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秘工作>> 实务性工作>> 经验做法

经验做法

跟一把手斗,怎么都是输

以稿换稿 】  作者:晓唛   发布:2016年09月05日   阅读:

老陈是县府办副主任,原是服侍副县长的一名“秘书”。近年来机构改革,由副县长分管的一个部门A里的部分职能拆分后新成立一个部门B,因部门的专业性较强,新成立的部门B在三定方案里就明确提出由县府办副主任当一把手(负责协调),部门A的一名领导兼任部门B二把手(负责日常)。

由于老陈是跟进副县长这条线的,深得副县长的信任,理所当然地当了部门B的一把手,一下子由副科升任正科。因为部门B是新近成立的,部门A为显重视,特意安排一把手老林(正科)兼任部门B的二把手。

就这样,部门B出现了两个正科级领导干部,而且很明显是外行管内行、年轻的指挥年长的。如果两位领导互相尊重,或者一方强一方弱,也许就没有这篇文章了。但是很不幸,两位领导都是强势而且特有想法的,于是部门B里开始了一场血雨腥风的斗争。

首先讲老陈同志,以前都是在县长身后拎包,现在手下几十号人物任他调配,专职司机跑前跑后,办公室主任在他身后拎包。虽然只是个科级干部,但在小县城也算得上是一号人物。于是老陈开始膨胀,越来越不把老林这个二把手前辈放在眼里。他大事小事都指使老林去办,甚至干预起老林A部门的工作。“你老林是A部门的一把手,我你老林的领导,我当然可以管A部门的事了!”

这下老林不淡定了,你也管得太宽了吧,三定方案也明说你这个一把手负责协调的,我这个二把手负责日常工作的,你就不要对我的日常工作指手划脚瞎指挥了!于是,老林直接跟老陈说:“这些事你就不要管了,由我来负责吧!”于是,一些日常工作老林自行处理,不再向老陈汇报。

在此期间还发生了几件事:第一件事是,部门B刚成立时,老陈还没有任命一把手,老林因工作需要,采购了一批电子设备,共七千多块钱。老陈以这批设备没有经过他的同意为由,不同意支出这笔钱,导致这笔款项拖了将近一年没有支出。当然后来总算是支出了,老林也将这件事记在了心上。

第二件事是,老陈在一次搞应急演练时,不经班子同意私自支出10000元招待费,让管财的老林签字支出。老林认为老陈这是在损公肥私,坚决不同意支出这笔钱。老陈没办法,最后越过老林,让另外一位领导签字报销(这是违反财务管理规定的)。就这样,老陈和老林较上劲来了。

第三件事是,老陈对个人利益看得比较重,由于他经常出差下乡,于是规定出差下乡可以领取下乡补贴,这样他一个月可以多领取两千多块的下乡补贴。不过,其他同志没有。事实上,这么做是没有文件依据的,而且正处于“八项规定”严管期,老林不同意签批这笔支出。于是,老陈一个月就少了将近两千块钱的“进项”。

这怎么行呢?老陈来火了,明令单位所有人:所有经费,必须经他签名后才能报销;所有日常工作,必须向他汇报。这个规定让B部门的人特别不适应,因为老陈虽然是一把手,但主要精力是跟副县长协调各部门的事情。所以,一个星期能有一天在单位实属不易,这种规定就使B部门的工作一拖再拖。

一来二去,老陈和老林的矛盾逐渐公开化。在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老林所在的A部门是垂直管理部门,人事任免权属于市级的A部门而不属于县政府。严格来说,老林升不升职,县长说了不算,老陈更不顶用。所以,老林也才敢公开向老陈叫板。

老陈是一把手,牢牢把握住人事权不放,在人事调动上做文章,大搞一言堂,大小事情都过问。一次,其他部门领导过来调研,单位没水了,老林让人去买两箱矿泉水执行客人,去到半路被老陈一个电话召回来:“不用买了,煮点白开水就算了”。

另一次,单位班子开会通过要买一部相机,型号和价格都定下来了,会议记录也做好签名了,老林跟进办理,政府采购流程走到一半,老陈叫停了这个项目。他也不说原因,只说暂时不买了,害得老林四处给人赔不是。还有,单位一位同志花了二十块钱替公家买纸巾,报销找老陈签字跑了三四趟。老陈就是不同意,气得那位同志直接把纸巾提回家,也不报销了。

老林也牛呀,想他也是在A部门当了十几年的一把手,你小子刚刚升个正科尾巴就翘到天了?看我怎么收拾你!于是,强势的老林在分管财务上大做文章,老陈的账当然要严审——合理不合法的(比如一些招待费),一概不予报销;可报可不报的,当然要求你老陈解释,解释不通,对不起,不能报。

这下轮到老陈可难受了:堂堂一个部门的一把手,请客吃个饭两百块都要想尽办法来报销。更别提过年过节期间给领导疏通单位关系的一些灰色花销了。再加上老林在县里也是小有名气的,跟副县长关系不错,一旦老陈在工作上压制他,他要是马上到副县长那告状,那老陈就吃亏了。这一幕,在旁人看来,老林可算是赢了,二把手将一把手整得无可奈何!

如果事情一直这样,也可算是逆袭。但是恐怕要让看官们失望了。表面上是老林赢了,副县长也一直“支持”他,但别忘了,老林根本不是县里的编制,不归副县长管。而老陈才是副县长的“自己人”,天天跟着他跑前跑后的。在副县长心中,老陈和老林的亲疏关系,相信谁都猜得出。

虽然副县长表面上一直是批评老陈,但是私下里一直给他支招,如何管理好这支队伍。所以,老陈虽然一直是被批评的角色,但是地位却屹立不倒。而且,老陈也终于出手了。

在老林一次出差一个月的时候,老陈以工作原因为理由,接管老林的财务审批权,接着又通过人事调动的方式,把老林分管股室的几位得力助手调到其他股室,直接架空老林。呜呼,张牙舞爪的老林成了无牙老虎,想做任何事都无法做,想安排个工作也无可安排之人。看来,真正吃亏的是老林!

在小县城,官大半级压死人,无论那官的能力怎样,只要他的级别比你高(如果同一级别,那就看排序),他都有可能把你完完全全地压住。所以,要在小地方混,千万千万,别跟领导斗,特别是直管领导。

(作者为基层工作者)

【来源:不是官话(微信bushiguanhua)】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