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秘范文>> 心得体会>> 观读后感

观读后感

读《张居正》有感

以稿换稿】【收藏】  作者: 郭进拴  来源: 作者原创  阅读 次 【    】【加入会员

熊召政的《张居正》是一部大气磅礴、精彩纷呈的历史小说,颇值一读。
       一口气看完了四本,觉得有诸多感受。
       则其要者简要梳理如下:一、椒木折薪中的财务问题张居正刚上任时,国库空虚,连官员的工资也发不下来了。
       为此,户部尚书王国光建议将储存的大量胡椒充当工资发给官员。
       由此引起了官员的不满,并爆发了一场冲突。
       后来官员们拿着胡椒去卖时,商人们高价购买有权势的官员的椒木,而对一般官员的椒木置之不理,导致一名礼部官员穷困致死,引起了更大的一场政 治风波。
       最后还是由张居正出面让一名巨商购买,并以出让漕运作为利益交换,才解决了椒木折薪问题。
       这件事实质上是财务问题没处理好。
       应该说,张居正面临的国库空虚是流动性问题,他完全可以直接卖掉存储的货物,取得现金流,再发工资。
       而椒木折薪方式无疑是将流动性问题转嫁给官员,这就将财务问题上升为政 治问题了。
       而最后请巨商统一购买实际上还是回到了这个解决方式,但情势已变,代价就更大了。
       二、清流和循吏张居正为了实现他的政 治抱负,对执行力高的循吏大加赞赏并大胆提拔,而瞧不起指手画脚的清流并严厉打压。
       起初看这样有利于清除政 治障碍,但长远看是有危害的。
       从夺情之争开始,张居正开始走下坡路,直到死后被万历全盘否定,应该说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没有得到清流的理解和支持,甚至可以说清流的反击结果。
       这里的清流和循吏实际上代表了道与术的关系,或原则与变通的关系。
       清流有他偏重务虚的一面,但务虚本身并不完全是件坏事。
       在今天,清流所起的作用就是舆论和宣传。
       一件事没有强大的舆论引导,很难行之久远。
       三、 ……

【文章共6335字,范文学习借鉴,请勿直接抄袭】




  • 我要加入会员

  • 我要以稿换稿

  • 我用手机阅读

  • 我要推广赚钱

  • 我要咨询问题


  •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