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秘工作>> 业务性工作>> 文稿撰拟

文稿撰拟

《榜样5》观后感如何写?

以稿换稿】  作者: 佚名   来源: 作者原创   阅读 次 【    】【收藏

3月22晚,《榜样5》专题节目首播,很多单位组织党员干部收看了此片。这几天,一些笔友询问,《榜样5》观后感怎么写。今天,老笔头就跟大家来掰扯掰扯。(推荐阅读:市委组织部笔杆子手把手教你写“心得体会”)

要写好观后感,首先得知道它是一种什么文体?是拿来作什么用的?所谓“观后感”,是指观看影片或参观展览后,把自己的感受体会以及获得的启示,通过文字形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应用文。从大的方面讲,观后感属于议论文范畴,但写法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

依老笔头的实践体会,观后感和读后感的写法大致相同,主要包含四个部分,也就是“引、议、联、结”四个字。

一、“引”——概述内容,交代背景

观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观”生发的。所以,“观”是 “引”的前提,“引”是“感”的基础,由“观”而引出“感”。形象地说,观后感的开头部分,好比一条醒目的标语或引子一样,先交待清楚看了什么影片?影片讲述了什么内容?所以,在行文的第一段,要用简洁的文字,把所看影片的主要内容加以概括,使读者大致明白其主题思想,形成一个概略的印象。一般来说,这部分必须简明扼要、开门见山,不能绕圈子、卖关子,简单但明确。尤其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展开来说,写成了影片介绍。

比如,有篇以《榜样的力量引我前行》为题的《榜样5》观后感开头就是这样写的:

有一种力量叫感动,有一种精神叫奉献,有一种英雄叫榜样。3月22晚8点,《榜样5》专题节目首播。节目聚焦伟大抗疫精神,通过典型事迹再现、嘉宾现场访谈、诗朗诵、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生动讲述了张西京、张宏等榜样的感人事迹,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有力诠释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二、“议”——分析素材,提炼观点

在简要交代“观”的内容后,接下来要对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点或者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点,作以议论和评价。行文时,既可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地作一番挖掘,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写作的时候要注意,感受必须自然真实、有感而发,切忌无病呻 吟、虚头巴脑,观点必须一句立骨、棱角分明,不能漫无边际、似是而非。(推荐阅读:《梁家河》《三十讲》读后感不会写?四招帮你写出彩(原创))

比如,上文列举的《榜样5》观后感,在这部分是这样写的:

收看完节目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脑海里不断浮现出“敢与死神掰手腕”的张西京、用心守护患者的张宏、社区居民的“当家人”杜云、“舍小家为大家”的达娃仓决、“生命的摆渡人”汪勇等榜样的身影。这个英雄的群体,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观念、优良传统和务实作风,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人生理想和事业追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民实干担当、勤勉敬业奉献的优秀品格。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他们以身许党、以身报国、以身为民的崇高品质,深深感染着我、激励着我,使我想起了网上流行的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他们能够这样做?我想,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是党性的力量!

三、“联”——结合实际,深化拓展

写观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泛泛而谈。如果就事论事,“感”就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如果泛泛而谈,文章就会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启发。因此,在“议”之后,应该联系现实生活或自己工作,运用正反对比等手法,对观点进一步深化拓展,使“联”与“引”与“议”“藕”断而“丝”连。要注意的是,在联系实际论述时,应紧扣或呼应“引”的内容。

比如,上文所列举的《榜样5》观后感,在这部分是这样写的:

榜样是一面镜子,能够映照出差距和不足,映照出“皮袍下的小”来。对照《榜样5》中的这些先进典型,自己还有很大的差距、很多的不足。与“生命守门人、人民的军医”张西京相比,自己的党员意识欠缺,先进性作用发挥不够,与“平时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出来、危急关头能豁出来”的要求相距甚远;与用心守护患者的张宏相比,自己担苦、担难、担重、担险精神欠缺,面对工作中的矛盾和困难,习惯低下头、绕着走,缺乏顶真碰硬、攻坚克难的精气神;与“舍小家为大家”的达娃仓决相比,自己的大局观念欠缺,一事当前“算得太精”“分得太清”,未能很好做到舍小我成大我;与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者相比,自己的实干劲头欠缺,坐而论道多,起而行之少,缺乏“手往面盆里塞,脚往泥水里踩”的务实作风。

四、“结”——总结收尾,升华观点

观后感的结尾,要对全文总结收尾。行文时,既可以回应前文,再次强调观点,使之进一步升华;也可以畅谈设想,陈述自己的打算,与前文首尾呼应、前后关照。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只是单纯地谈感受、谈观点,而没有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来谈想法、谈措施,文章就会变得空洞。换句话说,就是飘在半空中,没有落到地面上。这也是常说的好文章必须虚实结合的道理之所在。(推荐阅读:不会写党校培训体会到抓紧看!这位市委书记的发言太“爽口”)

比如,上文列举的《榜样5》观后感,结尾是这样写的:

行动,是最好的传承!观看《榜样5》,不能看了激动、过后不动,必须以他们为标尺、以他们为镜子,见贤思齐,躬身笃行,用自己许党报国、实干为民的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最美模样。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自己将从三个方面做起:一是闭门思愆校对信念“偏差”。持久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从中多吸理论之“氧”、常补精神之“钙”,深刻体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当一名“四有”党员;二是三省吾身抹平担当“落差”。大力弘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坚决破除“冷来加衣、雨来打伞”的依赖思想、观望心态,自觉在知责中担责、在履责中尽责,抓紧每一天,干好每件事,努力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三是反求诸己缩小实干“误差”。牢记“只有把工作当作一回事,才会干成事;只有把困难不当作一回事,才会不怕事”的箴言,坚决克服身上的“慵、懒、散、浮、慢”习气和“不在线”“老占线”“常掉线”现象,切实养成“事不过夜、案无积卷”的勤快作风,努力把群众关心的事情抓实、把群众满意的事情做好、把群众受惠的事情办成,绝不给领导“交白卷”、给群众“打白条”。

古人讲,文无定法,行云流水。以上这些,是观后感的大致结构和写法,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要真正写好并不容易。具体采用何种形式来写,可根据个人的习惯和喜欢来决定,但总的原则是:条理逻辑清晰,语言简练有力,内容充实有时代感,思想深邃有穿透力。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