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秘工作>> 实务性工作>> 观点见地

观点见地

别不信!写材料的每个月都要来几次“大姨妈”

以稿换稿 】  作者:笔头君   发布:2016年11月07日   阅读:

写材料不容易,写一篇好材料更不容易。看似写写画画、敲敲键盘,但哪一篇不是呕心沥血之作?

写材料并不是一个职业,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我们始终认为在一个人工作中如果有3成以上的工作量用在文字上,我们就看作是经常写材料的。但不管你是在党政机关工作,还是在事业企业工作,那一个人一年不写上几篇,小到个人总结、学习心得,大到调研、讲话、汇报等等。兴奋、郁闷、憋屈、难熬、抓狂……

1.我有个同学,他还不能算作是经常写材料那一类的,有一天领导交待他个任务,让他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剖析一下他们小单位的作风情况,提供个素材稿。从他接受这个任务开始,他整个人一下子就不好了,狗咬刺猬不知从何下手,六神无主,茶不思饭不想,还是不知从何入笔……他知道我经常写材料,跟我反复沟通,先给他说了说这类材料的路子,又告诉他去重点了解一下他们单位的做法,跟三严三实要求相比差距在哪儿,写出个初稿又告诉他该如何表述,几个回合下来终于拿出个像样的东西交了差。这件事后,他立马改变了对我们这些搞材料的人的看法,说这么个小材料差点要了命。当然,他说的有点夸张。说实话,对不经常写的人这样,对于我们这些经常写材料的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2.天底下没有一个好写的材料,没有一篇是东搬西凑缝缝补补能过得了关的。从领受材料的兴奋,到或抓耳挠腮或绞尽脑汁的思考,再到到处调研了解的奔波,再到一字一句落到纸上的煎熬,再到反复修改甚至推翻重来的抓狂,最后过五关斩六将的喜悦。这个周期有长有短,有思想有情况的周期短,无思想无情况的周期长。甚至还有的几个材料压茬推进,一个未完又来一个。这种情况下你怎能一直保持着高产高质的状态呢?!因此,每个月跟女同志生理期一样,总有那么几天低潮期,而且不分男女,可能不同的是女同志的那几天是连续来,而写材料的郁闷期是间断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来。

3.马上年底了,各行各业都在忙于完成一年的既定目标,而对于写材料的来说,简直就是梦魇,天天考虑的是材料,就像老笔头QQ群里一位朋友讲的,我们的年关提前来了。怎么办?到底怎么办?这里,老笔头给你支几招,度过每个月的低潮期,完成好年底前的繁重任务。

首先,要认清这是规律。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无论是写那个层次的材料,省部级、市县级、乡镇级,还有大企业、小企业,国有的、私有的,焦虑、抓狂都是正常的,看淡些。现在在一线写材料的都比较年轻,认识问题怎么会那么深刻,了解情况怎么会那么全面,文字语言怎么会那么老道,都需要一个过程,尽力就好。

其次,要有节奏地调整。真碰到难题了,怎么想也想不通、进入死胡同的时候,干脆就抛到一边不写了,干点自己喜欢的,放松放松,弦一直绷着灵感也就被压抑住了。找别人聊聊天,听听别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如果实在没人聊,就到老笔头QQ朋友圈里跟大家扯扯,这里都是跟你干着一样活儿的笔友,很容易受到启发。毫不夸张地讲,很多朋友都跟老笔头开小窗表示感谢,有的时候就是受了群友几句话点拨,立马来了思路就又回去写了。真的很好。这里需要注意一点,焦躁抓狂的时候千万别口无遮拦,遇谁都抱怨,且不说有动摇军心之嫌,仅仅就是抱怨之后的后果就需要你花费更大的精力进行弥补。如果真的管不住自己的嘴就闭嘴,这是最好的办法。

再者,就是要坚持坚持再坚持。尤其是对那些有时限要求、后墙不倒的工作,就要当作你死我活的战斗,啃也要把他啃下来。经过这样一仗又一仗下来,你的能力和水平会突飞猛进,再碰到低潮的时候就会更淡定了。

【来源:老笔头(微信oldbitou)】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