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序选脩>> 励志创业>> 人生感悟

人生感悟

善待自己

以稿换稿】  作者:陈世旭   发布:2013年02月17日   阅读:

  
    由市场化和全球化推动的现代生活,几乎是在瞬间就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长期高度竞争的状态,给整个社会心理带来了焦虑,给每个人的心理带来了巨大压力,引发心理枯竭,成为现代人的社会心理流行病。
    所谓压力就是用来对付威胁常规办法的失败。压力状态由两方面因素构成:一是威胁也称“紧张刺激物”;二是由个体生理上可测量的变化和个体行为组成的反应。紧张刺激物分为两种:一种是物理的或环境的紧张刺激物;一种是心理的紧张刺激物。物理的紧张刺激物,包括难听的噪音,恶劣的自然环境,拥挤的人群,某些与知觉相关的社会事件等;心理紧张刺激物,包括自我尊重受到威胁,完成智力任务的失败,个人目的受挫等。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导致心因性疾患,猜疑、思维混乱、情绪不稳定、忧愁、烦躁、兴奋、悲伤、紧张、恐怖、呆滞、健忘、冲动、血压上升、头发脱落、失眠焦躁、饮食紊乱、性欲异常、行为退缩、孤独不群,甚至行为失控,等等。
    心理调适于是成为身心健康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压力因各人的体验而不同,有些事情可对某些人形成压力,而对另一些人并不形成压力。心理压力能产生两种作用: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从积极方面说,压力可促使人们更好地工作、学习,适当的压力可增加工作学习效率。压力是生活和工作的必备刺激,缺少压力本身就是压力产生的诱因,成功地应付压力会导致较高水平的成就;其消极方面,则是有可能给人带来各种心理疾病与其他疾病。
    专家认为,心理调适的路径,从个人来说,一是不把压力的情势看得过分严重。二是自我平衡,不做无谓的社会比较,不进行无谓的社会竞争。三是与人竞争不走极端,不给自己设置无法达到的目标。
    以我之见,心理调适就是善待自己,懂得对自己好。
    善待自己,首先是不跟自己较劲,不给自己设过高的门槛。让自己生活的选择范围尽可能开阔,给心灵以尽可能大的自由,不在不可能满足的欲望中挣扎。自己给自己留出了多少空间,就是善待了自己多少。心灵松绑了,就是最大的不亏待自己。
    最近在一则资料上看到,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得很高的人,如愿以偿地读了早已认定的名牌大学,有了收入可观的职业,但却比那些当时在他们看来没有什么抱负的同龄人更不快乐,寿命也短。
    这项研究似乎印证了我多年前的一个认识:儿子从小学到中学,即使有机会我也从不主张他跳级,参加超前培训,上所谓“跃进班”、“少年班”、“素质班”之类;放了学尽可以跟同学踢球,玩“官兵捉强盗”,看电视,打游戏机,各科成绩只要求保持在班上的中等偏上水平;高考绝对不必定位所谓一流名校,任何一所正规的普通大学,考上就行;将来毕业,能在中学教书足矣——他的中学老师个个活得有滋有味,我挺羡慕的。我这观念形成的原因有两个:一、心疼儿子,不忍看他小小年纪就投入人生的战争。人生即便百年也是那么短暂,失去童年少年那就太惨了。二、母亲的教诲。她在我小时候就对我说,一个人不必太要强,能挑一百斤的担子挑八十斤就好。这成为我一生行事的原则之一。写作上“偶得所感,作文遣兴”,对成就卓著、如鲲鹏扶摇的同行深表敬仰:“鲲鹏扶摇,恭贺新禧”;自己则满足于“蓬间雀”的小打小闹:“蓬间雀戏,不亦乐乎!”写作虽无成绩但是一件乐事。
    不跟人较劲的要点是尽量放宽心胸,莫使心胸狭隘;在任何情境中,都积极乐观,着眼长远的利害;对生活多欣赏,少抱怨,设法改善不如意之处;设定积极而可行的生活目标,然后全力以赴,但不期望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不使生活僵化,尽可能放松身心;坦然与人相处,让别人看见长处和缺点,也让别人分享快乐与痛苦……

【来源:渤海早报】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