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历史朝代>> 宋朝历史

宋朝历史

从钱眼里看北宋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6年06月07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自己爱好古币收藏,不经意之间收藏了几百枚铜钱,而且铜钱的品相也较好。经过研究发现,这些钱币大都是北宋时期的,其次是清代的。再从近年各地出土的情况看,北宋的铜钱也是最多的。那么,为什么流传至今的北宋铜钱比其它各代都多呢?从钱眼透视历史,或许能发现一些什么。下面是自己的一些粗浅的分析,不当不周之处,再所难免,还望大家指教。
  从历史的角度去考证,笔者认为,北宋的铜钱流传至今的之所以那么多,除了其他因素外,主要与北宋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政策有很大关系。
  我们知道,北宋是我国一个局部统一的王朝,与其它封建统一王朝相比,有很多特殊的地方。
  就建立背景而言,它不是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建立的,而是通过兵变建立的王朝。因而在统治政策上,有着与两汉隋唐截然不同的地方。宋初统治者吸取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弊端,着手进行的是加强中央集权的工作,而没有与民休养生息。加强中央集权的工作在当时是十分必要的,但同时又导致了北宋的积贫积弱。具体来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了官僚机构的重叠臃肿和官僚队伍的空前庞大。
  据《包拯奏报》载:“臣伏见景德、祥符中,文武官总计九千七百八十五员,今内外官属总一万七千三百余员,其未授差遣京官、使臣及守候人不在数内,较之先朝,才四十余年,已逾一倍多矣。……以至隋唐虽设官浸多,然未有如本朝繁盛也。今天下州郡三百二十,县一千二百五十,而一州一县限任之职,素有定额,大率用吏不过五六千员。今乃三倍其多,而由三岁一开贡举,每放近千人,复有台寺之小吏,府监之杂工,萌序之官,进纳之辈,总而计之,不至于三倍。”
  这样多的官员,需要耗费国家的大量经费,而官员的正俸是用铜钱支付的。
  赵元矢主编的《中国通史纲要》载:“……官员待遇之优厚大大超过前朝。除俸、禄、职钱之外,还有各种名目的优待,宰相、枢密使的正俸为铜钱三百六十万文,禄米一千二百石,冬春服装绫四十匹,绢六十匹,绵二百匹。单正俸计算,约等于北宋中期二万四千亩土地的收入。”这是北宋钱币多的一个原因。
  其二,宋朝实行募兵制,许多原先由百姓服役解决的事务如官工业、邮递等,宋代也改由军兵承当,这就使军队人数增多。军队的供给成了始终困扰宋朝财政的一个大问题。宋仁宗皇祐(1049~1054)年间做过三司使的蔡襄,把当时总数为1181532人的军队岁支,同国家总支出作过如下比较:仅钱币开支一项,支出总额为33170630贯,军费支出为9940147贯,占支出总额的30﹪。加上其他各项,军队的年支总额为四千八百万缗,约占财政总收入的十分之六七。这是北宋钱币多的第二个原因。
  其三,“岁币”的沉重负担。北宋是一个局部统一的王朝,它的周边有辽、西夏和其它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在北宋和辽、西夏的战争中,北宋显得无能为力,不得不与辽和西夏议和。1005年的宋辽澶渊之盟,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1006年签订的宋夏和约,宋每年送给西夏岁币银万两;1044年,宋夏重订和约,宋每年送给西夏岁币银七万二千两;1120年(宣和二年),北宋原来送给辽的银和绢输转献给金朝,这就是所谓“海上之盟”。所有这些,对宋本来就很困窘的财政来说,可谓雪上加霜,既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又增加了北宋的财政困难。这是北宋钱币多的第三个原因。
  另外,北宋统治者奢侈腐化,用于其它地方的花费也多得惊人。如郊礼之费,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岁支600万缗,到宋仁宗皇祐年间,增加到1200万缗。
  此外,由于宋朝财政是中央集权的财政,在财政管理上,把实物收入变为货币收入来管理。这就促使税收中货币比重不断增加,也促使货币税广泛出现。有史为证:孔平仲《朝散集》卷一《铸钱行》有:
  三更趋役抵昏休,寒呻暑吟神鬼愁。从来鼓铸知多少,铜沙叠就城南道。钱成水运入京师,朝输暮给苦不支。海内如今半为监,农持斗粟却空归。
  又《定斋集》卷四《乞平籴札子》有:
  自去岁江浙大稔……田家作苦,十得一稔,欲以输租偿债。今也负担适市,人莫之顾,不得已而委之,仅得千钱而去,一岁所入,不足以纾目前之急,何暇为后日计?所以粒米狼戾而不免于冻饿也。米价既贱,钱帛并重,人所艰得,何敢轻费,所在客旅稀少,市井萧条,工商游手之徒,莫不坐困。民间钱既艰得,冬租糜费,夏税物帛,无所从出,州县催科,所以劳扰倍于常年,此皆谷贱之患也。
  从这些史料,不难看出,农民为了完纳税赋,就要在秋收季节不顾价格低下卖粮,因为官方收税有期限;由于许多农民在同一时间卖粮,造成一时的资金匮乏。我们不难看出政府的税收政策给农民带来的灾难是多么沉重。但从另一角度看,政府的这一政策,也使得货币得以从更大的程度上流通,这是北宋钱币多的又一个原因。
  正由于此,宋朝财政收支数额都远远地超过了前代。为了维持中央集权的巨大的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为了供给皇室、贵族、官员、军兵、吏人的正常消费,为了安排好远远超过前代的财赋收支,宋朝的理财官们为此绞尽了脑汁。
  也许有人要问,那么多的钱币,在当时是怎样铸造出来的呢?当时有没有能力铸造呢?我们来看一看北宋的矿冶业。
  宋代的采矿和金属冶炼业相当发达,但其中大部分为官方控制,其产品用于铸币。北宋时,金、银、铜、铁、铅、煤的开采冶炼规模都相当大。重要的冶铁中心徐州东北的利国监,有36冶,矿工约4000人。江西信州(上饶)及其附近盛产铜、铅,“常募集十余万人,昼夜采凿,得铜铅数千万斤”。在开采规模扩大的基础上,产品的数量大大增加。以铜和银为例,宋神宗时,岁课铜1400多万斤,银20多万两,照官府征收十分之二的税率计算,可推知年产铜7000多万斤,银100多万两,产量超过唐朝数倍。
  这也就说明,在北宋,由于特殊的社会环境,政府需要大量的钱币,而这些大量的钱币又有能力来铸造,发达的矿冶业为其奠定了基础。不难想象,在北宋,由于有这么多的货币流通运转,因此,它能流传下来的比其它各代多也就不足为奇了。
  作者:甘肃会宁四中郭家喻(730700)邮箱:huininggjy@163.com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