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序选脩>> 汉语知识>> 语言运用

语言运用

清除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盲点

以稿换稿 】  作者:丁声扬   发布:2010年02月21日   阅读:

应用文是相对于文学类写作的文体而划分的概念,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处理公私事务时使用的一般具有固定或惯用格式的文体。实用性是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而应用文写作充分体现了这点。如果说书面表达能力是现代人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应用文的写作将直接关系到文秘人员和公民个人的办事效益。因此,在现代生活中,应用文的写作,无论是对机关文秘人员,还是普通公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对于正求知的青少年来说,学习其写作尤显必要。

但反观现实,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似乎并不看重,大有忽略之势。应用写作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盲点。清除盲点,推陈出新,大力推动应用写作教学的发展,已是当务之急。依我看来,当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三不”观念,大力恢复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地位

虽说中学语文教材并不乏应用文方面的内容,编排上也占了一定的份量,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呢?往往是一晃而过,犹如蜻蜓点水一般,为的是应付了事。有的甚至于抛在一边,声称这种文体是“秘书”的专利。倘若细究其中,当是“三不”观念在作怪。何为“三不”?即不好教,不好学,不好考。因应用文写作特定的对象、内容和形式,其写作方式相对固定、规范。于是,不少教师只不过抓篇范文,生搬硬套,给学生弄几个条条框框而已;学生呢?认为文学性不强,枯燥乏味,学得没劲。写时也就鹦鹉学舌,依葫芦画瓢,根本翻不出什么新玩意;至于考试吗,大家似乎也达成了共识:不好考,不好考,那干脆不考吧!皆大欢喜。于是乎,综观数年中高考试题,竟也真的难寻其踪影呢。

与此相反,近年来,许多公司、企业在聘请员工时,不管是口试,还是笔试,都十分注重考查应用文的写作。而咱们的昔日弟子呢?不会写求职书,也不会签订合同或协议,更不知如何推销自己,能不败下阵来吗?读了几年书,有的学生不会写信,就连写个请假条,也是错误不断,笑话百出。如此种种,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作为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能不心痛,能不有愧吗?转变“三不”观念,清除应用写作的教学盲点,大力恢复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地位,是势在必行。

二、明确教学目标,促成学生应用写作的飞跃

布卢姆说:“目标是预定的教学效果。”教学要是没有一个明确的、具体可测的目标控制,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而应用写作教学就带有极大的盲目性、随意性。不少教师胸无成竹,在教学法上没什么可行的计划,往往是凭主观行事。对于各年级、各时期、各章节,究竟要学哪些知识点,没有明确具体的目标,也没有准确的评价标准;不同时期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也极为模糊、抽象。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将教材固有的知识内容与训练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系统排列,循序渐进,逐步达标。

学习是个系统工程。学生的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其中有一个量变而质变的过程。于此,我们不妨对中学的三年应用写作教学进行大致的规划:前期,让学生学习掌握一些常用应用文体的特点和格式,做好读书笔记,摘抄成功范文,学会写请假条、申请书、书信等;中期,从形式到内容,对学生的写作方式、写作行为等进行指导、规范,并能模仿范文创作,会写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等;后期,进一步学习各种应用文体的特点和格式,推陈出新,进行自主性创作。并能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三、加强范文指导,正确处理写作的规范性与创新性

应用文有其特定的对象、内容和形式,由此决定了应用写作的规范性。如消息就得包括标题、导语、正文、背景和结语;写总结要回顾工作,摆出成绩,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指明方向等。应用文的规范性,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范文指导。利用范文稿的示范性、指导性,让学生进行模仿性训练。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范文不一定就是名家名篇,身边的,报刊杂志上的,甚至于教师的躬亲示范皆可。

应用文有一定的规范性,但又并非一成不变。社会日新月异,信息万变,全新的技术革命带来了写作观念、写作行为、写作过程和创作思维的转变。正所谓“周有旧邦,其命维新”。我们应紧跟时代步伐,进入开放型、实用型与价值型的写作。要摆脱传统写作的樊篱,引爆创新思维的火花,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精神与能力。如有个学生写了个找钥匙的寻物启事,就颇具创意。他先画了幅喇叭与钥匙的漫画,然后赋诗一首:

钥匙呵,你在哪里

钥匙呵,我的小钥匙,

你在哪里哟,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在想念你,

你的主人在想念你!

几天不见,

可我依然记得你的身影——

三长两短,外加一只小兔子。

好心的人哟,

谁能如我愿?

高二(3)班刘小二

文章集漫画、诗歌、应用文于一体,集文学性与趣味性于一身,这比单纯的套用格式是高明多了。应用文要求客观、规范、科学,但它并不排斥文学的其它味道。当然,创新并不是一味出彩,而应结合特定的对象、场合,在法定的规范下灵活地推陈出新。

四、结合生活实际,学以致用,促使写作过程的系列化训练

学以致用,巧学活用。应用写作教学得面向社会生活的直接需要,面向未来工作的实际需要,化知识为能力,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用”是目的,“写”是核心。只有通过系统科学的“写”的训练,才能具备“用”的能力。

系统的训练首先必须抓常规的训练。除加强一般的课堂训练外,还要让学生养成写作的习惯,如有事请假,要写规范的请假条;学期前后得写出计划、总结;设计一些生活模拟训练,诸如采访、招标、产品推销、现场解说之类的活动。让学生结合实际,不时作文,解生活之需,又提高了写作能力,何乐而不为呢?系统的训练又突出表现在写作过程中的系列化系统训练。这里要注意处理好系列和系统的关系。写作是一个信息的选择、改造、利用和新信息的产生、组织、传输的过程。从材料的积累、选择到加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我们要从单篇的文章写作走向成套、成组的系列写作。如写一篇调查报告。学生就不仅仅是写一篇了事,而应写一系列文章。像写作前后的调查计划、调查活动、调查总结,以及调查踪报道等。从写作前的准备、写作过程,再到修改、讲评,都大有文章可做。这些文章做好了,学生是大有作为的。

为了保证学生系列化写作的实施,教师就不要过多地指手划脚,以免束缚学生创作的思维。多给学生一点写作的自由度,如写作时间的宽松,让学生能从容地完成系列化活动。没有时间上的保证,就没有质量上的保证了;写作内容的宽广,让学生自由选择课题,进行自由创作。学生一旦放开了手脚,你会发现学生的思维是如此地活跃;写作方式的开放,让学生摆脱思维定势,自主创新写作。

“忽如一夜春风来,创新之花遍地开。”在新的形势和新课标的要求下,让我们一起大刀阔斧,披荆斩棘,清除盲点,推陈出新,以使应用写作更好地推动语文教学,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注:本文获中山市创新论文二等奖,末发表。

作者简介:丁声扬,男,汉族,大学本科,中学语文一级教师。1994年毕业于江西赣南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任学校职中部文科组科组长,校《教学通讯》主编之一。组建了学校科级教学课题——“前四后四”单元格教育模式的探索,负责校德育子课题——特色班级文化的研究。在《中山日报》、《杂文报》、《职教论坛》、《职教通讯》、《中国教师报》、《文学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网发表过文章。多篇文章获市级以上奖励。

联系地址:广东省中山市坦洲理工学校 丁声扬 编528467


【来源:秘书工作】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