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献经典>> 专题>> 典藏辑录

典藏辑录

《安溪县志》卷之七·文章类 一、宸翰 序

繁体中文】  作者:明-林有年   发布:2016年06月07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流 惠 亭 修 禊 序

陈  宓(宋县令)

得暇日、邀佳友、寻胜地、赏良辰,昔人以兼之为难;况绾铜束带,心一旦不在民,必有受其害者,又吏议束人,是四者,愈不易得。仆来安溪,爱其山水,县小事烦而才短,日历仅给,值连年意绪不佳,此事俱废。

积雨快晴,吏以休告。童子曰:“兹非修禊辰乎?”于是命友联骑,东出龙津桥,步登高山。山上有台,翠巘旁绕,下瞰曲湍,如过几席。杯行到手,疾于飞羽。 咏兰亭之章,如与昔人同处一席。少焉,西登凤池桥,桥未就者数板,憩于中亭。清风掀袂,如跨虹登汉。拿舟抵流惠亭,平湖日偃,紫荷刺水,白鹭窥人,草木芳蔚。游者往来堤上不绝,依稀钱塘西湖之胜。酒半各赋诗,假笔旁舍,即景成咏,不烦拘索。回泊双清阁,五峰屏立,一水镜净,觞一再引,日薄,意恋恋犹未足。

嗟乎!乐不可极,游不可放。斯集俱同心友,又子侄皆来,向之数美,今巳尽偿,其所得不既充矣乎?诗以兰亭修禊事为韵。

旧 县 志 前 序

李源(晋江人,员外郎)

安溪,古清溪。当邑之阳,溪流清莹,顺下如驶,故曰安。安者,顺也。或曰:“恶其声之类于非族,故易之。”易之,嫌名也。其地舟车所通,贸迁化居,不以山溪之限。民乐耕纺,士俊警尚意气,此安溪之大观也。隋此置场,南唐使请于太府,遂县之。六百年来,志书有无修废。正德辛巳正月庚申,龚侯患之,揖师生而进之曰:“县志,古列国史也。匪古匪今,匪今匪后,尔师生亦此之忧乎?”用是事事不怠,毋废前闻,毋略后观,三越月而草已具。龚侯过竹坡之居以序请。

予闻之,小史掌邦志,《周官》则有。东汉之初,诏南阳撰作《风俗》。则知县与天下,昔人不以大小广狭详略也。侯其以天下视安溪哉!夫古今之氏史家者,自三代以还可数也,惟司马氏称实录焉,侯其以西汉纪安溪哉!侯诺以往。又三越月,志以成告,而索序之价纷矣,遂书此以归之,侯志也。

侯名颖,戊午榜,好学而文,政知所先,江西吉水人。

旧 县 志 后 序

詹源(邑人副使)

安溪县志,志吾安溪一县之事也。修之者, 令吾县吉水之龚侯栗夫也。与修事者,吾邑博南海之邹君至道、丰城之涂君仲介也。安溪之为县,与夫志之所以修,其详已见于地官郎李竹坡先生序矣。龚侯谓予邑人也,当缀数语于后。

予惟今之吏蔚有声称为能者,不过知事事于簿书期会之间,讼狱赋税之末而已;其能知以典章载籍为事者,盖寡矣。间有及之者,又率纷工糜费于一切无益之虚文而已;其能知以政体治道所关、人心风化攸系者为事焉,益又寡矣。

龚侯负通敏之才,出自贤科,令吾安溪甫期月, 理治之暇,即慨然念安溪为邑,僻在一方,旧未有志,无以鉴古规今,善今垂后,遂与二、三同志修辑以传。举其志,则一邑之文献风土之事备,虽今可古,而后可今也。是可以观焉,可以兴焉,勉焉,修焉,通变宜民焉,从善舍恶焉。自一邑推之郡,自一郡推之天下,而莫不然焉。其于政体治道人心风教,所补岂小小哉!其视夫纷工糜费于无益虚文者,相去何如哉!故夫事簿书、期会、讼狱、赋税,以取能声,稍有才者,皆足以办之。至于志之修,非有达远知要之识、光明正大之心、宏博渊源之学者,不能及也。吾龚侯其有此耶,观志者当考而自得之。

乡 约 撮 要 序

姚文炤(郎中,莆田人)

浙萧山黄侯怿,雅志慕古,以学成于乡,出宰安溪。莅任方数月,慨夫教弛而俗就淫,思厘以正也,乃丽教条著成书,为邑人诵习。间圣谕如《吕氏乡约》、《陈氏训词》皆次而辑之,而坊淫约泰,则附以十四禁,又立为长副,直月以董之。善有纪,恶有书,官则时考其成焉。教词已具将颁行,授序于余,欲致爱助焉。余惟立教易,行教难。教之难行有三:时势格则不行,人情病则不行,弊窦不塞则不行。审时量势,裁其变而通之,而上下无阻格;因俗宜民,顺其情而导之,而远近无告扰;博询胥听,思其弊而防之,使长副之徒无缘为奸。知斯三者,夫然后教可行也。虽然,为今之民,食生瘗死,公私有余累,教未可易言者,休养生息,百废俱兴,侯其预为之地与。至于约已真净,以教廉也;敦和恭逊,以教让也;省刑薄罚,以教爱也;先公后私,以教义也。四者又自侯之身始,是则教之本也。侯能端其本,而预之有地,行之有方,则教之立,虽达之天下可也,于安溪一邑奚有哉。夫以身身善教,古之道也。侯笃古者也,爰议古以为立教之助。

宪 台 指 教 序

黄怿(县令)

嘉靖丙戍冬,余宰安溪,政出旁午,抱拙弗克,赖臬司宪长周公,悯余愚而指教之者再,始颁罗一峰所著《谕属文》,继颁胡太初所著《画簾绪论》与夫《为政准则》。庄诵浃旬而自奋,顿忘学步邯郸之诮。窃惟大学之法,豫养俊秀,官刑之制,具训蒙士。顾此三书,治体攸具,非特属吏赖以砭愚,抑亦士人之所当用心者也。乃命工锓梓,总为一帙,题曰《宪台指教》,颁诸庠序,暨于乡校,俾聚首之日,互相磨砺。苟有用我,执此以往,庶几公之教不但及于今,凡储用之士亦幸私淑而与有闻。公之泽不但及于闽,凡天下编氓,皆得以沫其余润矣。

公讳爌,字充之,以乙丑名进士尹于莆,历迁今秩,又擢都宪。此皆其已试之验,而尤不可以无传云。

安 溪 县 旧 志 序

林有年(莆田人,副使)

安溪尹黄君德和承宪札以修志事役于予,予屏居囊山,罹疴困,曷称耶!辞历四浃辰矣。德和复走使笃叙师弟情义,予窃喜其脱凡知要,道行矣。遂肩舆戒途,越十一月甲午至安溪,寓东岳宫。山谷盘纡,林木藰莅,古胜迹也,乃事事焉。

德和屡款近抒意,商榷可否,且曰:“怿欲知天地之道,民俗之宜,而为政之缓急先后焉;怿欲知职官之贤否,而为政之取舍劝惩焉;怿欲知学校之兴舍,人物之盛衰,而为政之转移设教焉;祀典,怿欲知之崇之,而解咎涵休焉;惠政,怿欲知之举之,而宣风布德焉;事有关于政务者,怿皆欲知之,而为政之因革,用助聪明之弗逮焉;非志曷知,志容缺乎?”呜呼!俗之吏,惟私焉急限,于缩月肉者曰非业。若德和可谓达治体者矣。

安,小邑也,文献残落,漫无所稽。乃集诸乡都耆民授以簿,簿以类分,令其考注,期以盈旬,仅得十之一二。而复考之典籍,询之学校,欲其详且公也;虽老农樵牧,亦下侦之,欲其见闻无遗也。穷搜博采,夙夜事校阅,编辑成书,厘为十卷,其目五十有四。德和嘱予叙。

夫志,志一邑之事。邑之志,犹国之史。曹、滕小国也,邾、莒则又小矣。史固不以小而废之也。安邑里不满二十,制度具矣,鉴戒昭矣,损益之机,亦概可审矣。续之,尚友君子式是而求其故,则更化图治,亦未必无小补焉。以一邑之小,而例之天下,亦可也。

志始举于棠陵方公,继而督学高公视学至安溪,于风化惓惓焉。叹曰:“兹吾职也。”乃命工寿之梓,为后日文献之征云。

安 溪 县 志 后 序

黄 怿(县令)

成周盛时,内史掌八柄之法,外史掌四方之志。厥后王纲弛纽,周微矣,而犹知所尊者,史官在也。志之裨于治如是夫!今郡邑之志,即外史所掌者。安溪自南唐保大十三年,迄今五百余载,历代政务因革不同,地僻而道存焉,职卑而责重焉,户不百而风远且大焉。怿虽无似,稔知邑志关于化理者大,顾力未逮耳。

嘉靖己丑春三月,承宪副棠陵方公命,延林寒谷先生柄其事。寒谷,吾师也。初以疾辞,强而后可。乃仲冬乙未踵安溪,适邻饥,粟直腾涌,先生恐病民,叹曰:“事不可以已,容可缓乎?”故操觚提椠,夜以继日,关治理者悉之,涉怪诞者略之,疑而无所稽者阙之。移事属类,立纲分目。自仲冬乙未抵季冬丁丑,浃四旬而志告成,速矣。怿阅而读之,其事核,其文雅而婉、而阐、而警励益严。

呜呼!经载道,史纪事,然事亦道也。天道式是而昭,地道式是而立,人道式是而备。可以劝,可以惩,可以风天下后世,是叙志意也。庸书于末简。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