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历史朝代>> 现代历史

现代历史

让抗联精神永存――访杨靖宇将军的孙子马继民

繁体中文】  作者:常亦殊 马扬   发布:2015年04月14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新华网长春9月20日电新华社记者常亦殊、马扬80年前的“九一八”事变,让中国东北陷入屈辱沦丧,也让一支英雄部队——东北抗日联军登上历史舞台。这支部队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14年的艰苦斗争,展现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80年后的今天,这种抗联精神依然激励后人。近日,记者访问了东北抗日联军主要领导人之一杨靖宇将军的孙子马继民,感受抗联精神在当代的传承。

记者见到马继民时,他刚从河南老家回到东北。他对白山黑水这片沃土有着特殊感情,这里是60多年前他祖父杨靖宇将军战斗和牺牲的地方,也是马继民如今奋斗的地方。

从2005年7月开始,马继民在杨靖宇将军殉国地——吉林省靖宇县担任县长助理,主抓红色旅游工作。他每年一半时间工作在靖宇,一半时间工作在原单位——郑州铁路局。

马继民告诉记者,来靖宇县工作缘于2005年参加杨靖宇诞辰100周年活动。“当时靖宇县政府组织抗联后代重走抗联路。这次经历,让我对这座以爷爷名字命名的县城有了更深的感情,这促成后来我到靖宇工作。”他说。

然而,马继民的决定,当时曾被一些人视作“炒作”。就连靖宇县的一些百姓都认为,马继民来靖宇是利用名人效应,是图名图利。这些非议让马继民赴任之初倍感压力。

“其实我来靖宇县的想法很单纯,就是想为靖宇人民做点事。”马继民说。

随后的6年,马继民用行动证明了自己。靖宇县委工作人员王德才告诉记者,马继民在靖宇没有特殊待遇,“他一直住办公室、吃食堂,县里多次提出给他租房子[注: 住宅是提供人居住的房屋。客家人称作屋家,广东人称作屋企,福建人称作厝。为民间信仰的风水区分由于生人居住;称阳宅、以别于已经身故入土之阴宅(墓)。],他都回绝了。”

马继民在靖宇县没有工资。连续5年,他每月只领县里发给他的300元生活补助。今年4月,靖宇县委书记陈毅[注: 陈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字仲弘;四川乐至人;职业军人、外交家、诗人;国共内战时期的重要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民提出给他涨补助,并劝他:“继民啊,300元还不够你每月的烟钱,补助还是涨涨吧。”这样,马继民的补助才从原来的300元提高到2000元。为此,他还有些过意不去,“我来靖宇是为给靖宇做事,不想给靖宇添麻烦。”

王德才说,马继民刚来时,自己也觉得他可能是“靠名图利”,然而一件小事改变了这种看法。“马继民一个人住办公室,每天都得吃食堂。为让食堂师傅休息不必为他一人做饭,每到周末他就吃方便面。”王德才说。

严于律己,让马继民逐渐赢得了靖宇人的尊重,而他对靖宇县的贡献,更让靖宇人对他刮目相看。

杨靖宇殉国地管理处处长李立斌告诉记者,在马继民的努力下,杨靖宇殉国地等抗联遗址得到修缮和有效保护,红色旅游成为靖宇县的“名片”。“杨靖宇殉国地目前被列入国家‘红色旅游’景区,每年接待参观者数十万人,不仅很好地弘扬了杨靖宇将军的爱国精神,也推动了靖宇县的旅游发展。”

马继民说,这6年最大的收获,就是亲眼见证了靖宇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发展。“记得我刚来那年,靖宇县财政收入只有八九千万元,而去年全县财政收入已突破3亿元。身为杨靖宇后代,能亲证、亲历靖宇的变化,我很欣慰,很自豪。”

马继民至今难忘第一次来靖宇工作时,年过八旬母亲的临行嘱托:“到靖宇不要给组织添麻烦,要踏实工作,多作贡献。”这句简单的嘱托,概括了这位“红色后代”对抗联精神最朴素的传承。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