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历史朝代>> 汉朝历史

汉朝历史

刘邦为何认定萧何为大汉帝国第一功臣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4年06月16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高帝六年十二月、正月,刘邦不仅分封了二十九位列侯,而且还为这二十九位列侯排出了座次。毫无疑问,排名第一的就是大汉帝国的第一功臣。那么,谁会成为大汉帝国的第一功臣?这样的排位,又有何根据呢?

众里寻他千百度

我们先来看看谁有可能入选?

一号候选人:张良。

刘邦定“三杰”的时候将张良列在了首位,认为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一般来说,一位领导一旦提出某种独创理论,都会异常钟情于此,刘邦亦是如此。显然,张良被列为“三杰”之首说明他深得刘邦的认可,这为其成为大汉帝国第一功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算是初战告捷,初赛分数相当高。

再者,刘邦分封列侯时指定食邑户数最多的曹参,共一万零六百户,但他的食邑之地是由刘邦决定,个人没有选择权。而刘邦对张良则厚爱有加,做出了让他“自择齐三万户”的许诺,二十九位列侯之中得此待遇的唯有张良一人。

有这两条做保证,张良极有可能成为大汉帝国第一功臣。

二号候选人:曹参。

曹参所封食邑一万零六百户,张良辞封三万户后受封一万户,曹参成为二十九位列侯中封地最多之人。按受封户数多寡为标准来看的话,谁也争不过他。

再者,曹参军功显赫,除韩信、彭越、黥布三位异姓诸侯王外,无人可比。韩信、彭越、黥布毕竟是第一层次的功臣,早已受封诸侯王,在第二层次的功臣(列侯)中,曹参的军功位列第一。

按照大汉军功标准来排序,曹参是最有希望成为第一功臣的人选。

三号候选人:周勃。

周勃受封食邑八千一百户,比萧何还多一百户。刘邦一向器重他,在临终之际,还说出了“安刘氏者必勃也”的惊人之语。如果按照信任程度来定次序的话,周勃大有希望。

四号候选人:萧何。

萧何受封食邑八千户,排名第四,次于曹参、张良、周勃,但他的受封深得刘邦庇护。著名的“功人”、“功狗”之说,不就是刘邦为萧何辩护时诞生的吗!

再者,萧何一直是汉王身边的重臣。楚汉战争期间,他奉命镇守关中、汉中、巴蜀地区,全权代理一切事务,这无疑显示了其在刘邦集团中独一无二的地位与身份。这次推选第一功臣,萧何理应入选。

上述四人,刘邦对张良是尊敬,对曹参是感激,对周勃是信任,对萧何是倚重。

以上是我们对第一功臣人选的预期,最终决定谁拔头筹的因素取决于两方面:一是刘邦待见谁,二是列侯推举谁。

列侯们的意见集中而且明确:平阳侯曹参,受伤七十余处,“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众人一致推举曹参为第一功臣。

这样的集体意见让刘邦一个头两个大,他心之所向乃是萧何,但在封侯时已经“强行”多封了萧何许多地,现在实在不好再力排众议专断独裁,可要是真顺着众人的意思,实在又有点不甘心。

正在刘邦瞻前顾后不置可否的时候,关内侯(有侯爵而无食邑)鄂千秋跳了出来。他对刘邦说,列侯们说的都不对。曹参虽有“攻城略地”的功劳,但这只是短期的成效(一时之事)。皇上您与西楚作战五年,常常“失军亡众”,多次只身逃脱。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萧何总是雪中送炭,不等您发令,就从关中派遣数万军队,提供大量供给到前线,在您最需要援助时拉上您一把。楚汉两军在荥阳作战数年,军无现粮,全靠萧何从关中通过漕运保障充足军粮。陛下虽多次丢失崤山以东的土地,但萧何却为您保全了关中之地,“此万世之功也”。像曹参这样的将军,大汉失去一百个也不会有什么损失,没有曹参也一样能够胜利。怎么能让“一旦之功”凌加于“万世之功”上呢?萧何当属第一,曹参只能排第二。

不等群臣做出反应,刘邦立即表示迎合,当即下诏特许萧何带剑、穿鞋上殿(于是乃令萧何赐带剑履上殿),入朝堂不必小步疾行(入朝不趋)。

萧何的确功高,但通过鄂千秋的分析才让我了解到萧何的丰功伟绩。说完,刘邦又加封鄂千秋为安平侯。鄂千秋从无食邑的关内侯一跃成为有食邑的列侯,也算是一战(舌战)成名一步登天了。

同日,刘邦相继封萧何父母兄弟十几人,个个都有食邑。

大臣们被鄂千秋搞得措手不及,还没缓过劲儿来刘邦已经连连下诏,厚赏萧何全家。就这样,萧何被指定为大汉开国的第一功臣。

随后,刘邦又加封给萧何两千户,作为昔日救助的回报。原来刘邦时任亭长的时候,常常受恩于萧何,每次押送服役的人去咸阳,别人都资助三百钱路费,唯独萧何次次都给五百钱。

萧何成为了大汉开国的第一功臣,这样的评选结果衍生出了三个疑问:

第一,为什么刘邦的个人意见与绝大多数功臣们意见会相左?

第二,谁的意见是正确的?

第三,刘邦为什么需要鄂千秋为他解围?

以往封侯的基本标准是斩将杀敌的军功,而功臣们推荐曹参的理由和标准也是军功;备受刘邦认可和欣赏的萧何,其贡献显然不在军功之列,这就是君臣意见严重对立的根本原因。

显然,大臣们的集体意见更有真凭实据。既然封侯是按军功大小确定,那这次排序也应该以军功为依据,理应推选曹参为第一功臣。刘邦指定萧何的做法,在众人看来存在偷换概念的嫌疑,故意将“事功”与“军功”混为一谈。

当然,作为一国之君的刘邦,这么认死理儿也是有特殊考虑的。照理说,皇上在确定第一功臣的问题上完全可以自行裁定,根本不用顾忌大臣们的意见。刘邦之所以有顾虑,是因为继位之初他手握的皇权还是有限的,能平定天下靠的是功臣派,他不得不做出一定的妥协与退让。但历史告诉我们,皇权的本质是趋向无限的高度集权,刘邦此阶段的有限皇权只是暂时的。

他们的关系很纠结

因为高帝刘邦的坚持,萧何获得了第一功臣的殊荣,可见他在刘邦心中的位置有多么重要。

萧何究竟有什么独一无二的贡献,能换来在封邑、排序时的两次提携呢?

首先,的确功不可没。

在《汉初三杰》一章中,我们曾讲过萧何对西汉建立的四大功绩:成全沛公,成全高帝,举荐韩信,经营后方。

其次,与刘邦私交极深。

张良是秦末起义后在投奔他人的半道上改投刘邦的,中间还曾因为要辅佐韩王成而选择过离开刘邦。在张良的内心里,韩王成永远排在第一,韩国复国永远是首要任务。韩王成被项羽杀害后,张良陷入绝望,这才彻底投靠了刘邦。

曹参本来是沛县的“狱掾”,刘邦那时候是泗水亭长,理论上来说,俩人是同事关系,只不过当时并没有过多私交,关系逐渐亲密起来还是在反秦大起义开始以后。

萧何就不同了,他早就是刘邦的知己,而且两人私下关系很密切。刘邦未入官道前到相关部门报到过好几次,每次都是萧何为他掩护解围;刘邦当了亭长后,萧何更是多方关照,不仅在他出差时多送钱,甚至在沛县县令宴请吕公时,公开袒护一个子儿都没拿、却口中喊着“贺钱万”的刘邦,间接地成全了刘邦与吕雉的婚姻。

周勃和刘邦也是老乡,但是这个老乡关系就生分得多了,没有什么私交,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私情啦。

再次,汉帝国需要萧丞相。

刘邦为萧何争地争位,最终是为了达成一个重要目的:任命萧何为丞相。

对功臣们进行大规模分封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诉求,说直白点,就是偿还这几年的战争人情债。功臣们在战斗中奋不顾身,出生入死,理应论功行赏。刘邦按军功大小,分封不同等级的食邑。这些事儿做到位了,他刘邦也就不欠谁的了。所有封赏都是对过往历史留下的痕迹进行一次大清理。

上一页1

正所谓,分封是对过去的补偿,座次是对未来的铺垫。

大汉建立了,需要有人来管理,如此庞大的国家,谁来担此重任最合适呢?

是立下军功的功臣吗?理应是。但百官之首的丞相可不是一般将领当得了的,岗位职责要求这个人需要熟悉法律、懂得管理。这个人,是一直备受敬重的张良吗?不是。是战功显赫的曹参吗?看来刘邦也不大放心。是深受信任的周勃吗?刘邦很清楚,周勃只是一位将才。几经考量之后,萧何最终脱颖而出,被刘邦视为最合适的人选。

这是刘邦本人的意愿吗?那是必须的。还有谁参与了考量呢?应当还有张良。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载:“留侯从上击代,出奇计马邑下。及立萧何相国,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可见,刘邦与张良讨论过丞相人选问题,选用萧何为相到底是张良首议,还是刘邦提出并征求张良的意见,我们无从考证。但张良的确是参与过讨论的。刘邦最看中的是萧何处理国事的能力和忠诚之心。历经这么多年的战乱,萧何的表现足以说明一切,其他任何人都无法超越。

更重要的是,萧何原是沛县“主吏掾”,熟悉秦帝国的法令制度。刘邦入关后曾颁布过两条重要法令:一是“约法三章”,二是秦帝国原有基层官吏全部留用(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秦帝国的基层官吏对相关法令条文了如指掌,留用他们便于国家治理。除此以外,刘邦废除了无理的秦朝苛法,而维持社会秩序的法令制度都一律保留。今天,我们从出土“睡虎地秦简”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到,秦法基本完整地被沿用于汉法之中。保证这套法令得以执行的是大批执法娴熟的秦帝国职业官吏们,统领这批官吏的最佳人选,只能是萧何。

当年,萧何在秦泗水郡吏卒考课中名列第一,秦御史甚至想调他进入关中任职,被萧何坚拒。这足以证明,萧何完全具备出任国家最高行政长官的优秀资质。而军功显赫的曹参毕竟是“狱吏”出身,在这些方面显然不如萧何有实力。

刘邦力排众议,最终选定萧何为最高行政长官,潜在意图是想昭告天下:在战争体制下军功不菲的功臣们,已经得到了相应的物质补偿。

汉十二年三月,黥布叛乱被平定后,刘邦发布过一封著名的诏书:

我称帝已经十二年了(其实只有八年),曾经与天下豪杰共同打下了天下,现在则共同享有天下。有功之臣,上封为王,次封为侯,最不济也有封地。重臣的亲属们,有的也被封为列侯,而且允许他们自己安排吏员,征收赋税。公主封为列侯。凡是有食邑的人都有印信,赐予大宅。两千石的高官,迁居京城长安,安排合适的宅第。随我入蜀汉、定三秦的人,都世世代代免除徭役。我对天下功臣可以说是没有亏欠了。如果有谁不讲信义,背叛国家,擅自起兵,天下将共讨之。

这封诏书虽然写得很晚,但它所表达的想法,在高帝六年分封列侯、排定座次时就已显现。可见,在刘邦心中,功臣们立下的大功,在分封时都已悉数回报,此后两清,谁也不再亏欠谁。

最后,萧何善于保全自我。

楚汉战争期间,刘项在荥阳一线相持二十八个月。这段时间,刘邦将整个关中都交给萧何管理(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这一举措赋予萧何极大的权力,当然,萧何也干得极有成效。汉三年,刘项在荥阳依旧僵持不下,刘邦多次派使者慰问萧何。明眼人或许都能看这中间的玄机,萧何却并未有所觉察。后来,萧何手下一位鲍姓门客(鲍生)提醒他说,大王在前线御敌,风餐露宿,辛苦得很,却屡次派使者慰劳在后方的你,说明汉王已经对你起了疑心(有疑君心也)。考虑到你现在的个人处境,不如把子孙、堂兄弟中能够打仗的全送到前线去,汉王一定会更加信任你(上必益信君)。萧何一点就通,立马照办。等他的子孙、堂兄弟赶到前线大营,“汉王大悦”。

“鲍生”的分析有没有道理呢?有!最后“汉王大悦”足以说明他看得极精准。

刘邦和萧何不是私交极深吗?他为什么会怀疑萧何?

这也是没办法,谁让萧何的权力如此之大呢!他和张良、陈平不同。张良只是在刘邦身边出谋划策,当个参谋,没有什么实权。陈平有一定的权力,但也不大。萧何则是奉汉王之命管理整个关中、汉中、巴蜀区域,这个权力是什么概念?一个完整的汉王国!萧何就是候补汉王、代理汉王。

刘邦在前线疲于奔命应付着项羽大军,整个后方不得不全撂给了萧何。虽然他很了解萧何,知道其忠诚能干,即使如此,也无法彻底安下心来,毕竟是好大一片江山啊!当萧何把自己成年的子孙、堂兄弟们全都送到前线,实际上是送给刘邦当人质的,最后换来“汉王大悦”,多么不易啊!这不仅使得刘邦彻底放心了,还让刘邦暗自赞叹,很欣赏萧何的智慧。不需要多说什么,这个萧何就能心领神会,汉王怎会不大悦呢?其实背后的功臣应该是“鲍生”,这位名不见经传的读书人。

这件事情过后,整个楚汉战争期间,刘邦再也没有猜疑过萧何。

在“善解人意”方面,其实萧何也是有过人之处的,特别是在应对刘邦的猜忌的时候时,他比韩信要高明很多!汉初“三杰”,张良是永远不会受到刘邦猜忌的,韩信因备受猜忌而一错再错,萧何因为和刘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躲过了灭顶之灾。

忠心耿耿仍屡遭猜忌

萧何一生忠心耿耿,心无二致不说,危难时候还总能挺身而出。早在起义开始之前,刘邦不拘小节、惹是生非的性格让他吃了好几次亏,幸好萧何时刻准备,处处维护,即便如此,刘邦最终还是惹了官司。官府抓不住刘邦,吕雉便成了替罪羊,进了深牢大狱,幸亏有任敖相助,吕雉在狱中才没有受折磨。后来刘邦成为泗水亭长,也算是混进了体制内。每次出差,萧何都比其他人更关照他。沛县起兵,萧何更是二话不说率全族人参加,这着实令刘邦感动万分。如今的萧何可谓名利双收,登上了权力金字塔的塔尖,依靠的就是刘邦这个坚挺的后台。

然而,人们的生存状态一旦有所改变,很多事情也会随之变化,尤其是心态。处在权力中心位置的萧何,不但掌握了大量实权,更在广大群众中,特别是关中百姓中,极具号召力与影响力!这样的局面让刘邦忐忑不安起来。

两人关系那么铁,难道就不能消除刘邦对萧何的戒备吗?

当然不能!所有的戒备都源自权力和影响力。显然,影响力最终会转化为权力。归根结底,萧何的势头威胁到刘邦的最高权力了。

每一次萧何都能有效化解刘邦对他的猜忌。

萧何一生经历过三次重大的信任危机。

第一次即是汉三年那次,萧何听取了“鲍生”的建议,以自己的子孙、堂兄弟为人质换来了“汉王大悦”。

汉十一年是第二次,萧何听了他的意见,顺利渡过危机。

汉十二年的第三次信任危机,萧何也顺利渡过了。

萧何的善于自保不仅表现在处理君臣关系上,更表现在与诸侯的相处中。最典型的事件就是他临终之时能够抛弃私人成见,举荐曹参继承相位。

曹参和萧何本来是老战友,两人结怨正是缘于这次的排名活动。惠帝二年,萧何走完了他的一生。临终前,惠帝亲自前去探视,询问萧何说,您百年后谁可以代替您成为国相呢(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萧何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没有人比君主自己更了解臣子(知臣莫如主)。惠帝再问,曹参怎么样(曹参何如)?萧何连连点头说,皇上选对人了,我死了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这番对话为萧何的一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给他留下了“不计私嫌”的雅名。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萧何在经历了这么多事故变迁之后,为人处世是多么小心谨慎——惠帝此时刚刚十八岁,就算是临终之时,萧何也不愿直抒胸臆,非要等皇上自己点出曹参,才表态全力支持。

萧何购置房产,一定要买在最荒僻的地方。而且,从来不买有高大围墙的宅子。他说,后代贤能,会学习我的节俭;后代不贤,这种房子也不会被势家大族盯上夺走。

相权与君权的矛盾总是在不断协调中相互博弈着,因此即便是与刘邦私交甚笃,萧何也免不了屡遭猜忌。各侯为求自保,处心积虑,甚至不择手段,虽然令人不齿,但与他们相比,萧何总归算是善始善终了。

至此,我们用了九章的篇幅详细讲述了刘邦分封列侯的情形。目的有两个,一是说明刘邦是遵守承诺的人;二是说明刘邦构建了一个受封集团。兑现承诺是为了赢得功臣派的支持,这一派对于巩固西汉政权关系极大,毕竟功臣派是刘邦政权的基石。而且,当时异姓诸侯王出现叛乱时,刘邦成功利用受封集团打败了异姓诸侯王。那么建汉后,除了大封列侯,为了巩固刘姓江山,刘邦还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2下一页

正所谓,分封是对过去的补偿,座次是对未来的铺垫。

大汉建立了,需要有人来管理,如此庞大的国家,谁来担此重任最合适呢?

是立下军功的功臣吗?理应是。但百官之首的丞相可不是一般将领当得了的,岗位职责要求这个人需要熟悉法律、懂得管理。这个人,是一直备受敬重的张良吗?不是。是战功显赫的曹参吗?看来刘邦也不大放心。是深受信任的周勃吗?刘邦很清楚,周勃只是一位将才。几经考量之后,萧何最终脱颖而出,被刘邦视为最合适的人选。

这是刘邦本人的意愿吗?那是必须的。还有谁参与了考量呢?应当还有张良。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载:“留侯从上击代,出奇计马邑下。及立萧何相国,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可见,刘邦与张良讨论过丞相人选问题,选用萧何为相到底是张良首议,还是刘邦提出并征求张良的意见,我们无从考证。但张良的确是参与过讨论的。刘邦最看中的是萧何处理国事的能力和忠诚之心。历经这么多年的战乱,萧何的表现足以说明一切,其他任何人都无法超越。

更重要的是,萧何原是沛县“主吏掾”,熟悉秦帝国的法令制度。刘邦入关后曾颁布过两条重要法令:一是“约法三章”,二是秦帝国原有基层官吏全部留用(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秦帝国的基层官吏对相关法令条文了如指掌,留用他们便于国家治理。除此以外,刘邦废除了无理的秦朝苛法,而维持社会秩序的法令制度都一律保留。今天,我们从出土“睡虎地秦简”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到,秦法基本完整地被沿用于汉法之中。保证这套法令得以执行的是大批执法娴熟的秦帝国职业官吏们,统领这批官吏的最佳人选,只能是萧何。

当年,萧何在秦泗水郡吏卒考课中名列第一,秦御史甚至想调他进入关中任职,被萧何坚拒。这足以证明,萧何完全具备出任国家最高行政长官的优秀资质。而军功显赫的曹参毕竟是“狱吏”出身,在这些方面显然不如萧何有实力。

刘邦力排众议,最终选定萧何为最高行政长官,潜在意图是想昭告天下:在战争体制下军功不菲的功臣们,已经得到了相应的物质补偿。

汉十二年三月,黥布叛乱被平定后,刘邦发布过一封著名的诏书:

我称帝已经十二年了(其实只有八年),曾经与天下豪杰共同打下了天下,现在则共同享有天下。有功之臣,上封为王,次封为侯,最不济也有封地。重臣的亲属们,有的也被封为列侯,而且允许他们自己安排吏员,征收赋税。公主封为列侯。凡是有食邑的人都有印信,赐予大宅。两千石的高官,迁居京城长安,安排合适的宅第。随我入蜀汉、定三秦的人,都世世代代免除徭役。我对天下功臣可以说是没有亏欠了。如果有谁不讲信义,背叛国家,擅自起兵,天下将共讨之。

这封诏书虽然写得很晚,但它所表达的想法,在高帝六年分封列侯、排定座次时就已显现。可见,在刘邦心中,功臣们立下的大功,在分封时都已悉数回报,此后两清,谁也不再亏欠谁。

最后,萧何善于保全自我。

楚汉战争期间,刘项在荥阳一线相持二十八个月。这段时间,刘邦将整个关中都交给萧何管理(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这一举措赋予萧何极大的权力,当然,萧何也干得极有成效。汉三年,刘项在荥阳依旧僵持不下,刘邦多次派使者慰问萧何。明眼人或许都能看这中间的玄机,萧何却并未有所觉察。后来,萧何手下一位鲍姓门客(鲍生)提醒他说,大王在前线御敌,风餐露宿,辛苦得很,却屡次派使者慰劳在后方的你,说明汉王已经对你起了疑心(有疑君心也)。考虑到你现在的个人处境,不如把子孙、堂兄弟中能够打仗的全送到前线去,汉王一定会更加信任你(上必益信君)。萧何一点就通,立马照办。等他的子孙、堂兄弟赶到前线大营,“汉王大悦”。

“鲍生”的分析有没有道理呢?有!最后“汉王大悦”足以说明他看得极精准。

刘邦和萧何不是私交极深吗?他为什么会怀疑萧何?

这也是没办法,谁让萧何的权力如此之大呢!他和张良、陈平不同。张良只是在刘邦身边出谋划策,当个参谋,没有什么实权。陈平有一定的权力,但也不大。萧何则是奉汉王之命管理整个关中、汉中、巴蜀区域,这个权力是什么概念?一个完整的汉王国!萧何就是候补汉王、代理汉王。

刘邦在前线疲于奔命应付着项羽大军,整个后方不得不全撂给了萧何。虽然他很了解萧何,知道其忠诚能干,即使如此,也无法彻底安下心来,毕竟是好大一片江山啊!当萧何把自己成年的子孙、堂兄弟们全都送到前线,实际上是送给刘邦当人质的,最后换来“汉王大悦”,多么不易啊!这不仅使得刘邦彻底放心了,还让刘邦暗自赞叹,很欣赏萧何的智慧。不需要多说什么,这个萧何就能心领神会,汉王怎会不大悦呢?其实背后的功臣应该是“鲍生”,这位名不见经传的读书人。

这件事情过后,整个楚汉战争期间,刘邦再也没有猜疑过萧何。

在“善解人意”方面,其实萧何也是有过人之处的,特别是在应对刘邦的猜忌的时候时,他比韩信要高明很多!汉初“三杰”,张良是永远不会受到刘邦猜忌的,韩信因备受猜忌而一错再错,萧何因为和刘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躲过了灭顶之灾。

忠心耿耿仍屡遭猜忌

萧何一生忠心耿耿,心无二致不说,危难时候还总能挺身而出。早在起义开始之前,刘邦不拘小节、惹是生非的性格让他吃了好几次亏,幸好萧何时刻准备,处处维护,即便如此,刘邦最终还是惹了官司。官府抓不住刘邦,吕雉便成了替罪羊,进了深牢大狱,幸亏有任敖相助,吕雉在狱中才没有受折磨。后来刘邦成为泗水亭长,也算是混进了体制内。每次出差,萧何都比其他人更关照他。沛县起兵,萧何更是二话不说率全族人参加,这着实令刘邦感动万分。如今的萧何可谓名利双收,登上了权力金字塔的塔尖,依靠的就是刘邦这个坚挺的后台。

然而,人们的生存状态一旦有所改变,很多事情也会随之变化,尤其是心态。处在权力中心位置的萧何,不但掌握了大量实权,更在广大群众中,特别是关中百姓中,极具号召力与影响力!这样的局面让刘邦忐忑不安起来。

两人关系那么铁,难道就不能消除刘邦对萧何的戒备吗?

当然不能!所有的戒备都源自权力和影响力。显然,影响力最终会转化为权力。归根结底,萧何的势头威胁到刘邦的最高权力了。

每一次萧何都能有效化解刘邦对他的猜忌。

萧何一生经历过三次重大的信任危机。

第一次即是汉三年那次,萧何听取了“鲍生”的建议,以自己的子孙、堂兄弟为人质换来了“汉王大悦”。

汉十一年是第二次,萧何听了他的意见,顺利渡过危机。

汉十二年的第三次信任危机,萧何也顺利渡过了。

萧何的善于自保不仅表现在处理君臣关系上,更表现在与诸侯的相处中。最典型的事件就是他临终之时能够抛弃私人成见,举荐曹参继承相位。

曹参和萧何本来是老战友,两人结怨正是缘于这次的排名活动。惠帝二年,萧何走完了他的一生。临终前,惠帝亲自前去探视,询问萧何说,您百年后谁可以代替您成为国相呢(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萧何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没有人比君主自己更了解臣子(知臣莫如主)。惠帝再问,曹参怎么样(曹参何如)?萧何连连点头说,皇上选对人了,我死了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这番对话为萧何的一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给他留下了“不计私嫌”的雅名。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萧何在经历了这么多事故变迁之后,为人处世是多么小心谨慎——惠帝此时刚刚十八岁,就算是临终之时,萧何也不愿直抒胸臆,非要等皇上自己点出曹参,才表态全力支持。

萧何购置房产,一定要买在最荒僻的地方。而且,从来不买有高大围墙的宅子。他说,后代贤能,会学习我的节俭;后代不贤,这种房子也不会被势家大族盯上夺走。

相权与君权的矛盾总是在不断协调中相互博弈着,因此即便是与刘邦私交甚笃,萧何也免不了屡遭猜忌。各侯为求自保,处心积虑,甚至不择手段,虽然令人不齿,但与他们相比,萧何总归算是善始善终了。

至此,我们用了九章的篇幅详细讲述了刘邦分封列侯的情形。目的有两个,一是说明刘邦是遵守承诺的人;二是说明刘邦构建了一个受封集团。兑现承诺是为了赢得功臣派的支持,这一派对于巩固西汉政权关系极大,毕竟功臣派是刘邦政权的基石。而且,当时异姓诸侯王出现叛乱时,刘邦成功利用受封集团打败了异姓诸侯王。那么建汉后,除了大封列侯,为了巩固刘姓江山,刘邦还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