫在土中,吸树根之汁液,蜕皮成蛹,出而登树,再蜕皮而成蝉,其间为期约二年。既为成虫,交尾后即死,雌者产卵后亦死,不过数日耳。种类颇多。其蜕可入药。
  关外之蝉,其声较内地宏而直,蒙古人谓之绰尔齐。绰尔齐者,胡笳奏曲人也,以蝉声相似,故名之。
  潍县无蝉,或阅数年而闻其声,则置酒竞赏之,以为异事。
  蚱蝉
  蚱蝉,《尔雅》谓之马蜩,俗称蜘蟟,体长一寸四分许,色黑,胸背有灰黄短毛密生,翅透明,外缘黑。夏月始鸣,其声直而长。
  寒蝉
  寒蝉为蝉之一种,体长寸许,胸背有黑绿斑纹,翅透明,脉作淡桦色。秋季鸣于日暮,其声幽抑。
  蟪蛄
  蟪蛄为蝉之属,体长七分许,色青紫,翅有黑白纹,甚美丽,而不透明。夏末自早至暮,鸣声不息。蟪,亦作惠。
  蟋蟀
  蟋蟀,亦名促织,长六七分,全体黑色。雄者前翅左下右上相重叠,连接处有刚强之声器,末端有尾毛二,较雌者为长。雌者翅短,尾毛之间并有产卵管一。秋夜鸣声甚厉。雄者性喜鬬,饲之者以盆盛之。
  油葫芦
  油葫芦,形较蟋蟀为大,全身黑褐色,后翅长阔逾前翅,头大,末端有尾毛二。昼鸣,声甚高。常食大小豆,为害虫。
  金钟儿
  金钟儿,似促织,身黑而长,前锐后丰,尾歧为二,以翼鸣作磴棱之声,如小钟然,俗称为马铃子。又一种身作绿色,尾尖,略如梭形,鸣声颇促,俗亦名金钟儿。
  昌平州有明十三陵,其地产金蝉,俗呼金钟儿,状似促织,京师人家多畜之,悦其声也。
  螽斯
  螽斯,一名蜤螽,亦名蜙蝑.雄者长寸许,绿褐色,前翅右下左上相重叠,接合处成坚硬之发声器,故能作声。雌者长一寸五分许,色浓绿,微杂褐色,翅短于雄,尾端有产卵器突出。蚀害农产物,惟不如蝗类之甚。
  纺织娘
  纺织娘,螽斯类,北人称之为聒聒儿,体绿色,并翅长一寸六七分,触角甚长,黄褐色,有黑点。雄者前翅甚阔,发声器阔大发达。栖息草间,翅脉极密,颇类叶脉。夜鸣如纺纱声,故名。
  札儿
  札儿,全体绿色,长寸许,触角颇长,前胸背绿色带褐,翅稍短于体,上有凹纹如曲尺,发声器在右翅,薄膜透明,略似小镜,以左翅摩擦作声,尾端有尾毛四。栖息草间,秋日儿童多饲养之。朱骏声谓即草螽,今苏俗称札儿,亦称叫哥哥。三种形体大小及翅之长短皆不同,不能并合为一。此虫未见于动物学诸书,视其全体之构造,当定为螽斯科也。
  叫哥哥亦作叫嘓嘓,《周礼》嘓氏及《月令》「蝼嘓鸣」注,皆以嘓为蛙。塞外所产榛蝈,则为络纬、蟋蟀之类,善以翼鸣,土人呼为叫嘓嘓.
  秦淮妓院蓄札儿
  干隆末叶,有货札儿于江宁之市者,镂葫芦为笼,盖以玻璃而贮之,盖来自粮艘,天津、德州间物也。饲以白粲,或葱蔬嫩甲。性畏冷,纳诸怀,裹以吴绵。自秋至春,饲以朱砂,则通体赤而有光。秦淮妓院多蓄之,入夜,辄护以锦衾,香残烛炧时,细响沉沉,与娇喘间作,诵唐人「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牕纱」句,闻之者不禁神往矣。
  螳螂
  螳螂,益虫也,亦作螳蜋,体颇长,腹部肥大,头为三角形,复眼高突,前胸延长如颈,前肢变形为鎌,有棘刺,便于捕获他虫,有益于农事。秋季产卵,簇聚成房,包以麦麸状之物,坚着枝茎,谓之螵蛸。
  蜻蜓
  蜻蜓,分头胸腹三部,头部甚大,复眼尤巨,口器强壮,便于咀嚼,翅薄如纱。止时为水平形,腹部细长。尾有歧,善捕食蝶蛾蚊蝇等害虫,故于农家有益。胸部甚肥。飞翔能远,不甚停息。黄昏之际,常高飞以捕蝇类。产卵时,以尾蘸水,使附着水草之茎。
  蜻蛉
  蜻蛉之性质形态,绝类蜻蜓,惟前翅之前缘较短。飞翔止息,常在一处,不能及远。旧说皆与蜻蜓混合为一,今动物学家别之为二科。
  草蜻蛉
  草蜻蛉为益虫之一,体纤细,长三分许,开翅寸许,色淡绿,复眼有金属光泽。产卵于叶,卵有长柄,多数簇聚,如开小花,动物学家谓之优昙花。幼虫色黑,类虱,梭形,长二分余,有硬毛,常于叶上作白色圆形之茧,蛹化其中。成虫、幼虫皆好食蚜,故有益于农产物。
  马大头
  马大头,在蜻蛉属中为最大,体色绿,常于早暮搜食蚊蛾。产卵时,飞近水面,栖于芦苇,以尾端插入水中。
  蛟蜻蛉
  蛟蜻蛉,稍似蜻蛉,头细,翅尤薄,全体黑色,触角短小,复眼甚大,翅上时有白粉,常在夜间飞行。幼虫名沙挼子,色黑,形如虱,长四分许,大腮之内侧有细齿,常于沙内造漏斗形之孔,俟他虫陷落,以锐齿钳之,吸其体液,兼能食蚁。
  蜉蝣
  蜉蝣,长六七分,头似蜻蛉而小,有四翅,后翅甚小,体细而狭,尾毛有三,细长如丝。夏秋之交,多近水而飞,往往数小时即死,故有朝生暮死之说。惟其幼虫栖息水中,捕食微细虫类,经二三年乃羽化为成虫。
  萤
  萤为益虫,长三分许。雄者体黄头黑,有复眼,翅鞘柔软,点线密布。雌者无翅,形如蛆。尾端皆有发光器,呼吸时,空气传入,生养化作用,发光颇美丽。夏间就水草产卵,亦发微光。十余日为成虫。成虫与幼虫皆食种种害虫,于农事有益。
  塞萤尾部亦发光,其极大之光可烛三尺许。
  萤火城
  干隆癸巳夏六月,嘉定南翔镇西郊,一夕,忽萤火团聚,至数十万,周围三四里望如火城,其光烛天,观者如市,五日后始灭。
  蚁
  蚁,本作蚁,体分头胸腹三部。赤蚁长不及一分,色黄赤。大黑蚁长四五分,山蚁长四分,皆黑色,有光泽。聚羣而居,分女王蚁、雄蚁、职蚁三种。女王蚁、雄蚁主生殖。职蚁为不完全之雌体,一主营巢取食,谓之工蚁;一主战鬬,谓之兵蚁。其组识尤胜于蜂。女王多数同居,亦不似蜂王之嫉妬专制。雌雄至交尾期生翅,职蚁无翅,多在地下营巢。
  农人终岁勤动,必有收获之粮,以资事蓄,物亦如之,故名曰储藏物。每夏日,蚁必广为蓄聚,移置窝中,故名为储藏。有二种,一在外觅食,既觅得,别有一种选而藏之。其藏之之法,如植物种子发生,蚁能嘘气,使不能达其生意,且又能使植物生出细芽。因芽性发甜,蚁喜甜芽,可哜其甜汁也。尤奇者,植物如自生芽,蚁以法嘘之,亦不能阻,乃俟其初长时,啮其芽枝,则芽不复作。或有任其芽之稍长,啮折,曝之日中,复收藏以备食者。
  蚁结窠
  蚁垤恒在地,居高者不多觏。闽中自秋徂冬,羣蚁必就高处结窠,檐牙屋角,所在皆有,泥颗累成,几如海燕之巢,而其大恒过之,惟不若燕巢之修整。迫视之,细孔万千,为羣蚁出入门户。偶破,其中玲珑屈曲,正不异万户千门、层楼叠阁也。间有于松柏梢头结窠者,尤可异,式如鸡心下垂,大且逾瓮,其中结构与檐牙屋角者无少异,惟外形较整洁,遥望之正如绝大之柏子。闽人云,地多白蚁,秋冬则觅常蚁为食,故羣蚁即迁巢高处以避之。
  薛叔耘见蚁鬬
  薛叔耘所居阶前,有两蚁穴,东西相望。天将雨,蚁辄背穴而鬬.西蚁数赢什五,东蚁败,乘势蹙之,将傅垒矣,东蚁纷奔告急,遂出穴如潮涌,济师可三倍,逆诸础下。相齮者,相禽者,胜相嗾者,败相救者,相持僵毙不动者,沓然眩目,西蚁伏尸满阶,且战且却。又有蚁自穴中出,向东蚁若偶语者,盖求和也。东蚁稍稍引退,西蚁亦分道收尸。明日视之,则西蚁徙穴益西,无敢东首者矣。
  汪耕余闻蚁鸣
  汪耕余权常熟令时,行馆甚卑湿,就寝而虫入于耳,足声窸窣如蟹爬沙,又时闻其鸣,如曰唵唵,厥声甚长。百计不能去,使刀镊之工籋而出之,则一蚁也。蚁乃使人得闻其鸣,亦奇。
  白蚁
  白蚁为害虫,蠹蚀梁栋椽柱及一切服用之物,旧说以为蚁类,故谓之白蚁,实则与蜉蝣同类异种。其种别,又有雌蚁,雄蚁,职蚁,兵蚁之分,形态各不相同。大抵雌雄有翅,职兵无翅。四者相聚,以营共同之生活。职蚁营巢,蠹蚀梁柱而空其中,洞口以兵蚁守之,雌雄生殖其中。一日产卵可至八万余,故滋生极繁,大为房屋之害。多产于温热二帯,寒帯无之。古亦谓之巴虫,以巴蜀多产之也。《元微之集》云:「巴蚁众而善攻栎栋,往往木容完具,而心节朽坏。」即此。
  青海北境白蚁成羣,伤蚀皮毛,为害至剧,土人每以酥油调盐汁洒地以杀之。
  白蚁食藩库银
  粤东白蚁,为害至甚。康熙辛巳,藩库交盘,每箱贮银以千计,独一箱少十二两,或洞其腹,或陷其边,盖白蚁据之为银窝也。
  一足蚁
  岭南有一足蚁,生于树根,自头至尾,别无二足。而此一足又长尺余,附于树根之上,如胶漆之坚,故仅能盘旋树下,不能远行也。
  蜘蛛
  蜘蛛为节足动物,体分头胸部、腹部,状如囊,口有颚二对,上颚二节,末节为钩,其末端有毒腺之孔,胸部有脚四对。其肛门端有瘤状之物三对,是为纺织腺,内贮形如蛋白之液汁,上有细孔六七百个,脉体收缩,则液自细孔流出,触空气,凝为极细之丝,以后爪组合之,织网为巢,以捕昆虫而食之。性残忍,同类亦相食。
  蜘蛛窝
  芦江之下金吾庙有蜘蛛窝,相传干隆时,是处有大蜘蛛,殆三寸许,织网径一二丈,大者据其中,小者周缘往来,有数百。其旁一樟树,围可丈余,参天葱茏,亦三四百年物也。其根下一穴,大于斗,望之窅然,即蜘蛛窝也。
  蛛丝网龙
  嘉庆时,海州有蜘蛛怪,不知何代物也,能虚气为黑风。居民每望见风起,如黑烟蓬蓬,则皆严闭户牖,行者面墙壁而伏,风过乃已,习为常,亦无他害。一日,龙击之,雷雨既作,蛛吐丝网,龙窘,不能出,格鬬凡数十,须臾而滨海皆水矣。始有龙者二,焚网出龙。蜘蛛遁,莫识所往。诘旦,于数十里外有物纵横散落,圆腻而色灰,围如人臂,金石无所伤,而两头皆有焦火痕。
  舒铁云闻之,乃为诗曰:「人不见风,鬼不见地。鱼不见水,龙不见一切器。独见蜘蛛精,近海歕黑气。气逼海水水逼风,海风墨墨海云浓。漆镫不照水精宫,鳌背暗压蓬莱峯.乌鲗浮沫,海扇腾空。爰居避走龙出现,以角听之三日聋。呼龙畊烟龙爱宝,分明龙大蜘蛛小。岂知龙见蜘蛛气,不见蜘蛛丝。一丝两丝徐吐之,千丝万丝疾若驰。雨点小,霹雳雌。屠龙豢龙龙不知,蜘蛛太巧龙太痴。大似虎陷关,小亦羝触籓.上不得登天唱刀镮,下不得入海解倒悬,无可奈何束缚来人间。一撞海山摇,一掉海水翻。逐臭之夫狂走汗如生铁汁,既非网西施,蚕上山。蚩尤五色迷天下,天孙一梭掷往还,何以买丝绣作浪花朵朵金弯环。丝长不能已,丝密不知几。丝乱不可理,千气万力头腹尾,可怜不出蜘蛛一网里。帝旁投壶玉女娇,一箭跃出莲花骁。低头拾取见龙战,见首不见尾,其血元黄鏖。回身启齿奏天帝,何不下界除此妖。金星乃言此是绵绵延延淫气擢发不可数,法当用火烧。红云居中赤熛,怒檄绛虬凡两条。一然犀,一焚巢,丹烟朱雾海水焦。丝寸寸磔,虫嘻嘻逃。但见龙潜蜘隐天摇摇,火水未济终此爻。明日蜘蛛不吐气,拾得残丝如断臂。」
  蝎
  蝎,俗作蝎,蜘蛛属,长三寸许,青黑色,颚上有触须一对,如蟹螯,头胸部颇短,腹部环节十三,后端大环节狭小如尾。末有毒钩,遇敌,则向上弯曲,注射毒汁。生息于尘芥中,捕蜘蛛小虫等为食,并螫人。
  蝎长一尺
  某邑城西门外人有为土工者,掘出一蝎,长近尺,大惊,急以锹拄之,唤其曹。声未及竟,顿然而绝。众过之,则满身青黑,死矣,蝎犹未去也,众始围杀之。盖始拄锹时,蝎皇急刺锹,而毒即从锹而上也。
  蝎畏椒
  蓟州有石桥,相传下有毒物,行旅相戒,莫敢休憩。一日,有贩生椒者,驱二蹇驮椒笼来,苦热,小憩于桥梁,卸其笼,置之栏,驴亦散龁于草际。披襟偃息,倦极熟眠,梦中似有风声,又窸窣作响,疑有人攘其椒,而猝不能醒。久始起,视之,椒故依然,有巨物悬于栏侧,状如琵琶,灰青色,蝎也。大骇欲奔,以其不动,谛观之,毙矣。盖蝎固畏椒也。
  蝎自杀
  自尽惟人有之,若出诸昆虫,则未之闻也。惟蝎性至躁急,试捕其一,纳玻璃器中,照以火镜,蝎被光线直射,畏缩忿怒,无以趋避,因倒锋自刺,少选,毙矣。
  蝇虎
  蝇虎为蜘蛛属,大三四分,白色或灰色,善跳跃,徘徊墙壁间,伺蝇而捕之,故名。一名蝇狐,又名蝇蝗,亦名蝇豹。
  壁钱
  壁钱,为蜘蛛类,体扁平,黑褐色,作巢于壁,大如钱,故名。其巢光白如茧,俗称壁蟢,可入药。
  壁虱
  壁虱,为蜘蛛类,与疥癣虫同科,俗称臭虫,体柔软,大如豆粒,青褐色,脚八,皆有爪。栖息林丛,或寄生犬鸟之皮肤中,吸其血液。间亦寄生人体,蚀入皮肤甚深,引取之,愈益进入,不易除。
  络新妇
  络新妇,为蜘蛛类,大而美观,腹圆如球,有黄白黑色环纹,张大网于高树,为车轮状,捕昆虫为食。
  螲蟷
  螲蟷,为蜘蛛类,《尔雅》称土蜘蛛,体椭圆褐色,好穴土为管状巢。巢有盖,盖有铰链状之物,合之无缝,表面则被以青苔,与地一色。伺虫过,掩而捕之,方入即闭。
  八叉虫
  八叉虫,似土蜘蛛,大者如鸡卵,小者如胡桃。身圆,褐色而明,间以黄绿,口紫而四歧,能啮铁。足有八,虽短,怒则悉耸立。大风起,辄御风而行。天山南北路之人家土壁沟渠中,无不有之。飞集人身,少选自去。触之,即遭其噬,溃烂足致死。
  喜蛛
  喜蛛,即喜子,动物学谓之喜蛛。体细长,褐色,前肢长于全体三倍。所结之网亦为轮形。古谓之蟏蛸,或谓之长踦.
  螟
  螟,害稻之虫也,凡三种。一曰二化螟虫,长八九分,黄白色,背有黑纵线五,在稻茎或叶鞘间作白色茧。蛾开翅约寸许,翅之外缘有黑点七,产卵于稻叶表面,岁生二次。一曰三化螟虫,形态略同,岁生三次。一曰大螟虫,形体稍大。三者皆自叶腋蚀入稻茎,食其髓质,稻皆白枯而死,农家谓之白瘦。三化螟虫为害尤甚,《诗》「去其螟螣」是也。
  蝗
  蝗,害虫也,一名蝗螽,以其善飞,亦曰飞蝗。前翅黄褐色,有黑色粗纹,后翅半透明而阔,前胸有脊线,甚高,口器阔大刚锐。飞翔成羣,纷集田间,食稻立尽,为农家之大害。雌虫秋晚产卵于地,翌春孵化,是名曰蝻。驱除之法,普通多掘产卵之地,杀其卵子。迨至春日,多数之卵浮出水面,则收聚而烧毙之。若制大网捕取成虫,亦一法也。
  蚱蜢
  蚱蜢为稻麦之害虫,一名□螽,蝗属。体长寸许,有深灰色、黄绿色等数种。头为三角形,前翅成革质,稍能飞翔,后脚节壮大,便于跳跃。好食禾本科植物,尤嗜稻叶,常于陇畔缀集卵子成块。幼虫绿色,长七八分,为害尤甚。
  蝇
  蝇,室中之害虫也,亦称家蝇。体长三分许,灰黑色,头有复眼一对,甚大,褐色,几掩其全头。口器伸为管状,前端稍凹,适于舐食。脚之末端有肉质吸盘二,止时,盘内真空,空气压于外,故倒跂斜行而不坠。搬运污物,传布恶疾,甚为危险。产卵于污物之上,孵化为蛆。
  青海有蝇,多毒,以其常集于腐臭之动物上也。凡饮食中有蝇点者,隔宿变绿色,误吞之,若触瘴毒。
  李铁君畏蝇
  李铁君处士锴酷畏蝇,触肤,辄撝之去,不令须臾留。入夏,即洁治一室,常下帘坐。无事,人无入者,乃惝焉怳焉,无间而蝇且入,不知其何自来也。其来也,舐笔吮墨,乱书策,溷耳目。铁君大恶之,如见恶人,亟起治之,而迹之无有,释之在右,谓其黠无偶也。
  大麻蝇
  大麻蝇,为蝇属,亦名肉蝇。体长四分许,灰色,复眼赤褐,背有黑色纵线三条,腹灰白,有黑褐斑纹,作方格形。秋时甚多,最秽恶。
  苍蝇
  苍蝇,为蝇属,体长四分许,色灰黑,背有硬毛,两旁尤多,腹蓝色,稍类球形。夏时最多,纷集于臭腐物体之上。
  桑蝇
  桑蝇,为蝇类,为蚕之害虫。体长四分许,灰黑色,额有硬毛四列,背有黑色纵线五条,区划不明。产卵于桑叶,与叶同入蚕腹,其幼虫遂寄生于蚕体,谓之蚕蛆。
  牛蝇
  牛蝇全体密生黑毛,并有黄白毛散于各处。其幼虫寄生于牛皮中,皮肤因以溃烂。
  马蝇
  马蝇与牛蝇同类,体较大,淡褐色,翅与腹部皆有淡黑色斑纹。产卵于马之胸部,马舐其胸,咽卵入胃,孵化为蛆,渐次生长,与马粪同出体外,变蛹成虫。
  狗蝇
  狗蝇,全体黄色,复眼小,口吻刚锐。寄生于犬体,吸其血液。
  蛆
  蛆,蝇类之幼虫也。长三分许,色乳白,略黄。蚀葱及莱菔之根,被害处或生肿瘤。自孵化以至成蝇,约需三四星期。
  天牛类之幼虫,状亦与蛆相似,居土中,专食稻之幼根,使稻株萎缩,不能发育。
  雪蛆
  雪蛆,一名冰蛆,大如指,出四川峨眉山,可食。
  蚊
  蚊,囓人之小飞虫也。其幼虫为污水中之孑孓,老则变形为蚊,如蛹之成蛾。全体灰褐色,喙为细管,中含毒质,人被啮,肌肤必肿。然凡吸取人血者,皆为雌蚊,雄者则专吸草木之汁液。种类甚多。
  青海多蚊蚋,嘬人至痛,雨后丛集,挥之不尽。
  谢大令咏哑蚊
  光绪初,余姚谢小渔大令烺枢尝从其师朱肯然宫詹逌然至湘衡文,以幕中多蚊,而一种悄悄噆人者,其毒螫尤中于不觉,俗谓之哑蚊,爰作诗以志之。诗云:「前生孑孓悄含胎,幻蜕无端起水隈。锋不及防真利吻,肤能暗剥肆阴灾。伴蝇反免营营刺,羞鸟难防熠熠来。裸坏却疑聋俗似,不经苛痛未相猜。本来喜暗畏光明,况趁炎宵有限更。同杂市时偏匿影,聚成雷处忽收声。熏经灼艾能潜躲,饱快如樱始一鸣。倘为露筋祠报赛,莫将哑乐向神迎。」「自注:哑乐,见《宋史?礼乐志》。」
  苹果蚊
  陶业始于虞舜,自后铸沙范土,日益讲求。不意昆虫之中,亦有类陶工之巧者。其最着者曰苹果蚊,以所成之窠如苹果,故名,亦虫中之最巧者也。其状又类樱桃,外浑圆,中有孔,全体大如瓜,恒营于墙壁,或树枝,或草茎,或石上,若无处成之,往往营于细枝之上。初颇窄小,以后渐宽,作膨胀之式,但以沙泥为之。然窠虽极薄,而外有细纹如织。虫在其中产卵甚多,旋生无数毛虫,母虫别以他种毛虫衔而饲之。又恐他种毛虫为害,乃以毒汁僵之,则幼虫日形生长,可出窠而飞矣。
  白蛉
  京师入夏多白蛉,较蚊小而善啮,若元微之《虫豸诗序》所称淫尘者,盖蝱蚋之类。人呼之曰白蛉,犹蚊曰白鸟也。一作白翎。
  蚤
  蚤头小体肥,赤褐色,前后股退化作鳞片状,雌大雄小,六足善跳,口器发达,便于刺螫。寄生人体,吸取血液,亦有毒汁注入,与蚊无异。
  虱
  虱,亦作虱,体为长椭圆形,口突出,适于吸收之用。脚六,各有一爪,弯曲向内。腹部肥大。寄生于人体及他哺乳动物而吸其血。
  头虱
  头虱,为虱之一种,体长一分五厘许,灰色,腹部作卵形,爪大于他虱。寄生于人及猿之头部,其卵紧黏于发,搔之不易脱。
  床虱
  床虱,俗称臭虫,又曰蜰虫。体圆而扁平,赤褐色,长二分许,周缘簇生粗毛。日栖暗处,夜出,吸人血。吸时注入毒汁,故被吸处痛痒赤肿。体有臭液。旧名壁虱,晚近博物家析床虱与壁虱为二,以壁虱属蜘蛛类。
  床虱死人
  雍、干间,常州双桂坊老郎庙有外方旅客宿焉,捕床虱数头,以纸裹之,置墙隙。越数载,复宿其地,偶检壁中纸裹,忆及前事,启而视之,置掌心,臭虫得热气复活。忽嘤然一声,旅客仆地。肆主报官相验。官欲穷其异,竭力搜索,始得其窟于肉砧中。砧高四尺,宽亦尺余。剖之,则中已空,有血球一,大逾鸡卵,色赤,四围攒聚几满,如磁石,如子母珠。盖中间之球,乃其精灵所凝结,不能自动,赖外层之小虫出吸人血,以输送而滋养之。后取出,投诸火焚之,臭闻数丈外。
  床虱臭达数十步
  长沙南乡雨花亭有刘某所设饭肆,相传有宿之者,必疲惫。有张七爷者,为近地富人,强而有力,闻之,沽酒醉饱,独往宿焉。夜半,酒渐醒,则见帐上忽起赭色斑点,全帐几遍。审视之,床虱也。急起掀帐抖之,均纷纷沿帐循壁,入楼栿而没。张急呼店主入,以所见告,偕店主登而索之,得一败鼓,甚重,异之,疑为其巢穴,舁之下,集薪焚之,臭达数十步外。
  毛虱
  毛虱,体肉色,扁圆,背淡桦色,头胸二部区画分明。寄生于人之阴毛、腋毛等处,不易辨别,其卵胶附于毛,尤难分离,当用水银软膏除之。
  蚜
  蚜,害虫也,古名竹虱,今亦称木虱。种类甚多,有绿色、赭色、黑色诸种。体形如虱,长半分许,口吻作管状,刺入竹木之新芽嫩叶,吸收其汁液,自肛门排出甘蜜,以养幼虫,蚁羣聚舐食之。分卵生、胎生二时期,繁殖之速,为虫类冠。可撒石灰于植物叶上,并检集卷缩之叶,杀而除灭之。
  蠹鱼
  蠹鱼,体小,被银白色细鳞,尾毛三,其长相等,能蚀衣服、书籍之属。
  桂蠹
  桂蠹,桂树所生之虫也。大如指,色紫而香,蜜渍之,可为珍味。汉赵佗以献文帝者即此,《楚辞》亦有之,则此物之见珍古矣。
  污虫
  害稼之虫,以奉天之污虫为甚,非蝗非蟊。其食田禾也,必俟根叶罄尽乃止。
  尺蠖
  尺蠖,体长可二三寸,首尾相就,屈伸而行。种类甚繁,以桑尺蠖为最着,全体灰色,夏日居桑树,食其嫩芽,岁生二次,桑之害虫也。人以其行时一屈一伸,故借为始屈后伸之喻。
  蝤蛴
  蝤蛴,为天牛及桑牛之幼虫,乳白色,无脚,有黄褐色短毛,被覆全体,背有颗粒状突起之物,能支其体以覆行。蚀桑树,能深入干中,桑遂枯死。此虫色白而丰洁,故古以比妇人之颈,《诗》「领如蝤蛴」是也。
  红娘华
  红娘华,体扁平,长寸许,黑褐色,头小,口突出,前翅硬化成革质,不达尾端,尾有毛二,长于体两倍。栖息水田池沼,捕食小鱼,故为害虫。
  蛘
  蛘,本作(虫芊),害虫也,一名谷象,粤人曰米牛,绍人曰米象,苏人谓之蛘子,生于谷仓中。其为幼虫时,无脚旧称虸蚄.老则成蛘,背有甲,赤褐色,亦有黑色者,头小,口吻长于头者二倍。春时产卵于谷之最软部分,孵化后,蠹入内部而蚀之。
  蜾蠃
  蜾蠃,本作果蠃,体黑色,雌者尾端有毒针,能刺人。常衔泥,就树枝墙壁作球形之房,产卵于中,藏蜘蛛、螟蛉等小虫,以供幼虫之食。有益于农产物。
  蠼螋
  蠼螋,本作蠼螋,一名搜夹子。长七八分,全体黑色,脚六,色黄,能疾行。尾端有角质之附属器,作铗子状,迫之,则泄毒液以自保护。在野食蚜虫、叶卷虫等,有益于农圃,入室则为幼蚕之害。吴俗多以蚰蜒为蠼螋,误。
  蠛蠓
  蠛蠓,一名蠓,小虫也,微细色白,头有絮毛。将雨,羣飞塞路。一说,即酰鸡。
  叶卷虫
  叶卷虫,害虫也,体长寸许,淡绿色,头部略带褐色,前后有脚十六。栖于稻叶及桑叶上,蚀其叶,吐白丝卷叶之两端而巢其中。成蛹后,化为暗色蛾,谓之叶卷蛾,产卵于叶背,每年发生二次。
  蝼蛄
  蝼蛄,稻麦之害虫也,体长寸余,褐色,有软毛甚短,前翅小,后翅较大,常叠于背,末端细长似尾,前肢颇强,利于掘地,能鸣而跳跃。昼常穴居土中,夜出飞翔,喜就灯火。
  蔗虫
  蔗虫生广东潮州之蔗田中,形似蚕蛹而小,味甘,性凉,出痘险者可赖以助浆。
  鼠妇
  鼠妇为节足动物,体青灰色,形扁而椭圆,长三四分,胸部分七节,有等长之脚,恒居瓮底、砖缝等湿地。旧称即伊威,非。
  地鳖
  地鳖,一名(庶虫),俗称土鳖。大者体长寸许,前狭后阔,头小,六足,背有横纹错起,多生湿地。
  蜈蚣
  蜈蚣为节足动物,以扁平之环节合成二十二节。第一节黄褐色,其余各节背面深蓝色,腹面黄色。每节有脚一对。生口边者,变形成顋脚,钩爪甚锐,端有小孔,内通毒腺,能注射毒液。潜伏于阴湿之地,捕食害虫。
  水蜈蚣
  康熙庚午三月,苏州荃墩湖有水蜈蚣数万,游行水中。撩置于岸,则软而无用矣。
  蚰蜒
  蚰蜒为节足动物,俗称蓑衣虫,与蜈蚣同类,体长八九分,暗黄绿色,有黑斑。脚细长,凡十五对,最后一对尤长,行走极速,其脚易脱。夜出壁间,捕食乌蠋等害虫,与蜈蚣同,有益于农业。
  马陆
  马陆,虫名,长寸许,体如圆筒,暗褐色,有赤色斑纹,多环节,每节有脚二对。栖于温地,食草根及腐败物质,发恶臭,触之则蜷曲,成螺旋状。以有油气,俗称为香油虫,亦名马蚿,塞外深山丛树中间有之。断之能行。
  鲎
  鲎为甲壳类动物,长一二尺,青里色,全体外包坚甲,头胸部略成半月形,腹部六角形,背有复眼单眼各二,口在腹面,周围有脚六对,最后之脚扁平如瓣,以护腹部五对之鳃,尾成剑状。近尾之肉,味美,闽人以为食品,谓之号。
  鲎叩首
  干隆辛丑,某县滨海之区溢。及退,见地有物如车轮,非龟非鳖,雌雄相叠,远近聚观,阅五六日不能出。乡人以车装送海滨,挤之入水,物乃西向作叩首状而没。后有识之者,谓即鲎也。
  介壳虫
  介壳虫,果树之害虫也,体为椭圆形。其幼虫约长半分许。介壳长分许,黑褐色,两旁有刺毛。雌大雄小,雄有二翅,常蚀柑橘、苹果等叶,微细难见。驱除法,冬用石灰、硫黄等煎水涂树干以杀其卵,夏则摘被害之叶焚之。
  叩头虫
  叩头虫,害虫之一也,为小甲虫,长者七八分,全身黑褐色,尾端稍细,头部环节甚强。以指压其体,则其头为有力之振动,故名。俗称跳搏虫。幼虫至细,色黄,俗名金针虫。食植物之根,食尽一株,更移他株。数年之久,始化为成虫,害麦类最甚。晋傅咸有《叩头虫赋》,唐卢延让诗有「窗间腷膊叩头虫」句,故俗亦呼为腷膊虫。舒铁云亦有诗咏之曰:「叩头虫,无腰而折,无手而空。跂跂脉脉何所求?剥剥啄啄频叩头。独不见断头将军强项令,与虫语冰虫弗听。」
  金龟子
  金龟子,俗称金虫,体长六七分,金绿色,背有甲,六足,种类甚多。有一种害稻者,其幼虫色白,是为蛴螬,栖稻根,啮食之。及化为成虫,仍食稻叶,旋产卵于叶鞘,农家苦之。
  蜣螂
  蜣螂,亦作蜣蜋,与金龟子相似,背有坚甲,全身黑如漆,好以人畜之粪推转成丸,即产卵其中,故俗有运屎虫、屎蜣螂之称。
  独角仙
  独角仙,甲虫也,长一寸四分许。雄者头有角状之突起物,颇长,末端分为二,其端又各分歧如前。体黑褐色,前翅少淡。常栖息于皁荚、栗、檞等树而蚀害之。
  石背
  石背,甲虫也,以其背坚如石,故名。亦作石贝。冬伏荔枝叶下。荔花时,石背亦产卵。实熟,辄溺其上,全枝脱蒂,雨时尤盛,故为荔枝之害虫。
  吉丁虫
  吉丁虫,甲虫也,长寸许,全体金绿色,有黑紫色纵线,甚美丽,触角短,六足,翅坚尾细。好吸收树木及花之液汁。幼虫色白,为松之害虫。出岭南宾、澄诸州。《本草》谓带之令人喜好相爱,故旧时亦肖其形以制首饰。
  蛁蟟
  蛁蟟,长一寸三分许,色黑,翅无色透明,夏秋间鸣于高树。
  灶马
  灶马,全体红色,后肢颇长,而有长刺,多集于灶间,俗亦呼为灶鸡。以其脊高脚长,故又有骆驼之称。
  斑蝥
  斑蝥,亦作班猫,长五六分至寸许,多生豆叶上,甲作紫绿色,带金属光泽。喜飞行人前,故又有乡导虫之称。性有毒,可入药。幼虫头甚大,与成虫异形,皆捕生虫为食,有益于农事。
  水蜡虫
  水蜡虫为介壳虫类,寄生于水蜡树,体小。雄者之后翅微小,雌者无翅。成长后,分泌白蜡甚多。凡介壳虫多为害虫,惟此为益虫。四川、湖南等省皆饲养之,以收取白蜡。
  虾
  虾,与鰕通,为节足动物之长尾者,体分头部、胸部、腹部,背甲为圆筒状,青黑色,薄而透明,前端有长棘突出,触角二对甚长,俗谓之须,腹部环节六,两侧有游泳器,谓之桡足。种类颇多,可食。
  龙虾
  龙虾为虾之绝大者,可食,长七八寸至尺许,体浓赤褐色,胸甲有小疣甚多,前端有二短棘。产于近海,以小甲壳类及贝类为食,其须颇长,韩愈诗「又常疑龙虾,果谁雄牙须」是也。
  斑节虾
  斑节虾,长六七寸,前三对脚之尖端具小螯,体色常有青红黄褐等斑,故名。
  (虫宁)虾
  (虫宁)虾,产咸水中,大者长五六寸,出水即死,俗亦谓之明虾。两两干之,谓之对虾,为珍馔。去其壳,俗谓之大金钩。鲜者味尤美。
  虾蛄
  虾蛄为虾类,体长四寸许,第二对脚较草虾为大,其端弯曲,内缘如锯齿,背节亦较多,全体淡黄微绿,入沸水中,成淡紫色。
  蝲蛄
  蝲蛄,亦作剌姑,虾之属,大可盈寸,第一对脚有螯如蟹,吉林、宁古塔等处产生最多。满洲人尝捣之成膏,以荐宗庙。其体有炭酸石灰质之突起物,供咀嚼之用,称蝲蛄石,可作药。
  寄居虾
  寄居虾,虾属,以其形略似蟹,故又名寄居蟹。体之前半有甲,后半为柔软肉体,常求空虚之介壳而入居之,腹部变为螺旋状,与介壳合,故俗又称蟹螺。第一对脚则为大螯,以捕取食物,并为闭塞壳口之用。种类甚多,有居木孔及海绵中者。
  蟹
  蟹,亦作蠏一称螃蟹,节足动物,淡水、咸水皆产之,可食。头胸部甲甚阔,腹甲扁平,屈折于胸部之下,有横纹,雄者小而尖,雌者大而圆。复眼在背甲前缘之深窝,有柄承之。大顋坚硬如齿,便于咀嚼。脚五对,第一对变形为螯,横行甚速。内脏皆在背甲下,俗所谓六角板者,即心脏,所谓脂与黄者,即精巢及卵巢也。
  甘肃无蟹,土人终身不知有蟹也。间有一二知之者,则于兰州商肆中见其所陈设以为标本之蟹耳。
  长足蟹
  延吉产蟹,其壳径不过二寸,而足长至四五尺,每一足之肌肉足供一二人之食,其肉之美亦逾于常蟹。
  金钱蟹
  金钱蟹,小蟹也,以其形如钱,故名。产咸、淡水间,有黑膏,可腌食。
  蝤蛑
  蝤蛑,一名蟳,蟹类,产海滨泥沙中,可食。壳圆如常蟹,最后两足扁而圆长,无爪,与梭子蟹同,闽人称之为青蟹,较梭子蟹为贵,而俗亦称梭子蟹为蝤蛑。
  虎蟳
  虎蟳,蟹类,产闽中。其壳类人家门户所绘之虎头,色殷红斑驳,有镶为酒器者,肉粗味劣。通州如皋亦有之,俗称关公蟹。
  招潮
  招潮,蟹类,小如蟛螖,壳白,随潮而上,背坎外向,举螯,不失常期,故俗称招潮。
  海蛆
  海蛆为甲壳虫类,体长寸许,褐色,有光泽,第二对触角颇长,脚五对,颚脚二对,亦为步行之用,胸腹部区别不明。羣栖海岸,行走迅捷。
  水蚤
  水蚤,甲壳类之小动物也,长约二厘,以显微镜照之,始能见其大体。色灰白,略透明,以双壳蔽体,触角大而分歧,有脚五对。产沟水中,人多捕之以饲金鱼。
  乌贼
  乌贼,亦作乌鲗,为软件动物。体苍白色,有紫褐色斑点,分为头部、腹部。头部有足十,中二足独长,为捕捉鱼类、贝类等食物之用。眼二,构造与哺乳动物无异。腹部为卵圆形之囊,名外套膜。两旁有肉鳍,为游泳器,中有内壳色白,质坚厚而疏松,即海螵蛸也。又有白色小囊,中贮墨汁,有急,则喷之以自匿,故俗又称墨鱼。可鲜食及制鮝行远,为吾国海产之一大宗。
  章鱼
  章鱼为软件动物,与乌贼同类异种,体较大,色青紫,而有褐灰等色之斑点,亦分头部、腹部。其足八,长逾于腹数倍,足端各有吸盘两行及唇状之膜,互相连缀。腹短小而圆,无内壳。生于海中,捕食鱼介,其大者能摄羊豕入水。
  瀚海有蚌螺遗甲
  瀚海一望斥卤,无溪涧山谷,而沙中每有蚌螺遗甲,盖其初皆泽国也。圣祖御制《几暇格物编》,由委推原,谓古来西北本系水区,非即沙碛,实发前史所未言。
  蚌
  蚌为软件动物,壳两片,为长椭圆形,色紫黑,大者长八九寸,肉体扁厚,以鳃呼吸。运动时,有舌形之足出于壳外。质硬,能掘土。产于淡水。内面平滑,有真珠层,能产真珠。又可用人工作球形、卵形及人形之铅模,纳入其外套膜与介壳间,使历久装成珠质,而得异形之珠。壳之佳者,可碾薄,嵌于窗棂,俗称为明瓦。又研之为粉,曰蚌粉,可入药。
  蚌生珠
  宁古塔城之西北十余里,名额富里,又六十里为旧城,临河。河多蚌蛤,出东珠,每粒约重二三钱,其色或粉红,或天青,或白,非奉旨不许采。康熙时,有儿童浴于河,得一蚌,剖之,有大珠径寸。
  江珧
  江珧为蚌属,亦作江瑶,一名玉珧。壳长而薄,为直角三角形,壳顶在其尖端,面有鳞片,排列为放射状。壳内黑色,有闪光,以足根之细丝附着近海之泥沙中。肉不中食,而前后两柱,以美味着称,俗称之为江瑶柱。
  蚶
  蚶为蚌属,壳厚而硬,略成三角形,面有纵线突起,如瓦楞,故俗称瓦楞子。外淡褐色,内白色,肉色赤,可食,大者谓之魁蛤。又一种纵线不甚高,外黑褐色,时有茸毛附着者,俗称毛蚶。
  淡菜
  淡菜为蚌属,以曝干时不加食盐,故名。壳为三角形,外黑色,内真珠色,长二三寸,足根有丝状茸毛,附着于岩石。产近海,肉红紫色,味佳,博物家以为即《尔雅》之贻贝也。
  螺
  螺,与赢同。软件动物之硬壳有旋线,其体可以宛转藏伏者,统谓之螺,种类甚多,大者可为酒具与吹器。壳之内面,光色美丽,可用以镶嵌漆器。
  螺中有珠
  晋江黄儆庵给事熙缵尝为安庆府推官,顺治庚子,与王文简公士祯同为江南同考官,以己亥城守功内擢。其仆人一日得大螺,煮食之,汤忽沸,有声甚巨,螺自釜跃起,室中气若烟雾,不辨,人皆惊走。移时视之,螺死,有珠如龙眼大,在其侧。以经水火,晶光减矣。秤之,重三钱。
  鹦鹉螺
  鹦鹉螺为软件动物,有四鳃,口之周围多丝状触手,介壳为螺旋状,螺层尖处屈曲如鹦鹉嘴,故名。壳乳白色,有青绿斑,里面有光如真珠,大者可受二升,制为酒器,奇而可玩,《格古要论》谓之鹦鹉杯。
  荣螺
  荣螺为软件动物,亦作蝾螺,形如拳,故又名拳螺。壳甚厚,有厣,孔大而圆,外暗青色,内稍作真珠色,螺层上间有突出处如管。栖息岩礁之阴,肉味颇美。
  法螺
  法螺,我国古时军队用以示进退者,今释道斋醮多用之。本系软件动物,产于海中。壳为螺旋状,上部延长,形略似梭,故又称梭尾螺。色黄白,有炎紫斑纹。肉可食。大者于螺头穿孔吹之,发声甚响而远,俗谓之海哱啰。
  海蛳
  海蛳为软件动物,与螺蛳同类异种,壳较细长,有旋纹。产于淡水者,螺旋较细,可食。
  牡蛎
  牡蛎为软件动物,一名蚝。右壳小而薄,左壳大而凸,外面磈蠝不平,腹缘为波状屈折,色淡黄,内面白而滑润。足渐退化而失其用,常以左壳附着于岩石,连缀至一二丈,崭岩如山,俗称蚝山。产浅海泥沙中。肉味美,富有养料,易消化,谓之蛎黄,海滨之人多以为食品。宁波之象山港及台州湾所产最着名,有大小二种,并有绿蛎黄、鸡冠蛎黄、斧子蛎黄等名。大蛎黄取于象山之马鞍岛,运销上海。壳可烧灰,功用与石灰同,谓之蛎粉。
  海扇
  海扇为海中动物,与牡蛎同类异种,径六七寸,其壳左深凹,而右扁平。水中浮行时,扁壳竖立如帆,乘风而行。表面有阔沟,表黄而里白。肉与柱味均美。壳大者可以代锅,小者亦可为杓。
  蛏
  蛏,与文蛤同类异种,壳为长方形,两端常开,色淡黑,长二寸许,足及吸水管皆露于壳外。肉似蛎,色白而甘美,俗呼为美人蛏,产海边泥中。
  蛤蜊
  蛤蜊为软件动物,蛏属,壳几为正圆形,外面黄褐色,轮文稍高叠,内面白色。肉味甚美,水滨之人多以供膳,亦名圆蛤。
  马蛤
  马蛤即马刀,一名蜌,与蛏相似。壳长方形,大者长三四寸,外黄苍色,内淡黄,足端锐尖,栖海边泥中二三尺深处,肉亦可食。
  西施舌
  西施舌为软件动物,一名沙蛤,产海边沙中。状似蛤蜊而长,壳白,足突出长二寸许,如人舌。足端有丝状物,以之附着沙际。渔者见小穴出泡沫,即掘得之。肉鲜美,可食。
  文蛤
  文蛤为软件动物,在浅海沙中,大者二三寸。壳略如心脏形,微白,有褐色放射状之带纹,内面白色,水管甚长。足有强力,仅一二分时,能掘沙土,埋体其中。肉味美,研壳为粉,谓之蛤粉,可入药。
  蜗牛
  蜗牛,一名蛞蝓,软件动物之有肺者。外壳扁圆,无厣,体柔软,平时全缩入壳中,行则伸出。头有触角四,其二较长,尖端有眼。头侧有小孔,内为肺囊,以通呼吸。腹部之两端,伸展而成足。分泌一种黏液,以便移动己体,干则成薄膜,光泽如银。雌雄同体。常集于草丛树荫之湿处,蚀害绿叶。
  《本草》诸家多以蛞蝓为蜒蚰,而谓有壳者为蜗牛,无壳者为蛞蝓。日本博物家用此说。程瑶田《释虫小记》谓蛞蝓即螔蝓,与蜗牛为一物。蜗牛腹垂边外,铺如剑锷而阔于背,故曰蛞蝓,蛞之为言阔也;蜒蚰身祇狭长一条,腹圆无垂边之棱,特着《蛞蝓蜗牛正讹记》。
  蛞蝓鱼
  蛞蝓鱼为头索动物,长一二寸,体半透明,两端皆尖,形态如鱼,头部区画不明,无脑头骨及心脏,背有脊索一,其长与全体等,常居海底泥沙中。
  蜒蚰
  蜒蚰为软件动物之有肺者,与蜗牛同类异种,居于温暖阴湿之地,体为圆筒形,长三寸许,无壳,头有触角四,惊则缩入,背有淡紫色之纵线,雌雄同体。其经行处,辄留粘液之迹如蜗牛,为植物之害。
  海镜
  海镜为软件动物,一名璅蛣,郭璞赋谓之「璅蛣腹蟹」。其肉可为酱,是为蛣酱。一名海月,粤人呼为膏叶,两片合以成形。壳圆,中甚莹滑,月照之,如云母光,可制为明瓦。内有少肉如蚌胎,腹有小蟹子,如黄豆,螯足具备。海镜饥,则蟹出拾食,蟹饱归腹,海镜亦饱。或迫以火,蟹子避火走出,海镜立毙。人若生剖海镜,则见蟹藏腹中,逡巡死矣。
  蚕
  蚕,吐丝之虫也,环节蠕动,胸腹及尾有足六对,食桑叶。我国古时育蚕,以青、兖为盛,今则推江、浙二省。蚕自幼虫成长,必蜕皮数次。每蜕皮,则必不食不动二三日,谓之眠。经三四眠,始上簇作茧。茧变为蛹,又由蛹化为蛾,则吐唾液,使茧受湿化软,破之以出,谓之蚕蛾。欲取丝者,常乘蛾未出茧时缫之。既出,则丝绪断绝,不复能缫也。
  野蚕
  野蚕为蚕之原种,一名天蚕,生于桑、樗等树上,即食其叶。形状酷似家蚕,惟身为黑褐色。蛾亦黑褐色,后翅内缘有白纹,为桑树等害虫。直隶、山东等省亦取其茧丝,织为茧绸,其丝输出外国者甚多。
  柞蚕
  柞蚕,野蚕也,色绿,食柞、栎等叶,成褐色茧。其蛾黄褐色,间有杂以白色者。
  山蚕
  山蚕,一名樗茧,海州、盖平、复州土人且放之樗树以养之,不仅食柞也。
  樟蚕
  樟蚕,野蚕也,产广东、江西等处。色绿,有长白毛。茧黄褐色,有孔,可制钓丝。蛾翅灰褐,杂以绿色。
  地蚕
  地蚕,害虫也,种类颇多,体长寸余,形如蚕,有灰黄、深黄等色。背上各节,大率有二黑纹,作八字形。蚀麦类、豌豆、玉蜀黍等之叶。触之,则作环状,落地即佯死。其蛾喜飞集灯火及有糖汁之处。
  海蚕
  海蚕,大如蚕,青黑色,顶有一窍。浙江之温、台人辄取而置之于塘,插竹如林,蚕食水草,久之则缘竹而上,自窍吐粉,凝于竹末,粉尽,入水而死,即海粉也。
  蚯蚓
  蚯蚓为蠕形动物,亦名曲蟺。体圆而细长,有环节甚多,紫黑色,近前端处有一红色肉带,平广无节,名曰环带。腹面列生小刺,后向,以防体之退后而助其前进。雌雄同体。常吞食泥土,穿地为穴,故能使地中空气流通,植物易于成长,为农家间接之益。
  放光虫
  放光虫,一名鼻涕虫,虫类之最软弱者也。秋雨初晴,放光虫每缘墙而上,若遇盐蛇,则盐蛇虽相去数寸,昂头张口,遂不能行。放光虫从其口蜿蜒以入,久之,盐蛇全身化为水,而放光虫卒无恙也。
  蛭
  蛭为蠕形动物,亦名水蛭,产于池沟之溜水中。体黄褐色,有黑线,形略似蚯蚓,有轮纹甚多,口腔有缘如锯齿,好吸附人畜肌肤而吮其血。江苏、浙江、山东数省产生最多,有长至尺许者。其大者谓之马蛭,俗称马蟥。又有名草蛭者,亦善吸取人畜之血液,甚有害。
  马蜞
  马蜞为水蛭之大者,俗亦称曰马蟥,栖水中,体长三四寸,背灰黄绿色,腹黄色,迫之则蜷缩其体。多以植物为食,农人在田中,亦吮其腿足之血。
  笄蛭
  笄蛭为蠕形动物,旧名度古,俗又称土蛊,略似水蛭,长三四寸,背黑,或淡灰色,中有暗褐色纵线数条,匍行时,头部有触角,常栖息于草间湿地。
  绦虫
  绦虫为蠕形动物,能寄生于人之肠内,吸收人之养料,而令人衰弱者。其全体为扁方片,寸寸成节,色白,故又谓之寸白虫。每节各具生殖机官,能自增殖。其在肠内,则互相连接,或长至二丈余。其节片随粪溺泄出,又移殖其幼虫于动物体中,如牛肉、猪肉、鱼类之肉,皆有为其幼虫所寄生者,人食之,则此幼虫又于肠内发育,而为完全之绦虫。察其首之形状,可分为三种。无钩绦虫生于牛肉内,有钩绦虫生于猪肉内,裂头绦虫生于鱼肉内。
  海参
  海参为棘皮动物,旧名沙噀,而称干者为海参,今通称海参。体长五六寸,圆而软滑,色黑,口缘有触手二十余。其足在背面者,成磈磊形,在腹面者,三行纵列,足有吸盘。肠管纡长,近肛门处有分歧之管,状如树枝,以营呼吸作用,谓之水肺,亦称呼吸树。雌雄异体。栖息近海,曝而干之,可为食品。以产奉天者为最,色黑多刺,名辽参,俗称红旗参。产广东者次之,色黄,名广参。产宁波者为下,色白,名瓜皮参,皆无刺。别有一种,色白无刺,谓之光参,出福建。然每年自印度、日本输入者亦不少。
  海胆
  海胆为棘皮动物,体为半球形,色紫黑,壳面密生硬棘,口在腹部,与背部之肛门位置相对。食道周围有一水管,分枝伸出体外,而成管足,以为运动。栖息于暖地海岸,性迟钝。卵巢黄色,可入盐佐酒,鄞有之。以其壳圆如盂,外结密刺,内有黄色之膏,鄞人谓之海绩筐。
  海蜇
  海蜇,即水母,又谓之(虫宅),腔肠动物也。产于近海,大者径尺余,种类甚多。最普通者,上面高凸,状如张徽,平滑而软,色淡蓝,其薄皮俗称海蜇皮。下有八腕,延长如柄,色淡红,俗称鸡冠海蜇。腕上触手丛生,触手之间有无数细口,内通胃腔。伞之边缘有耳及目,以司感觉。常浮游水面,众虾附之以为栖息,古称水母目虾,谓其以虾为目,实非。
  栉水母
  栉水母为腔肠动物,单独浮游,不成羣体,发生及构造多与普通水母异。有数种。其体或圆如瓜,或扁平如带,体壁极薄而透明,周围有纤毛四条,各分为二,相比如栉,故名。雌雄同体。常游于海面,夜放磷光。
  水螅
  水螅为腔肠动物,产于淡水,体为管状,色绿,一端有吸盘,黏附于田沼之小草。一端有口,周围有触手数条,以捕食物,伸长约及寸许,缩则成一小块,多为羣体。其生殖为出芽法,然亦有雌雄生殖器,为有性之生殖。
  海花石
  海花石为珊瑚虫类,《本草》谓之浮石。面有多数浅窝,纹如菊花,灰白色,坚硬如石。韖皮厂中每以之磨皮垢,小者常供案头清玩。
  菟葵
  菟葵为珊瑚虫类之一种,其状如菟葵之花,故亦名菟葵,或曰菟葵莃.其体为圆筒形,大如拇指,一端附着礁石,周围生多数触手,用以取食。平时触手敛缩,形如花蕾,全体柔软,实为珊瑚虫之无骨骼者也。
  鞭毛虫
  鞭毛虫为原生动物,淡水、咸水中皆产之。体微小,大率为卵圆形,一端生长毛,毛一本或数本,以为摄食及游泳之用。有裂口,能纳圆形食物于体中。运动时,伸缩伪足,类变形虫。其生殖,常由分体法以成羣体,如夜光虫是也。
  钓钟虫
  钓钟虫为纤毛虫类,状如倒钟,钟缘环生纤毛,下接细长之柄,附着于水草之根。索食,则伸其柄,否则缩短,如紧螺旋状。产淡水中。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