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序选脩>> 励志创业>> 运动健康

运动健康

经常散步能改善胃肠吸收能力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1年12月20日   阅读:


    散步是健身中最简便易行的运动,对各种年龄的人都很适用,尤其对老人、身体肥胖、疾病恢复期以及日常锻炼少的人来说帮助更大。美国心脏病专家柏杜西曾说:“轻快的散步比漫跑有益处,而且是不论属于哪一阶层的都能做得到。”
    散步的好处十分明显
    1、长期坐着或站着工作的人,容易发生腿胀、静脉曲张和痔疮等疾病,原因是身体下部的静脉淤血,不易流回心脏。散步中,下肢肌肉加强活动,有节奏地挤压静脉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对血液迅速回心有利。
    2、身体活动少的时候,胃肠的活动也会跟着减弱,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便秘。若饭后散步,腹部肌肉的运动对胃肠进行有效的“按摩”,会促进和改善胃肠的消化和吸收。
    3、当人们较长时间坐着,肺的扩张会受到一定限制,影响呼吸的深度。散步时,身体挺直不弓,胳膊摆动自由,使肺的换气量大大提高。
    4、有节奏的散步,也对人的大脑皮层造成一种单调而反复的刺激,能够促进大脑皮层抑制过程的发展,使工作累的神经细胞得到充分休息。所以,有人也用睡前散步的方法来防治失眠。
    如何散步保健作用大
    那么,怎么样散步才能收到上述的保健作用呢?正确的散步,应该是抬头挺胸,迈大步,双臂要随步行的节奏有力地前后交替摆动,路线要直。
    前苏联体育科学家把步行锻炼划分为5类:
    1、很慢速走:每分钟走60?d70步,每小时2.5?d3公里。
    2、慢速走:每分钟走70?d90步,时速3?d4公里;
    3、中速走:每分钟走90?d120步,时速4?d5公里;
    4、快速走:每分钟走120?d140步,时速5.5?d6公里;
    5、很快速走:每分钟140步以上。
    一个没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人,经过几个月的步行锻炼后,就可以把步行速度提高到快速走的上限指标――每分钟走140步,以这种节奏走1小时即接近一万步。运动的强度要因人而异。一般是走到稍稍出汗,就能达到锻炼和健身的目的。中老年人步行时,应由少到多、由慢到快、循序渐进。快步走时的心率以不超过每分钟100?d110次为宜。
    饭后散步的注意事项
    散步可以随时进行,许多人偏爱饭后散步。“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对一个健康人来说是有一定好处的,但是对某些人来说,就不一定有好处。例如,患肝炎的人,如果饭后活动,食物在胃内便不能很好地消化;食物很快地进入肠道,也不能被充分吸收,结果往往出现腹胀等症状;患胃下垂的病人饭后也不应该活动,后者会加重胃下垂。患有上述疾病或其他胃肠道疾病的人,饭后至少应静卧半小时再活动。即使是健康的人,也应该休息一会再进行“饭后百步走”,吃完饭就“走”对身体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来源:网络整理】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