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秘工作>> 政务性工作>> 参谋咨询

参谋咨询

决策性文件和领导讲话有何区别?

以稿换稿】  作者: 未知   来源: 作者原创   阅读 次 【    】【收藏

这个问题提得好。写作实践中,确有不少同志会把这二者混淆起来。笔者就曾见过这样一份文件,题目是《关于开展“争当人民好公仆”竞赛活动的意见》,下面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充分认识开展‘争当人民好公仆’竞赛活动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是“竞赛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步骤”,第三部分是“具体要求和组织领导”,最后还有一段结束语。按说,结构上没有太大的问题,问题出在三方面:

首先,第一部分用了三个层次来论述“重要性”,说开展这项活动“是实践党的宗旨的需要;是树立干部队伍形象、密切干群关系的需要;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需要”,每一层次都展得很开,其中还举了两个基层领导干部一心为民、深受群众拥戴的生动例子。第二,文件的语言很通俗、很生动,接近于口语化,比如有这样的句子:“公仆公仆,即人民的仆人,而我们有的同志却习惯于当主人,不愿当仆人。”第三,结束语是这样写的:“时代在召唤,人民在期待。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积极行动起来,积极收入到这一活动中去,树公仆形象,创优良业绩,为推进我市两个文明建设再立新功!”

很明显,这份文件与其说是文件,还不如说它是讲话稿更贴切些。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决策性文件与讲话稿的几个最重要的区别:

讲话稿可以用一定篇幅讲理论、讲道理,而文件则不一定。为什么?因为讲话稿是直接面对听众的,领导不仅要交代“做什么、怎样做”,很多情况下还要说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时还需要旁征博引,循循善诱,以启发和打动听众,实际上这还是面对面的思想教育工作,思想通才能政令通。而作为文件,它的主要任务是传达政令、推动实践,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它主要交代“做什么、怎样做”,而不一定每份文件都要交代“为什么要这样做”,更不需要也不应该用例子来说明。当然,有些文件也会讲到“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之类的内容,但有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只是简明扼要地谈一谈开展某项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并不像讲话稿那样过多地展开。比如前边提到的这份文件,关于开展“争当人民好公仆”竞赛活动的重要性,只要讲到“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强化各级干部的公仆意识,树立干部队伍的良好形象”这层意思就行了,因为其中的道理大家都懂,无需多说。另一种情况是,所部署的工作是一项新的工作,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需要讲清楚道理,但也是尽可能浓缩、精炼。比如部署农村税费改革,这项工作过去没搞过,就需要首先把道理讲清,再提出任务和要求。我们所要克服和防止的是,无论起草什么文件,不管需要不需要,都如此这般地理论一番,那就不对头了。

讲话稿的语言要尽可能口语化,但文件不行。同样是因为直接面对听众,领导讲话当然要通俗、生动一些,使听众一听就明白。而文件的语言则是典型的书面语言,它与命令、决议、章程、条例、法律文书等文种的语言一样,其基本特点是鲜明、准确简练,自然是容不得口语化了。我们有些同志可能是因为写讲话稿写得太多,碰上写文件时,习惯上一下子转不过来,不知不觉间就用上了口语,比如“我们认为”、“请大家想想看”、“这样下去还得了?”类似这样的话,都是面对面讲话才适用的,写到文件上就不合适了。文件上一般不出现语气词、惊叹号、疑问号,因为它的语言不需要也不能带有感情色彩;文件也不宜引用带幽默色彩的语言,不宜用想象、夸张、比喻等文学手法,否则就会显得不伦不类。所有这些,都是值得认真加以区别和把握的。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会多种语言表达方法,以适应不同文种的不同风格。

讲话稿需要有结尾段落,而文件不需要。讲话稿所以要结尾,一是总括全文,前后形成呼应,二是用鼓动性、号召性的语言渲染气氛,形成一种高潮,以激励和鼓舞听众。文件则不同,话说完了也就结束了,如果专门加个结尾段,纯属画蛇添足,而且一般性工作文件也不需要有鼓动和号召性的语言。也有一些文件会有几句结尾的话,但只是简单归纳几句,或提出贯彻要求,如“以上意见,希认真贯彻落实,并将落实情况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汇报”,而不是像某些讲话稿那样搞个气势磅礴的结尾。此外,讲话稿和决策性文件虽然都是用于部署工作,但表达方法上也会有所不同。

第一,讲话稿在表达意思时语言弹性相对大一些,回旋余地大一些,启发性的东西多一些,而文件则显得干脆利落,是怎样就怎样,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尽量不说多余的话和意义不确定的话。比如谈到发展思路问题,讲话稿可以说:“思路决定出路。我们的实践已经证明:只有坚持不懈地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才能实现兴县富民的目标。”而写到文件中,口气就不一样了,可以变成这样:“要实现兴县富民的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路子。”两种说法,前一种从启发到肯定,后一种则只有肯定。

第二,在谈到政策措施时,讲话稿侧重于指导性,文件则侧重于可操作性。因为政策具有严肃性,说出来就要算数,不能随意更改,所以讲话稿在谈及政策问题时,特别是涉及灵活变通的某些政策时,如果不是集体讨论决定了的,一般都比较慎重,会注意提法上尽可能周密、科学一些,而不宜直通通地说。比如谈到以优惠的土地价格吸引外商投资,讲话稿说的可能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外商到我市投资兴业,各乡(镇)要本着舍得让利、互惠互利的原则,实行以地招商,地价上尽可能优惠一些。”而到了文件中就可能是另一种说法了,可以优惠多少就写多少,比如优惠30%或50%,这样明确下来,下级才好执行。

第三,在标题制作方面,二者也不尽相同:讲话稿的标题容量大一些,文件的标题则较直观些。比如某县科委下达的《关于加强科技信息宣传工作的意见》,下有三个小标题:“一、明确科技信息宣传工作的重点;二、建立科技信息宣传工作考核奖励制度;三、提高科技信息宣传队伍的业务素质。”意思简明,直截了当。而作为讲话稿来讲这三层意思,标题制作就可能不一样了:“一、认清形势,明确重点,增强做好科技信息宣传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建立考核奖励制度,充分调动科技信息宣传工作者的积极性;三努力提高业务素质,以适应加强科技信息宣传工作的需要。”为什么改成这样呢?因为讲话稿不能像文件那样就事论事,它还要把这项工作与形势、环境、主客观因素等方面联系起来,体现出更大的包容性和贯通性,所以标题的含量、语气也就有所不同了。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