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序选脩>> 汉语知识>> 语言运用

语言运用

生活处处即文章

以稿换稿 】  作者:邬昌玲   发布:2010年08月12日   阅读:

在杂志上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学生一篇命题作文“牛”时,写牛不讲究卫生,身上整天脏兮兮的,还写了牛身上很多毛病,结果遭到家长的反对。在家长的指导下重新立意构思,定位为赞美老黄牛的奉献精神、吃苦精神,最终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在家长看来,一篇结构严谨、有意义之作才是让人满意的文章。”读了这样的故事,我们并不觉得陌生,因为我们身边甚至自己经常在演绎这样的故事。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家长总觉得自己比孩子们更懂得如何生活,如何作文。作文是生活的反映,生活是多彩的,从多角度立意,让学生在作文中吐真意,发真情,放飞自己的心灵,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或许,我们才会看到久违的令我们感动的灵性及悟性……

新课改中,对中学生作文教学有明确的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条理,语句流畅,语句优美,书写工整,会写标点符号。”与以往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学生写“有意义的事”相比,《标准》要科学得多。硬要学生去写“有意义”“能教育人”“从别人的眼里看世界”的事,学生往往没有明显的这方面的内容,苦苦寻求的事也绞尽不少脑汁。如果学生在作文中写的内容是他的积蓄,从儿童心理学的观点看,他们是有表达欲望的,顺利地得到表达,能使他们得到快乐和满足。“积蓄”有“积存”的意思,一般指“积存的钱”。这里指的学生“积蓄”用叶老的一句话正好概括:“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蓄。”如何从“积蓄”入手,以下是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学习新课程的理念所做的总结。

一、储存“积蓄”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离开阅读,学生对事物的表达将是无序而枯燥的。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三五部名著。”这就要求学生要大量阅读,在读中静心,在静心中享受,在享受中培养丰富的情感。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做到把自己的心真正放到文章里面,使自己的情感流露与作者的情感表达产生强烈的共鸣。针对七年级学生,我在引导学生读书、营造浓郁书香氛围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

这个尝试分三部曲。首先,我在班中建立一个图书角,开办跳蚤图书书市。学生把家中的课外书带到学校,与其他同学交换看,好书与大家分享。其次,老师结合课文帮助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如课文中有很多经典的童话,我们就建议学生课外看童话故事,课文里还涉及到很多成语和谚语,老师就让学生看成语小故事、收集谚语等。再就是老师指导学生每天看课外书后写下点滴感受,用一句话写下你看了什么书?你看懂了什么?很多学生乐意做这项作业,写出的感受也是各有千秋。有的学生会劝小猫要一心一意地钓鱼,同时告诫自己做事要专心;有的学生写了对卖火柴的小女孩充满了同情,知道了要有一颗同情心;看了成语故事的学生,不仅知道了成语的来源,成语的意义,还会从课外书籍中明白了其中的内涵。大半个学期下来,同学们已经把读书的感受写了满满一本。我们共同取了一个名字——随想录。老师每天都在分享着他们的喜悦、伤感和从孩子的视角发出的独特感受,同时,我明显地感觉到,通过这种尝试,同学们的视野开阔多了,练笔的机会也多了。目前,一股争读书、爱读书的氛围在我班已经初步形成。

二、搭建“积蓄”的舞台

南宋文学家谢枋曾说道:“凡学文,初要胆大,终要小心,——由粗入细,由俗入雅,由繁入简,由豪荡入纯粹。”

让学生写放胆文就是让学生自由地倾吐心中的积蓄,放胆写作,不要顾虑写作的各种条条框框,也不要害怕表达得是否恰当准确。

由于所带的班级是七年级,作文的写作主要以记叙问为主。平时,我就要求他们记身边发生的事,一般把其中一件事写具体。比如,清明节时,很多小朋友陪着家人去祭祖,看到了整个祭拜过程,我就要求他们把这个过程写下来,写出来的文章中提的疑惑很多呢!再如,五一长假,我没有布置其他书面作业,就把自己怎样度过假期的写两篇日记,这下精彩纷呈了,有写去雁荡山旅游被“野导游”欺骗的;有介绍钓龙虾经验的;还有和妈妈一起收看青年歌手大奖赛为歌手担心、紧张的;我从孩子们的文章中捕捉到很多信息,感受着他们各有千秋的情感。我总想让自己搭建的舞台更广阔、更自由,真正调动学生内在的言语表达欲望,让学生在为他所提供的舞台上说自己要想说的话,用自己的“积蓄”在舞台上自由驰骋。

三、修剪“积蓄”中的余枝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互相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繁忙的教学让我无法及时反馈学生的作文,我便想出了互动评议的方法。主要是让他们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写的每一篇作文,无论写得精彩还是糟糕,都要先读给自己听,再大声地读给同桌听,读给四人小组的成员听,读给全班同学听,把自己要表达的感情读出来。在读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不太顺口或漏写的词句或不能表达自己意思的地方,可以修改一下。同时,我又恰倒好处地教几种简单的修改符号。这样一来,没过多长时间,我发现学生们的作文写得顺畅多了,一件事能写出它的来龙去脉,而且,还出现了许多精彩的、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表达的感情也真实了。

再看他们的作文时,我发现作文被修改过的地方多了。许多错别字在读的时候被改过来了,许多不通顺的语句在读的过程中被改通顺了。“秘书工作”同学的作文《张冠李戴》写了两篇。第一篇文中写了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张冠李戴”四个成语,我们不知道它的意思。老师和我们一起做了一个游戏,我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姓张的帽子给姓李的戴。文章写完了,觉得不够理想,后面又另附了一张纸,文中写了具体的游戏过程:如打乱时间、人物、地点和事情,就会发生与生活习惯不同的事。比如:“晚上,小红在公园里刷牙。”“昨天下午,妈妈在床上做早餐”等等。我知道,别人的东西对你并不一定适合,有时,还可能会闹出笑话。整篇文章语言流畅,感情真挚。我问他为何要重写这第二篇。他说:“我读给同学听的时候,他们都说理解得太浅了,不用做游戏就知道成语表面的意思。通过游戏可以理解得更深一些。所以,我就写了第二篇。”……看着这些被修改过的作文,我忽然觉得让同学们互动评议作文作文确实是一个绝妙之举。我把学生的作文本放在班级内设置的作品展示台上,让学生有时间去欣赏,共享“积蓄”释放后的精彩。

中学生作文教学的目标,就是练习。从学生的“积蓄”入手进行练笔。写作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学生能够写出多么优秀的文章,而是培养学生舒畅表达的心态,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写自己的心里话,思路开阔,情感充沛。只有这样的语言实践才能既发展学生语言,又培养出学生的习性、灵性和创造力。学生每天都在生活的海洋里撷取着绚丽的浪花,我们每一位语文工作者就应引导学生以不拘一格的形式表达不拘一格的思想,让每一个学生从自己的“积蓄”中找材料,心情舒畅地写好自己的、自然的作文。

    杭州萧山党山中学  

作者EMAIL:wuzuowu888@tom.com


【来源:秘书工作】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