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秘工作>> 实务性工作>> 观点见地

观点见地

正确应对体制内“老油条”,避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以稿换稿 】  作者:老秘书   发布:2018年05月19日   阅读:

帮你是面子,偏偏有人蹬鼻子上脸

小王是一个普通的基层公务员,刚工作一年,不太爱说话,各方面都普普通通,没什么突出的地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老实人”。但就是这么低调的小王,有一次却摔了东西,指着一位老前辈的鼻子臭骂了一顿,让单位里的同事大为惊诧。

事情的原因很简单,他办公室里的老前辈是个著名的体制内“老油条”,逢工请假,见活绕路,上班就是清茶报纸,开会就是两眼观心,让他帮拿个材料感觉像要他去爬金茂大厦,让他跟个外勤他能像忍者一样忽隐忽现,有什么不得不干的工作派到头上,他肯定是抬抬眼皮先扫一眼办公室谁好欺负,然后一通忽悠,把自己的工作扔给别人干。

小王是个老实孩子,刚参加工作,看谁都像领导,“老油条”说两句就把他唬住了,先是以为那些杂活是派到自己头上的工作,之后又以为这是前辈看重自己给自己上进的机会,天长日久成了惯例,想说不帮又抹不开脸皮。

这些年轻人,哪知道这些体制内的老油条,为了逃避自己的工作,撒泼打滚、坑蒙拐骗,那是无所不能,跟他们讲面子就是浪费时间。

也算是这次赶上了,小王刚和女朋友大吵了一架,心里带着窝囊气,这老前辈又跑来让他录表格,这才痛痛快快的骂了他一顿,出了一口恶气。

估摸着小王骂他是骂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让你做表格你说不会做,让你写材料你说写不好,让你出去跑你说你腰腿有伤,让你做报告你说你口齿不清,你什么都不会,还在这里干什么?摆着演招财猫吗!”

不过小王气是出了,要说这个应对也实在算不上漂亮,平白让其他部门看了笑话,也在领导心里留了个“情绪化”的标签。

那么怎么做才能躲过这种老油条的压榨呢?

不果断的拒绝就像是钝刀子割肉

之前听朋友说过一个很有趣的年轻人,具体叫什么忘记了,姑且叫他小李吧。

这个小李虽然是个年轻人,却不知道是天赋异禀还是背后有高人指点,深谙体制内的生存之道,看人断事十分精准。而他最奇特的一点就是拒绝事情十分果断,很少找借口。

小李做新人的时候也遇到了小王的状况,办公室的老油条喝完茶抬抬眼皮,说一句“小李,帮我把茶杯刷一下。”自然的好像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一样。

小李看看茶杯,又看看坐在沙发上看报纸的老油条,很平静的说:“对不起,我现在还有事情要做。”

老油条脸一冷,翘起鼻孔就开始教育,开口就是“年轻人要谦虚,要尊重老前辈,不能眼高手低,要从小事做起,不能小看洗茶杯对心性的锻炼,让他帮忙洗茶杯是给他面子,他刚工作的时候也是从洗茶杯做起的”,小李听到这里,抬了抬眼皮,很平静的说:“您说的对,但是我真的很忙。”

很多体制内新人面对老油条不敢正面拒绝,总是找借口推脱,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心态,搞清楚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体制内永远是对上负责,和你平级的人,资格再老也管不到你头上。

正面的拒绝看似不近人情,但最准确,消耗的判断力最少,最容易让对方退缩。如果你找借口,反而会导致事情的重心转移,说的越多,对方心里的芥蒂越大。

对付烂人更要坚持原则

其实体制内有很多这样的“老油条”,他们大多本职工作比较闲,又自觉升职无望,没有什么工作的动力,本着“多做多错,不做不错”的原则,把所有手头上的工作都推给别人完成,明明是动动手指就能解决的问题非要推三托四,一丢丢的麻烦也不愿意沾染。

他们的心态就是,反正领导也开不掉我,我就混着怎么了?

对付这些老油条需要讲究策略,而最好的方法当然是能躲多远躲多远,因为老油条这种存在,只要碰上了就会很伤。

当你实在是躲不掉了,请务必记住三个原则:

01

公事公办

这个世界上有明规则和潜规则之分,大部分时候我们要尊重潜规则,但当两种规则硬刚的时候,明规则永远胜过潜规则。能用规章制度解决的事,绝对不要贪图省事,公事公办是回避无理要求最好的盾牌。

02

站好队伍

老油条的最大武器就在于他们在机关里工作几十年所留下的人际关系网络,他们很了解各个科室之间的恩怨,了解一些沟通不畅的地方,他们很擅长在其中利用信息差煽风点火、造谣。

而应对的方法就是站好队,投入另一个团体,让你的身边有人可以帮你抵挡谣言。另一方面,你的团体也将有效的威慑老油条,让对方不敢“欺人太甚”。

03

留下余地

强硬是必须强硬的,不强硬就会留下好欺负的印象,就会被人得寸进尺,对方期待在你身上得到的东西越多,你不给他的时候他就会越愤怒。

但强硬和撕破脸并不同,强硬是态度的强硬,却绝对不可当众落了老油条的面子。

老油条们虽然人品很差,却都很注重自己的面子,一旦你当众落了他们的面子,像这篇文章开头的小王一样撕破了脸皮,那接下来你面对的将是一个闲极无聊的小人层出不穷的暗算,体制内的流动性毕竟很差,一旦有一个人在圈子里一直搞你,你就算再强大也会受到损伤。

这些职场混子的问题由来已久,究其根本,这是公务员升迁考核制度留下的一个漏洞,是不折不扣的“体制问题”,事实上这一问题已经被批评过无数次了,之前就有发言批判过机关里倚老卖老人浮于事的状况,但要改变这种状况从目前看来依然遥遥无期。

各位体制内的朋友不但要警惕这些老油条,也要小心不要变成这样惹人厌恶的老油条。要知道,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虽然可以随波逐流,但断不可同流合污。时代在进步,总有一天要把跑得慢的人碾过去。(老秘书)

【来源:老秘书】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