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序选脩>> 励志创业>> 精英思维

精英思维

中国城市的“精神”

以稿换稿】  作者:刘梦溪   发布:2012年12月28日   阅读:

    
    去年10月,当“北京精神”提出来的时候,我曾写文章表示异议,并作出预言:“如果北京可以提‘北京精神’,当然很快也就可以有‘上海精神’、‘天津精神’、‘广州精神’、‘武汉精神’、‘济南精神’、‘石家庄精神’、‘哈尔滨精神’、‘乌鲁木齐精神’、‘呼和浩特精神’……如果每个城市都提出‘城市精神’的口号,并以几个语词概而括之,中国城市的‘精神’要么彼此重复,譬如都会有‘创新’等等,要么就花样百出,难免‘精神’紊乱。”
    果不其然,到2012年1月底,已经有13个省、市、自治区,和40个地级市,都提出了自己的“精神”。下面试作抽样列举,供关心我国城市建设的朋友研究参考。
    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
    天津精神——爱国诚信、务实创新、开放包容
    上海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
    重庆精神——登高涉远、负重向前
    成都精神——和谐包容、智慧诚信、务实创新
    南京精神——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业创新
    杭州精神——精致和谐、大气开放
    武汉精神——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崇尚文明、兼收并蓄
    广州精神——务实进取、包容创新、奉献参与、热爱生活
    长沙精神——心忧天下、敢为人先
    合肥精神——开明开放、求是创新
    郑州精神——博大、开放、创新、和谐
    南昌精神——大气开放、诚信图强
    长春精神——宽容大气、自强不息
    太原精神——兼容和谐、诚信卓越
    呼和浩特精神——骏马精神、草原气质,呼和风细雨、养浩然之气、建特色青城
    以上是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精神”,再看一些其他城市和地级市的“精神”取样。
    廊坊精神——大气、锐气、和气
    大连精神——创造、创业、创世
    抚顺精神——不懈奋斗、无私奉献
    青岛精神——诚信、博大、和谐、卓越
    新乡精神——厚善、崇文、敬业、图强
    晋城精神——崇实守信、开放包容、争先创新
    苏州精神——崇文、融和、创新、致远
    江阴精神——人心齐、民性刚、敢攀登、创一流
    宁波精神——诚信、务实、开放、创新
    宜兴精神——崇文厚德、和谐奋发
    惠州精神——崇文厚德、包容四海、敬业乐群
    佛山精神——敢为人先、崇文务实、通济和谐
    湛江精神——博采广纳、自强不息、崇德明理、诚信奉献
    新的进展是,不仅城市,很多行省也提出了一省的“精神”,举例如下。
    内蒙古精神——活力、人文、和谐
    江苏精神——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
    福建精神——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
    山东精神——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忠诚守信、务实拼搏、敢为人先
    广东精神——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包容、敬业奉献
    广西精神——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
    贵州精神——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宿
    以上抽样,计省、自治区和大小城市共36个,所提的“精神”表述语,重复甚多,雷同更多。如果视作当今中国城市的总括表述也无不可,单独一个城市的特色没有了。其中标示为“创新”的,有13个,标“开放”的10个,标“包容”的9个,标“和谐”的6个,标“诚信”的6个,标“务实”的5个,标“奉献”的5个。标“敢为人先”的4个。倒是标“爱国”的很少,北京之外,只有3个。标“厚德”的更少,北京之外只有2个。
    以使用多寡计数,居前三位的是开放、包容、创新,看来这是我国城市的共同特点。这三组语词的内涵,都真切确实,无虚夸拔高之嫌。可以见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城市发展的现况。接下来使用数在五个以上的,为诚信、和谐、务实、奉献。此四组语词,本该为城市所具有,但以实为实,目前中国任何一个城市,都不敢说已经做到与此四组语词名实相副。“诚信”最缺乏,“和谐”也没有做到,单是城建结构布局,多数城市未能达此。即以北京为例,近年新起的道路建筑,最缺少的就是和谐。“务实”是就城市管理者的作风而言,相信大多数有此追求,但争相标举“城市精神”的做法,已经与“务实”的作风大相抵触。“奉献”,现代经济的背景下,哪个城市也不能以此为整体号召,能够做到不互相争利、不以邻为壑,就差强人意了。以之作为“城市精神”的表示语,显然不切。
    至于其他“精神”种种,如贵州的“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宿”,更像四句口号。“南京精神”表述为“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业创新”,叠用二开、二诚、二博、二创,以及“江苏精神”的“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连用“三创”、“三争”,显然是文字形式的刻意所为,反而遗落了真实的精神旨趣。而“江阴精神”作“人心齐、民性刚、敢攀登、创一流”,“廊坊精神”作“大气、锐气、和气”,也有不着边际、拟于不伦之嫌。
    事实证明,由北京带头的我国大小城市都竞相提出“城市精神”的表示语,形式意义远大于实际价值,不仅无助于城市建设,反而造成城市的“精神”紊乱,其本身就是务虚不务实的表现。近几个月,北京的“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大标语满天飞,特制的精美广告牌四处林立,电子滚动字幕随处可见。是不是因此就“厚德”了?就“爱国”了?就“包容”了?就“创新”了?我看不出有这样的作用。还不要说从拟词、票选到广为宣传,不知花费了多少资财,浪费了多少社会成本。我们改革开放以前的几十年,吃形式主义的亏还少吗?
    精神其实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城市的内在品质,不需要特别夸张地用标签标出。大张旗鼓的宣传自己城市的“精神”,就算真有这种“精神”,也扭曲变形了。何况很多都标示得不够确切,重复雷同,叠床架屋,不知谁可。譬如上海的特点,本来是洋气、都市味浓,现在却以“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自标,反而不知说的是什么以及是在说谁了。
    我建议不要搞这种“城市精神”拟词自标的竞赛。更不要把拟好的“城市精神”大标语满街贴。第一位的还是把我们的城市建成宜居之所。发展特色经济,建构属于自己城市的传统与现代融会无间的特殊文化氛围,环保、安全、舒适、清洁、健康,人人都愿意住在这里,以自己的城市为荣,应该是城市发展的最重要选项。形式主义害国害民,即使无法禁绝,也不能任其泛滥呵!

【来源:网络整理】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