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序选脩>> 学习方法>> 学习技巧

学习技巧

你读过很多书,但不一定会读书

以稿换稿 】  作者:田俊国   发布:2015年10月05日   阅读:

 

学者要想练好内功,读书是一个不变的话题。书不能简单地读,好书要读透,书读透了,就能够从你的言论、行为、作品中体现出来。

首先,要读经典书。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的学习都是从对话中产生的——你无时无刻不在和其他人对话、和自己对话、和客观事物对话,你所有的学习都在对话中产生。你学习的质量取决于你和什么样的人对话,整天和菜市场的人对话学习成长就慢了,和世界级大师对话学习成长就快了。你可能说,我倒是想和世界级大咖对话,可是人家不理我呀?我说:你可以读他的书啊!看经典著作就是最便捷的和世界级大师对话的方式。你没有条件去行万里路,把一个个大师都拜访一遍,但至少可以很方便地找到这些大师的书。我今年年初就找来2013年《哈佛商业评论》评出的世界TOP50的管理思想家的作品,我想知道他们都凭什么研究成果成为世界大咖?我把他们的书买来读,用这种方式跟他们对话。人都是在对话中学习,你对话群体的平均水平也侧面反映出你的层次,要想成为大咖,就要保持跟世界级的大咖对话,就要把看书当做一个爱好。

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悟?2007年我在陕西担任总经理的时候,有幸和张维迎、魏为等国内经济学领域的大咖们共同的老师何炼成教授吃过一回饭。我就请教过他一个问题:您怎么能够带出这些很厉害的弟子?何老说:作为西北大学的教授,我很清楚我们自己水平不够,幸运的是,我们知道世界上谁牛,我们就让我们的学生反复读这些经济学领域世界名人的作品,读完后让学生讲他们为什么牛。何炼成教授的座右铭就是“甘为人梯”,所以何老能够教出中国经济学论坛里面最牛掰的一些学生。他的经验就是要多读书,读经典书。读经典书就是与世界级大师共舞。

其次,要博览群书。

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看安德森的《认知心理学》、伍尔福德的《教育心理学》,迈尔斯《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曼昆的《经济学》等等,你看这些著作的时候会觉得很苦涩,因为里面引用了大量的其他人的研究成果,书中的一页纸可能引用的是另一个学者毕生的研究成果,背后甚至有好几本专著做支撑!比如一本《普通心理学》吧,假如里面引用了100个心理学家的理论,就意味着每一个引用的理论背后都有一本书甚至不止一本书做支撑,《普通心理学》只是人类在心理学领域探索成果的一个索引而已。大咖的作品常常是旁征博引的,不信你去看看戈尔曼的《情商》I、II、III、IV,找找里面引用了多少人的研究成果。你通过读大咖的作品就会发现,这些大咖之所以成为大咖,是因为他们也博览群书,他们也读了某个领域世界上几乎所有大咖的研究成果。我书看多了,常常最让我兴奋的是看到书作者引用了一位我熟知的大咖的理论,这时候我情不自禁地会心一笑,很有默契和成就感。

假如我要考你一下,在普通心理学领域的大咖,你能不能够列举50个?有哪些大咖?他们的核心主张是什么?认知心理学这个子领域,你能不能列出30个大咖?教育学和教学设计领域,各再列30个呢?领导力领域、管理学领域、经济学领域,能不能再各列举30个?告诉我:这些大咖叫什么?是哪一国人?其核心主张是什么?写过什么书?如果你脑子里始终徘徊着100多个世界级大咖的研究成果的话,我看你离大咖也就不远了。我有好多次晚上睡不着,就掰着手指头数那些我了解的大咖,在我睡着之前至少可以列举一百多位。假如你讲课,有一百位世界级大咖的研究成果在背后为你撑腰,你的课能不精彩吗?

其实,读书要读到这个程度,也并不难,最重要的要有持久的积累。在任何一个领域,不得不了解的世界级大咖也就是百八十位。心理学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不仅研究范围广,而且学派多分支也多,如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实验心理学、行为主义学派,认知主义学派,还有教育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不同分支。即便这种情况下,你要在心理学领域知道大概150位左右大咖的理论,你自己就很牛了,那时候你可以吹牛说自己是第151个。150个不就是150本书吗?每周读一本,每年读50本书,那不就只要3年吗?然后自己边读书,边实践验证,边总结发展,只要不呆不笨,坚持下去必然成为大咖。

第三,好书反复读。

反复读经典就是要保持跟这些世界级大咖对话,要试图跟他们思考同样的问题,用同样的方式去思考问题。我虽然提倡快速读书法,但我自己觉得读书要能快,也要能慢,快有快的好处,慢有慢的好处。快速阅读能够帮你快速打开你的涉猎面,反复精读能够让你深度理解前人的成果。一个大咖一生的研究成果也只能在一本600页的《普通心理学》里占到一页或半页纸。千万不能轻易放过那一页或半页纸。

经典书要反复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你的实践在持续演进,所以,每过一段时间,你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直接经验,带着这些经验再去读你喜欢的大师作品时,就又会跟他的理论产生新的关联,读出另一角度或更加深度的理解。比如《道德经》我就经常看,每过一年半载,我就想把这段时间的经验和《道德经》的主张尝试关联一下,关联过程往往会有让人拍案叫绝的顿悟。比如老子说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我最近对这句滚瓜烂熟的话就有了焕然一新的理解。什么叫有之以为利?有的领导给下属安排工作,事无巨细,详细告诉他第一步怎么弄,第二步怎么弄,下属拿着领导的任务清单去照单抓药,自己不用动脑子了,这就是“有之以为利”。但同时这样做也限制了下属大脑机能的发挥,他失去了开发自己大脑的机会。反过来,领导安排工作只指明一个大的目标和方向,授权让员工想办法达成目标,员工就会自己去探索,动脑筋、想办法,自然就会学习成长,就成了“无之以为用”。拿情境领导理论来套,就是说当领导的,下属的准备度已经是R4了,你还用S1,就不能再“有之以为利”,要“无之以为用”,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目标导向就可以了。这就是我对“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增量理解,我原以为自己对这句话已经理解的很透了,但是最近还是有了新的理解。这也解释了我喜欢把教学实践和领导力实践和国学经典理念多进迭代代关联的原因,我喜欢把老外的术归拢到老祖宗几千年编织好的中国道的筐子里。我对读书的认识也是螺旋式迭代演变的,跟我共事时间长的同仁应该能感受得到,螺旋演进实际上是任何事物发展的本质。

最后,有些书要参照着读。

比如《普通心理学》我给大家推荐了3本书,为什么?因为只看一个人的书,他引用别人研究成果的目的有时候是为了论证自己观点,六经注我嘛,这就难免有自己的角度、参杂自己的感情好恶,可能影响你的理解。同一个人的研究成果被两个以上的人引用以后,你就会发现他们引用和阐述的角度有时候并不一样,你通过两个镜子的矫正能够对其研究成果把握得准一点(当然找到原著最过瘾,可惜很多时候找不到)。另外,有时候读一个人的书久了产生审美疲劳,把几本书参照着读,可以消除审美疲劳,还可能获得一些额外的成就感。我读过5个人写的《认知心理学》,5个不同的版本帮助我理解同一个领域知识。当然,这和把经典的书读很多遍也并不排斥,例如安德森的《认知心理学》就值得读上10遍以上。

以上愚见,全来自实践的感悟,供未来大咖们参考。

【来源:网络整理】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