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学鉴赏>> 辞赋骈文>> 名城赋

名城赋

何源村赋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南宫琦   来源: 作者原创   阅读 次  【    】【收藏


  乾天造化,成天旭之麓,名曰崖山1,险峻雄壮,绝壁万尺,《赋》言多禽兽之奇2;坤地育灵,润白塔之源,字称三港3,婉转渊长,流经千里,“说”传有幼龙之遇4。南接玉马,东连琵琶5,笔架高耸,青云急泻,山水奇灵,藤石枯怪。夏雨息而银烟绕,冬雪消而清泉流。
  幽壑天籁,仙人欲府6;田膏林森,百姓易居。《宗谱》有载7:升公为金紫之祖,纳公始光泽之迁;《县志》能寻:四十六都之旧属,三十六峰之重脉8。落背后山,雪断枯枝声成曲;窗面前港,鱼破平镜影有形。其名何为,古志有异,多作何源源姓氏,也为河源渊渊始。三面环山,东径上通天门岭,晓日初升;西路外连三江口,暮阳晚照。
  蔡黄边定9,添井而居,主次互融,以礼相待。九九之塘,补港水之不足10;四六之源,充户仓之欠丰11。牛耕燕衔,蝉鸣蛙跃,鸡啼而东将白,犬吠而西有生。枣红于低舍,夏之佳果;桔绿于阔野,秋之盛食。香樟参天,其荫庇护,甘泉渗地,其水滋长。
  蚕桑之种,烟炊袅袅,鹤栖罗汉之松12,赋民之高龄;孝悌之行,林风淡淡,棺停高山之壁13,寄仕之洪运。何公国瑞14,学优而仕,金紫三品,光禄大夫。明公永年15,怀道迷邦,农闲四季,筵开乡贤。客孙为乐,习文消时,或临幽谷,或入家寺16。
  三月清明,扫墓祭祖;九月重阳,插萸思友。端午采叶,角黍互送17;度岁放呜,吉言相道。艾叶沐浴,去旧时之青祟;菖蒲增绿18,迎东方之紫瑞。修谱明祖,不忘已之宗脉;藏书育子,寄希后之前程。
  天降饥馑,断龙脉以抑衍19;国逢盛世,换新颜而遂贫。田副林牧,行行业业勤能富,士农工商,道道条条善堪行。
  史哉金紫,与县邑共龄,美哉何源,媲云锦尤胜20。玄黄眷顾,巽坎垂青,金紫后裔,居四海而梦萦,何源村人,处五湖而魂牵。六百年之经营,权当利器;三姓村之耕耘,定有大为。

  注解:
  1.崖山:《金溪县志》乾隆十六年刊本:“崖山在县四十六都,距县七十里,周回六十里,高十五里。”
  2.《赋》:清朝李绂《云林三十六峰赋并序》:“崖山多禽兽之奇,松湖有桔柚之美。”
  3.三港水:《清史稿志四十一地理十三江西》:“三港水出崖山,合青田港、仙岩港,入东乡。”
  4.幼龙之遇:传说三港水中有幼龙,后遭擒
  5.南接玉马,东连琵琶:《金溪县志》乾隆十六年刊本:“南接玉马,东连琵琶,上有三老峰、龙潭,下有汤家洞、黄家山、龙须井。”
  6.仙人欲府:传龙虎山张天欲定访师岩为别府修道
  7.《宗谱》:即《金紫何氏宗谱》
  8.四十六都:金溪建县时,辖归德、归政、顺德、顺政4乡。宋景德二年(1005),增加延福、白马、永和3乡。后白马、永和乡合并称白马永和乡。乡分为都,共四十九都,今何源在四十六都
  9.蔡黄边定:何源村主要由何姓组成,亦有蔡黄两家
  10.九九之塘:何源古有九十九口池塘,意河源无大河而以塘补.
  11.四六之年:何源山壑称源,有四六二十四源
  12.鹤栖罗汉之松:何源村口有百年罗汉松
  13.棺停高山之壁:传何源有一棺停高山石壁,寓壁停朱棺,世代不离官
  14.何公国瑞:宋时金紫光禄大夫,正三品
  15.明公永年:何永年,有才未仕。有传可考
  16.家寺:即东风寺,何姓家庙,族人多于此读书。文革时毁
  17.角黍:粽子的古称
  18.菖蒲:民间有“端午插艾”的习俗。端午这天,家家都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或悬于堂中
  19.断龙脉以抑衍:传何源人口多,田粮不足养,族人遂断龙脉而抑制人口繁衍,现有断龙脉遗迹
  20.云锦:龙虎山古称云锦山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