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序选脩>> 十万疑问>> 军事交通

军事交通

军人为何要敬举手礼(军礼的前世今生)

以稿换稿】  作者:任观   发布:2016年04月27日   阅读:

古人之礼

从鞠躬、作揖到跪拜、让道

在讲军人礼节之前,得先说说普通人的礼节。

从先秦到隋唐,人们一直习惯席地而坐。史书记载,这个“坐”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跪”,就是双膝坐地,臀部坐在后脚跟上。

当表示尊敬时,就伸直上半身,叫“隐身而起”;若表示更加尊敬,就要上半身向前倾斜、两手伏地,叫“拜”,逐渐演变成“跪拜”。

若在外驾车出行,见地位比自己高的人要让道下车,对方应将双手叠放在车前横木上,称为“轼”。

隋唐以后,人们逐渐使用椅子、凳子“垂足坐”,跪拜礼由日常生活的礼俗变成等级差别的标志,广泛用于官场和社交场合。

通常情况下,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卑者对尊者大多低头弯身行礼,以示尊敬,既是所谓“鞠躬”。

大臣觐见皇帝、子孙向长辈请安等,需表示更大的尊敬和隆重的礼节,则行“跪拜礼”。

而同辈者、地位相同的人之间多行拱手礼,将双手在胸前合拢抱拳,有时还要抖动三下,即是“作揖”。

这些在《芈月传》《琅琊榜》等电视剧里都有体现,可自行脑补。具体到这些礼节出现的时间难以确考,鞠躬、作揖大概春秋战国时就已实行,跪拜可能要晚些。

军人之礼

甲胄在身的将士见天子而不拜

古有“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的说法,也许由于日常生活要求谦恭,军队战场需要勇武,否则出现“军容入国则民德废,国容入军则民德弱”的局面。

这也说明,日常礼节与军人礼节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专门记载军人礼节的史书比较少,连详细叙述古人各种礼仪的《仪礼》也独缺狭义的“军礼”。据《礼记》、兵书《司马法》仅有的少量记载可知,先秦时,穿戴甲胄的兵士见到天子或者长官可以不拜,仅行拱手礼即可,称为“介者不拜”,受致敬者需作揖还礼,但没有披甲全副WZ的话还是要“拜”的。在兵车上若遇见长官,也不必行当时通行的“轼”礼,称为“兵车不式(“式”通“轼”),不过估计手还是要拱一下的。

考虑到方便兵士日常生活和军事行动,而对日常礼节做出调整,这也算是给予保家卫国的将士的特殊礼遇。

同时,还有一些有趣的细节规定:军营中凡授受有锋刃的武器时,要以木柄一头来递交,而乘兵车出军营的时候,武器锋刃要向前,进入军营时锋刃要向后。将帅以居左边为贵,以示战无不胜;士卒以右边为贵,以上死之志。我们现在坐在台上的将帅依然以左为贵,列在队列的战士同样以右为大。

汉代以后,这些军营礼节仍然存在。汉文帝“细柳劳军”就很能说明当时军人的礼节。

当年匈奴入侵汉朝边境,汉文帝想去慰劳军队。来到霸上(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和棘门(在今陕西咸阳东北)的军营,皇帝车队驱驰直入,将军及属下都骑马迎送。

但是,当车队来到周亚夫的细柳(在今陕西咸阳西南)军营时,先行卫队照例先往报信(如今领导视察依然会有“打前站”),只见官兵披戴盔甲、手持兵器,戒备森严,与刚才两处大不相同。车到营门,却被军士拦阻,不得入内。先行卫队告知来意,镇守军营的将官答道:“军中但遵将军之令,天子之诏也不好使。”

皇帝车驾来到营门,营门卫兵依然不给面子,未让进入,可以想象当时文帝的心理阴影面积。文帝急也没法,只好按规矩办,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

周亚夫见到符节,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营门卫兵叮嘱驾车的人:“将军有令,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文帝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行。

到了大营前,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便跪拜,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文帝此时脸上的神情才改变,俯身扶着横木回敬轼礼。劳军结束后,皇帝车队出营,亚夫也不遣人相送。

这则故事,一方面看出周亚夫治军严格,模范遵守军规军礼,维护了军人的尊严,另一方面也说明在集权专制下,军人真正保持“介者不拜”还是比较困难,你没看那一代贤君汉文帝到最后才“改容”嘛?

唐以后的军营相见礼,则结合了跪拜礼和作揖。

明朝军事家、抗倭英雄戚继光留下了两本练兵经验总结——《练兵实纪》和《纪效新书》,里面详细记录了军人礼节,得以一窥当时情形。

《练兵实纪》“定军礼”一节,规定军营中下级将士参见主将必须“两跪一揖”,非直接下属参见则“一跪两揖”;上级下达军令,下级必须跪接;路途中遇见上级,方便行事,不必跪拜;骑马遇见本营长官,则需下马拱立,非本营长官,仅需让道立马候过;礼节必须遵行,违犯者以军法处置。

《纪效新书》还对船上兵勇的礼节作了细致规定。清朝八旗子弟、绿营兵勇在沿用明代一些军礼的同时,军营相见礼则以单腿着地的“打千”为主,见上级必须打千,若是向直接上级报告事项,则仍然要行跪拜礼。

西式军礼

袁大头把西式军礼引入中国军队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大炮轰开清朝大门,西方军礼也逐渐传入中国。

曾国藩创建湘军,仍然沿用旧礼;大办“洋务”的李鸿章把西式部分军礼作为军队“习练手足”的内容接受下来,并没有在淮军中广泛通行。

1895年,袁世凯开始在天津小站练兵,依照德军章程改建陆军,基本上摒弃了八旗、绿营和湘淮军的旧制,才废除跪拜等旧式封建礼仪,大力推行立正礼、举枪礼和举刀礼等西方文明军事礼仪。

比如,要求兵勇无论遇何营官长,皆应在路旁立正,等官长过去再走;兵勇所有衣扣俱要扣着,除非夏季炎热,破格允准,方可随便;兵勇赴营外办差或自外归营,凡八人以上者,均应分大小排由官长带领。

这些礼仪,我们是不是有点熟悉呢?

随后,清廷以袁世凯的新建陆军为蓝本在全国普练新军,军礼被抬到一个更高的位置受到重视。

1905年,第一个仿照西方军队礼节、全面系统的全国性近代军礼制度——《陆军行营礼节》颁布执行。《陆军行营礼节》规定了注目礼、立正礼、举手礼、举刀礼、举枪礼等五礼的动作标准及使用场合,完善了敬礼形式,奠定了军礼基础,只是其中仍然保留了一些旧式礼节,如“朝觐、公谒跪拜礼节悉遵会典仪制”。

民国以后,北洋政府、国民党、共产党等军队,都制定了一系列的礼节条例、内务条令等规定,让军人礼节日趋规范统一。

现在我军军礼依然使用举手礼、注目礼和举枪礼,相比晚清的《陆军行营礼节》,只是合并了立正礼,废掉了过时的举刀礼。

《内务条令》规定:着军服戴军帽或者不戴军帽,通常行举手礼。携带武器装备不便行举手礼时,可以行注目礼。举枪礼仅限于执行阅兵和仪仗任务时使用。

西式军礼演变

阳刚军礼背后的浪漫传说

刚才说到西式军礼,那西式军礼又是怎么来的呢?

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当时,罗马帝国庞大的军团里,就已有了军礼的雏形:每当骑士们策马相遇时,都会用左手握缰绳,右手举起头上戴的面罩型头盔。

据说,这一方面是为向对方表示敬意,另一方面也是为显示自己的脸部,以免被对方误伤。到了11世纪“骑士时代”的鼎盛期,欧洲各国的骑士们已不再使用面罩,于是改为脱下头盔或帽子以示敬意。

再后来,以举手礼为共同特征的近现代军礼开始发端。

具体的由来主要有两种传说,因年代久远,已不可考证孰是孰非,但均颇具浪漫色彩。

一种说法是,1588年英国海军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后,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打算为凯旋将士举行庆祝大会,并亲自颁奖。当时,为维护女王的尊严,特别规定将士上前领奖时,需要用手遮蔽眼部,以免平视或者甚至俯视女王。这一动作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今天各国军队的军礼。

另一种说法则是,严肃的军礼来自欧洲中古时代的“情场”。当时,一位公主要选择一位勇敢的武士下嫁。而想得到公主的武士很多,免不了来一场比武。比武之前,武士们列队在公主面前走过,为示意自己被公主“太阳光芒般的美丽”所晕眩,都将手举起遮盖在眼前。这个动作渐渐发展成敬礼。

两种说法,都与女性有关,也算是给铁血般的军营抹上了一点柔情的色彩。

不过,后来率先正式把“脱帽致礼”改为用手接触帽檐敬礼的,是英国克伦威尔领导的新军。那时英国军人相互敬礼时,右手掌紧贴帽檐,手心向外翻,用以向对方表示自己手中没有武器,同时两腿并拢呈立正姿势,以显军人气魄。

法国大革命后,法国军队也先后实行了这一新式军礼。不久,这种军礼又传到美国,进而逐渐传到全世界,当然也包括帅帅的韩国欧巴。

目前,世界各国军队军礼在具体细节、动作标准上虽各不相同,但举手接触帽檐致敬这一表现形式却是通行的。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总有些异样的“插曲”,军礼也曾掺杂进一些“异类”。

最著名的莫过于“纳粹礼”(也叫“德意志礼”)。1944年,希特勒下令国防军在所有场合以“纳粹军礼”取代以前的标准军礼,要求高抬右臂45度,手指并拢向前,并高喊“嗨!希特勒!”,意为“德意志及其人民和利益高于一切”。

举臂礼在十九、二十世纪时曾经是美国通用的军礼之一,后来由于“纳粹礼”的关系,罗斯福当总统时就取消了举臂礼,将其改成举手礼。纳粹这个手势已经在德国等诸多国家被禁止使用。

纵观军礼演变的历程,它不断呈现出规范化、平等化和简单方便化的趋势,不再是等级的森严和贵贱的区分,而是明确军人在平时交流接触时,什么时机和场合该有什么样的言行举止,才能恰如其分表现出应有的尊重礼貌、得体大方和良好修养,而不至于手足无措、动辄失礼。

军礼,美则美矣,军礼后的每个细微的灵魂,才是时光雕琢的艺术。

【来源:作者原创】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