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序选脩>> 励志创业>> 精英思维

精英思维

干部挂职不可因问题而“因噎废食”

以稿换稿】  作者:毕晓哲   发布:2013年02月09日   阅读:


  近日,陕西省神木县取消了67名干部2009年度挂职资格。据神木县挂职办调查,这些干部自挂职后,有的兼职取酬为个人谋私利,有的赋闲在家照样拿薪酬,违背了实施干部挂职、推动全民创业的初衷,也引发了一些社会负效应。(4月26日新京报)
  问题归问题。实质上已实施多年的干部挂职方式,对于各级党政机关选拔和锻炼干部,塑造新型人才还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完全不必要因问题而“因噎废食”。
  当前,干部挂职大致分三类:“下挂”(机关到基层)、“上挂”(基层到机关)、“平挂”(东中西部之间、部门之间、企业机关之间)等形式。在实践中,绝大多数干部在挂职经历中增长了才干,增进了机关干部和基层单位感情,也有力推动了干部从书本理论到实践工作的结合。尤其是,去年“5.12”汶川大地震后,在中组部倡导安排下,大量城市干部“下挂”派往灾区、贫困地区和西北部欠发达地区,得到了当地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这也恰恰是干部挂职工作有良好示范带动意义的生动体现。
  陕西省神木县被取消掉挂职资格的67名干部,要么兼职谋私利,要么赋闲在家白拿薪酬,让挂职流于形式,让人痛心。但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好的制度被某些“歪嘴和尚”念歪了。个别领导干部将下派挂职干部当成为已培养“亲信”或拉拢干部的方式。他们派遣干部挂职不是将素质最好、责任心最强的、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派出去,而是让“关系户”、投机钻营者、甚至可能是向其行贿者去挂职。二是某些挂职干部本身思想不纯,他们完全将挂职当成了“镀金”,认为挂职不外乎是个形式,干好干坏一个样,无论怎样总是要提拔的。如此一来,出现个别挂职干部以位谋私或甘当“挂名方丈”的现象,并不出人意料。
  当然,肯定干部挂职形式和挂职干部主流是应该的,但对其存在的问题绝不能视而不见。首先,要真正让选派挂职干部“透明”起来,让广大干部群众决定挂职干部人选,而不是让个别领导干部“拍脑袋”;其次,改变挂职干部考核评价方式。挂职干部挂职期间有什么收获、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不但要让上级组织部门考,还要让群众参与考,彻底改变挂职几年仅仅以“一篇挂职报告”糊弄人的现象;第三,要打破“逢挂必提”弊端。对于挂职过程中符合标准、工作敬业的干部,要量才适用,而对哪些作风漂浮、不安心工作,或“吃白饭”的挂职干部,要敢于像陕西省神木县那样“坚决拿下”!

【来源:网络整理】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